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税收领域里,跨国纳税人常常是尽可能避开高税国(区),而选择低税国(区),以进行避税。避开高税国(区)而进入低税国(区)所进行的国际避税就是顺向避税。然而,在国际税收领域,确实也存在跨国纳税人避开低税国(区),而进入高税国(区),这种跨国纳税人避开低税国(区)而进入高税国(区),就是逆向避税,因此,双向避税是:跨国纳税人避开高税国(区),而进入低税国(区)或避开低税国(区),进入高税国(区)。  相似文献   

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销项税额避税的关键在于销售额避税、税率避税、以及考虑税法规定的因素.一般来说,利用税法规定和销售额避税可能性较大.笔者就税法的一些规定与有关影响销售额的因素提出进行税收筹划的思路,并结合案例,介绍具体操作方法,并提出销项税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其他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税收小知识     
《涉外税务》2013,(1):66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通过不违法的方式,利用各国税收法规制度方面的差异,躲避相关国家税收管辖,以谋求最大限度减轻其跨国税收负担的行为。国际避税的产生,有跨国纳税人的主观动机和客观因素。主观  相似文献   

4.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筹划要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青 《涉外税务》2004,(9):74-77
“税 务筹划”一词属于舶来品,它的英文词是tax- planning。在国外,税务筹划与“避税”(taxavoidance)基本上是一个概念,它们都是指纳税人通过一定的合法手段减少或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例如,英国经济学家西蒙·詹姆斯在他的《税收经济学》一书中就曾指出:“会计师们把避税称为税务筹划,以强调这种行为的合法性。”不过,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税务筹划与避税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避税是纳税人钻税法的空子,利用税法中的漏洞来获取税收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虽不直接违反税法,但却违背了国家的立法精神和税收政策的导向;而税务筹划则是纳税…  相似文献   

5.
国际避税一般是指跨国纳税人以合法的方式,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的漏洞或差异;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或缺陷以及国际间税收征管协调、信息交流与合作的不完善等,在从事跨越国境的活动中,通过变更其经营地点、经营方式,通过人、资金和财产等跨越税境的流动、非流动等方法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国际避税的主体是跨国纳税人,所采用的是合法或至少不违法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纳税义务,少交税,或规避应向有关国家缴纳的税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载体,其经济行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其国际避税行为已开始对国际资本流动、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等产生影响,成为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棘手问题。因此,有必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国际避税。  相似文献   

6.
英国是以所得税为主悻税的国家,有着完备严密的税收立法以及一套以现代化手段装备起来的、工作效率很高的税收机构,使英国税收制度从整体上得到了有效的运作。但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国际经营的扩大带来了避税、转让定价以及避税港等严重问题,已经危及了英国的税收收入。英国政府从公司和个人两方面来开展反避税工作,以促进纳税人遵守税法,减少政府税收流失。现将其反避税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透析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之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约税收成本的税收收益。税收筹划由于其依据的原理不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主要包括:节税筹划、避税筹划和逃税“筹划”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节税筹划是采取“合法”的手段,利用现行税收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具有合法性、政策导向性、策划性等特点。而逃税“筹划”是一种违法行为,为税法所不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避税筹划虽然不违法,但与国家的立法精神背道而驰,危害国家税法,是国家不提倡的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8.
外资房地产企业的避税形势严峻,形式多样,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法定税负高。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十多个税种,名义税负较高。一般而言,税负越重,纳税人的避税欲望就愈大。二是税负不平衡。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税负不公,客观上也诱发了避税行为,为避税创造了条件。为应对外资房地产企业的避税行为,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反避税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通过税收筹划,纳税人可以使得自身税收负担最小化;而针对普遍存在的税法滥用现象,通过建立选择性最小税制度,征税人能够要求纳税人最少要缴纳一定税款。美国选择性最小税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为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税收作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越来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为不论法人、自然人都可能在直接、间接地纳税,税款对纳税人来说,是一项费用支出,必然引起现金的流出,而作为纳税人无不都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税收负担,因此有一段时期以来怎样避税成了热门话题,但由于避税毕竟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同时,  相似文献   

11.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拥有跨国所得的个人必然也有避税的意愿;而各国税收管辖权的不同规定,又为该纳税人的国际避税提供了空间。本文主要从税收管辖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跨国个人转移国籍、避免居民纳税人身份以及最小化个人所得税等税收筹划方式,为其在跨国经济活动中有效地规避或者很好地利用各国税收管辖权提供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逆向避税,即跨国纳税人借助避免低税管辖权而进入高税管辖权,以最大限度地谋求所需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是防止国际逃避税的最流行及最有效的相互行政协助机制。受影响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应当不受情报交换程序的不当损害。为此,应在情报交换机制中建立纳税人参与制度,对情报交换相互协助机制的程序正当性和合理性实施某种程度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投资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对投资规定的有关减免税优惠,通过投资方案设计以达到合法减轻其税收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周颖冰 《财政监督》2011,(16):48-50
税收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受纳税人税收意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税收违法行为日趋严重。本文将从税收违法行为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最后试图寻找到具有一定针对性并且行之有效的对策。一、关于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一)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税之法性由税的基点所决定,具体包括:税法应该实现的基本目标为正义和效率;税法所要实现正义和效率的手段和方法是以税收法定为基础和原则,包括多种路径在内的一种智识和实践。税法作为平衡、协调经济利益之法,实用性是其内核;正义、效率是其基本目标;法定性是其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纳税人诉讼、纳税人用税监督权是实现其基本目标的方向;税收司法的独立最终决定了税收司法正义和税法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税收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国家有权利依法征税,而身为义务主体的纳税人,其在税收关系中的义务就是依法纳税。然而纳税人不仅仅只是具有纳税的义务,其还具有相应的权利,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界中关于纳税人的权利问题未给予高度重视。我国传统的税收观念的理论基础就是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这也是将税与非税之间的重要区别标志。在本文以体现统一国家和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观点,即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费用是税收,为分析对象,对我国的税收理论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避税地的存在恶化了高税国的财政状况,削弱了其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而且为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反避税地的斗争中,高税国从国内立法、双边税收协定、多边合作等方面开展反避税地行动。国际反避税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瑞士等老牌避税地在今年纷纷表达了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的意愿。这意味着,国际避税地将不再是安全的税收庇护所。  相似文献   

19.
现代财政制度理论和实践要求重新认识税收特征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现代财政制度下,应从设税、征税、用税的全过程来理解税收"三性"。税收的强制性是对政府及征收机关、纳税人共同的强制,是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就公共服务与税收交换契约同意的强制。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现代税收在实质和整体上是得到纳税人同意和认可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有偿交换。现代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它体现着纳税人主体和纳税人权利保护,是以税收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为保障的。税收"三性"是强制与自愿、无偿与有偿、固定与变动的辩证统一,税收"三性"之间由税收的法定性联结。税收"三性"源于税收是人们换取公共服务的支付,源于对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交换契约的维护,源于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信任和承诺,源于"无代表不纳税"的纳税人税收主权准则。  相似文献   

20.
外商投资企业避税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对避税的解释为: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它作出定义。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轻自身的纳税负担。避税与偷漏税不尽相同。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伪造、变造、隐瞒收入、擅自销毁账簿凭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