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颜秋 《新金融》2012,(11):31-34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的适时推出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就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本质来看,应属于高收益债券范畴。本文首先对起源于美国的高收益债券发展及投资者保护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在深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特点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收益债券是指信用评级低于投资级的债券,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迅猛。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启动发行,是我国发展高收益类债券产品的有益探索。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高收益债券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的积极意义以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管理、发挥信用衍生产品功能等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冯一凡 《新理财》2012,(8):38-39
从中小企业私募债设想提出到呱呱坠地,只用了不足6个月的时间。在这短短的6个月中,国内资本市场对于债券的关注也再度升温。诚然,中小企业私募债在筹备过程中历经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其具体名称也经过了"中国版垃圾债"、"高收益债"等沿革,但其6个月成型的速度仍然令人叹为观止。读懂中小企业私募债"6月8日取得备案函,6月12日债券发行完毕,6月13日2000万元的资金入账。从董事会决定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到资金到位,仅用了20余天,起到了很好的融资效果。"作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提出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任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提出“高收益债”概念。而后,这一概念演变成中小企业私募债。自2012年6月8日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成功发行,时至今日,仅上交所就挂牌了125家,转让金额146亿元。随着市场认可度的不断提升,可以预测中小企业私募债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高收益债券(High-yield Bond)也称垃圾债券(Junk Bond),也就是信用等级低,信用风险大,但是相对的收益较高的一种债券.高收益债券起源于美国,2012年5月,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开始发展高收益债券业务,其中势必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法律法规的健全、高风险偏好型投资机构的缺乏、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本文分析了国际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国际发展经验,根据我国实际,为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斐韵 《时代金融》2015,(5):168+170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受到融资难的困扰,私募债作为高收益债一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融资问题的途径。本文通过介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再结合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如何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受到融资难的困扰,私募债作为高收益债一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融资问题的途径。本文通过介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再结合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如何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经过快速的扩容后面临发展暂时停滞的窘况。美国高收益债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场。本文通过研究美国高收益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成功因素,对我国的私募债市场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发展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分析为基础,对美国高收益债券的发展历史和市场特点进行剖析,试图借鉴美国成熟市场的经验探索推动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将风险长期维持在可控范围内是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应当建立违约风险监控制度,突破违约偿债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两方面问题。同时,放宽限制,促进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的自由化;加强创新,保持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银行间债券市场私募债券发行现状与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其实早在2004年中国的私募金融债就已产生,2011年交易商协会颁布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普通私募债宣告诞生。截至2012年4月11号,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私募发债60只,规模达到1550亿元,成为私募债券的主体。银行间私募债的运行特征怎样?私募发行制度如何创新?基于上述问题,本报告对银行间私募债券市场的运行特征和制度设计进行了详实的研究,希望为交易所私募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