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昊天 《新理财》2013,(Z1):51-53
2012年,中国企业的"海外之路"并不顺利,据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共有71家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IPO,累计融资645.9亿元,上市数量及融资金额同比分别减少32.4%、49.2%。其中,共有58家内地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融资约631.6亿元,分别占赴海外上市数量及融资额的81.7%和97.8%,香港依旧是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市场。神州租车和拉手网取消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2004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热是因为A股市场疲软,2006年海外上市融资规模巨大主要是因为工行、中行海外上市所致.那么,在A股市场涨势继续冠绝全球、市盈率进一步提高的2007年,众多中国内地企业依然对海外证券市场趋之若鹜,其中的问题就绝不容忽视了。且不提优质上市资源流失海外对我国本土资本市场成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数字     
三季度73家内地企业IPO融资218.56亿美元"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上市融资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218.56亿美元,共有7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33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上市,融资74.67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本季度表现超越海外市场,吸引了40家  相似文献   

4.
李磊 《理财》2006,(3):81-83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使海外上市融资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青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激情,也吸引了国外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投资中介蜂拥而至,他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上市“中介费”上。在自称提供海外上市服务的众多海外中介机构里,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于是,一些“无良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即国内一些民企对境外上市缺乏必要的了解,采取各种手段制造了一幕幕的海外“买壳上市”骗局。  相似文献   

5.
到底是选择国内资本市场,还是扬帆出海?当一家企业已经决定上市,上市地点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选择。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终于在疲倦之后再现活力,中国内地企业也由此活跃于各个资本市场。据统计,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129家企业在境外13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32.95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共吸引347家企业上市,融资720.59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宁波民企已由过去的个体制、家族制逐步转向合资、合作、股份制运作的模式.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制民营企业已成为主体。宁波市优秀民营企业极强的上市意识.吸引了众多的投融资机构.即国内外投资银行、基金、证券、会计师、律师等机构。民营企业、中介机构、政府各方的良好互动.使宁波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队伍越来越壮大.例如,2005年完成上市5家.从证券市场筹资11.56亿元.成为历年来上市家数最多的一年.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达25家,筹集资金达130亿元。同时,宁波市政府为民企利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上市.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展开了专门探讨。在国内融资渠道的狭窄、国内资本市场容量有限、国家政策支持、和海外资本市场的广泛宣传的大背景下.宁波民企海外上市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7.
《国际融资》2007,(12):63-64
选自清科集团SOHU博客 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劲头十足,根据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报告》,2007年第三季度共有7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218.56亿美元;其中33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上市,融资74.67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本季度表现超越海外市场,吸引了40家企业上市,融资达143.8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8.
《国际融资》2005,(2):12-17
纳斯达克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10家中国大陆公司2004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超过以前的总和,可以说2004年是纳斯达克在中国取得骄人业绩的一年。关于纳斯达克,有很多的传奇,对中国内地企业自然有着吸引力,但是,对于到国外上市,国内有的学者极力推崇,列举种种好处,也有学者提出种种告诫和看法,比如高昂的发行成本,还有诸如企业到国外上市的种种代价,等等,甚至有人说:在上市“国际化”而非业务国际化的背后,是更多的无奈。我们暂且不对此发表任何评价,我们所能提供的是纳斯达克的有关资料。如果你想到纳斯达克上市,或许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关注海外资本市场,或许能帮助你进一步了解国际资本市场,总之,到海外上市,利多?弊多?由企业自己权衡  相似文献   

9.
越石  康雪 《国际融资》2006,(8):19-21
到资本市场去,是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的当然选择,但是长期以来,面临的是到海外上市还是留在内地上市问题.走出去还是留下来,这是一个争论了若干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存在三种形成机制:一是基于集团发展战略而形成;二是国有企业重组上市而形成;三是民营企业借壳上市而形成。基于集团发展战略而形成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承担了节约交易成本及弥补外部资本市场欠缺的功能。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和民营企业借壳上市所形成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则先天具有一定的机会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国内民营企业海外成功上市的消息不断传来。在继香港创业板市场成为内地民企的主要海外上市地之后,全球各大洲的证交所,如北美的纳斯达克、欧洲的伦敦证券交易所、亚洲近邻的东京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及韩国证券交易所也纷至沓来,甚至连大洋洲遥远而陌生的澳大利亚证交所也不甘落后,开始于去年在我国第四届高交会上亮相,以图在中国丰富的上市资源中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博览》2005,(8):15-15
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联交所顺利挂牌交易,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公开发行上市的商业银行,揭开了我国商业银行大步迈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与国内股票市场疲弱不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书写长袖善舞的历程。充分利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对企业而言是经济现实的选择,但我们应该看到: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对我国蓬勃发展、在股市融资方面有巨大需求的新兴资本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险》2013,(11):16-17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财险"或"公司",下同)于2003年7月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集团",下同)发起设立,目前为亚洲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2003年11月6日,中国财险(股票代码:02328.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金融企业,成功拉开了中国内地金融企业进军海外资本市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大量绩优企业海外上市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对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原因及动态的各种分析、研究.从理财学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海外上市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选取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十一家三地上市企业的资本成本,并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了四个与资本成本相关度较高的因素:股票市值,泡沫系数,每股收益标准差,市盈率.针对以上结果,我们从上市目的、技巧、披露以及市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上市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梦魅以求的。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民营企业不愿意在国内上市,或者远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研究民营企业IPO动机与影响因素,推动优秀民营企业在国内上市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民营企业作出IPO的因素包括IPO的好处,IPO成本及其他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资本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生命力与中环运两家企业率先在APX上市交易,为中国企业开辟了海外上市的新通道。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企业在欧盟资本市场上市概况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纷纷寻求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欧盟资本市场也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一些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已捷足先登,在欧盟的三大主要证券交易所成功实现了IPO及上市交易。在会计规范方面,我国继2006年2月推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质性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以后,紧接着启动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外主要经济体所实行的会计准则等效的工作。欧盟由于其突出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上市的首选地是纽约和香港。然而随着香港市场的日益拥挤和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并不如人意的表现,中国企业必须要寻找新的海外上市途径。日本东京Mothers市场正是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新的海外上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汪冰 《中国外资》2004,(5):18-20
<正> 资本市场是筹措资金的主要场所之一。对于蓬勃发展的国内经济而言,海外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吸纳外资的重要渠道。海外上市,作为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形式,已成为各类财经媒体关注的热点;而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更出于其对国企改革和中国经济全局的重要意义,引起人们的关注。 海外上市为国有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不断扩大的国际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