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税收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国家有权利依法征税,而身为义务主体的纳税人,其在税收关系中的义务就是依法纳税。然而纳税人不仅仅只是具有纳税的义务,其还具有相应的权利,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界中关于纳税人的权利问题未给予高度重视。我国传统的税收观念的理论基础就是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这也是将税与非税之间的重要区别标志。在本文以体现统一国家和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观点,即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费用是税收,为分析对象,对我国的税收理论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们的税收理念偏重于强调税的强制性,过分强调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而忽视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义务。税务机关片面地强调自己的权力,而忽视纳税人的权利。因此,加强税收监管需不忘履行服务义务。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思考。强化纳税人权利1.提高纳税人的维权能力。我国有许多纳税人不知道自己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还享有权利,即使知道享有权利,也不知道如何行使,甚至因为害怕税务机关的权力而不敢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必须让  相似文献   

3.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更注重对保护纳税人权益和为纳税人服务的规定,但如何使纳税人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权利从而加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问题的提出所谓信息非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主体的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纳税人的权益,是指纳税人依照法律所拥有的权利。纳税人的权益可分为权利和利益。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结伴而行。在征税与纳税关系中,对征税人来说,纳税人的义务便是征税人的权利;从纳税人来看,税务机关的义务基本上就是纳税人的权利。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征税人与纳税人对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存在着十分典型的信息非对称:只有税务人员十分清楚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而纳税人对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可以说非常清楚,但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却不甚了解,征税人与纳税人对权利的信息非对称,这样就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的征纳关系。二、解决的途径1.税务机关要更新税收理念,改变工作方法。税务机关要改变以往的“以我为主”的思想,更新税收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尝试与纳税人换位,站在...  相似文献   

4.
林雄 《福建税务》2001,(6):8-11
纳税人的权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直接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也可以间接地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本着更好地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原则,新税收征管法针对旧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权利的规定不够充分的现状,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按照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借鉴国外保护纳税人权益的立法经验,大量增加了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条款,纳税人权利的行使有了法律保障。本文拟对新税收征管法直接规定的纳税人权益的条款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
纳税人权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晶 《税务纵横》2003,(4):16-17
●新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的权利,是革命性的进步。●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纳税人的权利得到有效的伸张。●国家和纳税人进行权利和义务相平等的双向运动,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纳税人权利问题的法律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扬 《税务纵横》2003,(4):18-19
长期以来,由于税收观念上的偏差,在税收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中,人们过于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考虑不够,这实际上是税收法制建设不健全的一种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税收法制建设,包括纳税人权益的保护上有了根本性的进展,但尚不够理想。强调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是推动依法治税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欧羿 《金卡工程》2009,13(12):207-207
税收制度作为一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的税收理论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认为税收是国家利用政治权力而强行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再分配的行为。在传统税收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现行的税收相关制度片面强调税收是政府的一项具有强制性的权力,重视公民的纳税义务,而忽视了纳税人的权利保障。同时,传统的税收理念也使得我国的纳税人自身也缺乏权利意识,公民纳税权利意识的缺乏不利于依法征税、依法纳税、依法用税的法治社会的法治社会的进程。税收法定主义和保障纳税人权利是法治进步的体现,我国的税收相关制度应当积极加以改进,以符合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发展潮流。本文以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缺陷为前提,并对我国税收相关制度的转型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纳税人权利在宪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制度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但受历史惯性的影响,在征纳关系上.我们习惯更多地强调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重视不够。2006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只有12.3%的受访者了解纳税人的权利,其余87.7%的人则“完全不知道“或“知道一点儿”。纳税人权利意识孱弱的直接后果是纳税人维权长期处于被动或“虚置”状态。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都有一定的义务。税收征纳双方的义务各有多少 ?笔者将分散于《税收征管法》、《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发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税收征纳双方的义务整理如下:   一、税务机关的义务   1纳税辅导义务。税务机关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向纳税人广泛宣传和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使纳税人懂法、守法。   2办理税务登记义务。纳税人开业、机构或生产经营发生变化,税务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开业和变更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10.
现行《税收征管法》更多地强调了征税机关的征税权力,而较少关注纳税人权利,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等的。从纳税人权利本位出发,《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应遵循征纳双方平等的理念,更加注重税法的公平价值,加强依法治税,保障纳税人的权利,构建一个完整的纳税人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施正文 《税务研究》2021,(2):94-103
当前我国税收立法正在加快推进,单行税法有望近几年全面完成立法。制定单行税法只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第一步,为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呼应《民法典》的编纂实施,提高税收法律的体系化和科学化,实现税收治理法治化,有必要尽快制定对单行税法起统领作用的税法总则,并在此基础上编纂《税法典》。税法总则是税收领域的基本法、总则法、平衡法和总则编,应当处理好与《宪法》、财政法、行政法总则、《民法典》和《税收征管法》等法律的协调关系,以法律关系为主线确定立法架构,着力破解税收领域的基础性法律难题。要按照"两步走"的思路,汇聚万众智慧,吸纳中外法典精华,努力编纂一部展现我国智慧、体现时代特征、在国际上具有示范效应的《税法典》。  相似文献   

12.
周宇  李晖 《税务研究》2021,(3):113-118
破产程序中税收债权与担保物权之间存在冲突,冲突的成因主要为特别法与一般法的识别问题、存在留白的法律漏洞、债权与物权之间冲突等。但这种冲突的解决,可以通过特别法解释与体系解释,“债一物”区分原理,利益衡量、比较法解释等的分析,得出破产清算程序中担保物权应优先于税收债权的结论,并不需要通过耗时、耗力的专门立法修订予以弥合。  相似文献   

13.
在法典化视阈下,除了贯彻法治原则和纳税人主义,税法总则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税法体系化。有鉴于此,税法总则需要提炼基本概念,整理出规范编排的逻辑主线,税收债务和围绕其而建立的法律关系,可以帮助它实现这个目标,合理确定立法文本之体例。在该思路指导下,税法总则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原则和立场方面的一般性规定,包括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内容,其次是实体性规则,如纳税人的发生、变更、扩张、消灭等,最后是程序方面的基本要求。由于采用先分后统的法典化模式,税法总则需要考虑融入现行税法体系,处理好内容安排和法律适用问题。鉴于税法的主体内容属于行政法,税法总则还需要处理跟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的关系,并高度重视行政法法典化对税法总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避税地是经济全球化和税收竞争的产物。避税地的滥用已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应对避税地滥用所采取的税收立法和税收征管方面的各种规制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避税地税务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避税地避税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避税地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避税地对各国经济的危害进行深入研究并对世界各国应对避税地的措施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目前的跨国企业避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我国税制应对避税地的政策建议和税收征管上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郑榕  汤阳阳 《涉外税务》2007,234(12):42-46
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了税法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法在这方面的缺失,最后从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税法制度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纳税服务是税收管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纳税服务应贯穿于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和税收救济的全过程,贯穿于税收管理的所有环节。本文在对纳税服务理念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纳税服务的供求机理,提出了我国构建纳税服务机制的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18.
税源管理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完善税源管理是各国(地区)税务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行政行为的税源管理,其概念如何把握、方式如何规范、手段如何运用,都与公法上的比例原则密切关联。本文拟从台湾地区两起税源管理案例入手,试图予以厘清。  相似文献   

19.
贺燕 《税务研究》2020,(4):82-88
行政复议前置的制度功能之一是保障税法确定性,这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税务法院全面设立以前,在专业机构完成税收争议的初次处理能够保障税法的统一解释与适用,提升税法的确定性。行政复议前置不仅可以将事实认定功能留给行政机关,让法院(无论是否设立税务法庭)能专事法律问题,而且在税制改革的背景下,能发挥过滤争议数量和争议焦点的作用,提高税收救济制度的效率。这种立场,并不损害纳税人的权利,相反保护了抽象和整体意义上的纳税人权利。  相似文献   

20.
刍议我国税收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市场经济对税收立法的要求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转型时期税收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税收立法工作,提高税收立法质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