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2003年以来,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等海外资本市场纷纷加大了对中国内地的推介力度,以吸引中国内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上市,并掀起起了一股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热潮。 对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尚福林说,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境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相似文献   

2.
井华  黄雪 《国际融资》2005,(2):8-11
在中国,人们对国内资本市场爱恨交加,悲观者除了批判好像已经没有了多少期待,乐观者则是建设意见种种,给人一种资本市场会好起来的感觉。对比之下,倒是国外的资本市场挺热乎,国内的大型企业愿意到国外去,国外的相关机构也纷纷到中国做推介活动。国外股票交易所为何看好中国市场?带着这些问题,前不久在北京中国第一城,本刊采访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有限公司首席战略执行官阿丹娜·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3.
海外上市是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董之一。本文以海外上市的利弊分析为主要的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对企业、行业、资本市场、国民经济等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OTCBB市场的出现,对于众多艳羡向往纳斯达克而不得其门而入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OTCBB俨然成了暗渡海外资本市场的秘密通道.沉寂的OTCBB上激荡着中国概念的涟漪,一家家中国企业憧憬着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迷梦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大量绩优企业海外上市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对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原因及动态的各种分析、研究.从理财学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海外上市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选取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十一家三地上市企业的资本成本,并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了四个与资本成本相关度较高的因素:股票市值,泡沫系数,每股收益标准差,市盈率.针对以上结果,我们从上市目的、技巧、披露以及市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上市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与国内股票市场疲弱不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书写长袖善舞的历程。充分利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对企业而言是经济现实的选择,但我们应该看到: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对我国蓬勃发展、在股市融资方面有巨大需求的新兴资本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7.
汪冰 《中国外资》2004,(5):18-20
<正> 资本市场是筹措资金的主要场所之一。对于蓬勃发展的国内经济而言,海外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吸纳外资的重要渠道。海外上市,作为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形式,已成为各类财经媒体关注的热点;而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更出于其对国企改革和中国经济全局的重要意义,引起人们的关注。 海外上市为国有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不断扩大的国际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上市的首选地是纽约和香港。然而随着香港市场的日益拥挤和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并不如人意的表现,中国企业必须要寻找新的海外上市途径。日本东京Mothers市场正是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新的海外上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邓含 《新理财》2014,(11):35-37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赴美上市再次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无奈。为何我们标榜的创新企业,无一例外都选择海外资本市场,我们的资本市场还会不会持续错过“未来阿里”、“未来腾讯”,这些问题值得监管机构和各类金融机构深思。有人说,国内上市受到诸多约束和管制,排队时间也遥遥无期,不如去美国融资,这的确是许多企业家、尤其是一些轻资产公司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上市是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点之一。本文以海外上市的利弊分析为主要的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对企业、行业、资本市场、国民经济等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到底是选择国内资本市场,还是扬帆出海?当一家企业已经决定上市,上市地点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选择。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终于在疲倦之后再现活力,中国内地企业也由此活跃于各个资本市场。据统计,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129家企业在境外13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32.95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共吸引347家企业上市,融资720.5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深圳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21日上午宣布无限期延迟在美上市计划,但这丝毫掩盖不了全球资本市场劲吹中国风。去年12月的第二周,7家中国企业赶集赴美上市,被称为史上最疯狂的一周。继2000年以新浪、百度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掀起海外上市热潮后新一轮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我们不禁需要进一步思考,为何这些中国企业会不远万里选择海外上市?而上市完成之后又该如何适应海外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呢?  相似文献   

13.
玉仆 《理财》2006,(4):1-1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的热情一直不减。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在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融资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以前。另据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10 年内,我国还将有上千家企业“出海”。中国企业“聚洋财”的热潮也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也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纷纷来华游说,邀请中国优秀企业到海外上市融资,“出海聚洋财”。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2004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热是因为A股市场疲软,2006年海外上市融资规模巨大主要是因为工行、中行海外上市所致.那么,在A股市场涨势继续冠绝全球、市盈率进一步提高的2007年,众多中国内地企业依然对海外证券市场趋之若鹜,其中的问题就绝不容忽视了。且不提优质上市资源流失海外对我国本土资本市场成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际融资》2007,(12):63-64
选自清科集团SOHU博客 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劲头十足,根据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报告》,2007年第三季度共有7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218.56亿美元;其中33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上市,融资74.67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本季度表现超越海外市场,吸引了40家企业上市,融资达143.8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的H 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伴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内响起,2004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年度征程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总体上,2004年延续了2003年国际资本市场上刮起的“红色旋风”,国外投资者在看好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这些企业是中国最优秀、最活跃与最有潜质公司的代表,投资这些公司便可以间接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因此很多中国企业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宠儿”。但是,回首2004年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之路,我们可以看到,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也有一些隐忧与不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2日,张朝阳率“畅游网”高管团队在纳斯达克敲响了开市钟声;4月8日,五粮液经销商银基集团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尽管全球资本市场萧条,中国企业曾在海外市场上缔造过的资本神话仍感召着后来者不惧风险逆市挂牌。与此同时,国外各大交易所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源的争夺也空前白热化起来。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之下,资本故事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演绎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银行信贷紧缩、境内IPO政策趋严,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和更好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到海外上市成了中国企业的一项重要选择,而澳大利亚资本市场以其深厚的金融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资源,日益受到中国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关注。作为集金融投资、境外上市、基金管理、资产运营、财务顾问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国金融服务集团一展腾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展腾),对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及其主要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背景、发展定位、上市条件、上市流程、审批政策和监管政策等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最专业的全程上市融资服务。近日,《国际融资》记者在展腾北京总部独家专访了该公司董事长高健智先生,高先生就中国企业选择境外上市,特别是赴澳上市关注的种种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顺此文所引,读者可以看到又一家“梦工厂”如何为企业圆梦。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2日,张朝阳率“畅游网”高管团队在纳斯达克敲响了开市钟声;4月8日,五粮液经销商银基集团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尽管全球资本市场萧条,中国企业曾在海外市场上缔造过的资本神话仍感召着后来者不惧风险逆市挂牌。与此同时,国外各大交易所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源的争夺也空前白热化起来。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之下,资本故事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演绎呢?  相似文献   

20.
越石  康雪 《国际融资》2006,(8):19-21
到资本市场去,是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的当然选择,但是长期以来,面临的是到海外上市还是留在内地上市问题.走出去还是留下来,这是一个争论了若干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