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金融是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利器。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部六省科技金融发展宏观数据和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微观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与速度不均衡;随着企业创新产出水平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由正变为负,呈现"倒U型";商业银行贷款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由负变为正,呈现"U型";资本市场融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创业风险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由正变为负,呈现"W型"。据此,本文提出推进中部六省科技金融协同发展以及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特征提供匹配性科技金融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六省与东部发达省市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后危机时期我国运用科技金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了若干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量方法改良的基础上,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2005~2013年的近十年间,中部六省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都没有出现0值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2005~2013年,湖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部六省当中的最高水平,其次是山西、湖北、安徽、江西、河南,但河南在中部六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最快。从分析中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看:农村人均收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数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普惠金融政策、当地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六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全国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给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6月24日,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中部六省金融学会共同举办,湖北省金融学会和《武汉金融》杂志社承办的“中部崛起六省金融论坛”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就中部崛起的难点和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为谋求中部崛起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安徽省、湖南省、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江西省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考察金融规模、银行集中度、直接融资占比等控制变量对中部各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变量的内生性和经济的动态性,采用平稳性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估计区域金融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通过考察当前省区金融规模、银行集中度、直接融资比例、出口和投资拉动效应等因素,揭示中部六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沈燕  何永亮 《武汉金融》2005,(7):F002-F002
<正>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以及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金融学会联合举办,由湖北省金融学会和武汉金融杂志社承办的“中部崛起六省金融论坛”于6月24日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部六省金融学会领导分析了中部经济发展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剖析了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现状,认为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政策效应呈加速递减的趋势,中部要走出经济洼地,不能把希望放在等待和依靠国家政策上,更多地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而在中部崛起中,金融必须起先导作用。因此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中部六省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经济信息的沟通协调;健全“造血”机制,增强中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开展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中部地区金融生态建设,为金融业的良性发展打造宽松的生态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湖北省金融学会会长徐联初提出,以推动金融生态建设作为支持中部崛起的支点,在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的同时要加快金融领域对内开放的步伐,首先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搞活农村金融;其次要支持中部地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搞活民间金融;三是要探索区域金融调节机制的可行途径,建立与区域金融生态评价体系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正向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改善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这不仅对中部崛起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经济改革也具有普遍意义。 与会人士充分肯定了论坛活动的意义,认为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湖北省为样本,研究了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营和发展状况.湖北省在我国中部六省中经济总量和保费总收入均落后于河南省,居第2位,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则分居第4位和第2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该省为例,能够反映出整个中部地区外资保险业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8.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是金融、经济、社会系统的互动协调发展,是金融与经济力、文化力、劳动力、科技力、设施力、开放力、聚集力与环境力的交互作用与动态适应过程.针对金融协调宏观量化研究的不足,本文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个方面剖析中部六省金融成长状况.前者反映中部各省区金融发展差异与综合竞争力的大小,后者的贡献弹性和排名的历史演变提供了这种差异的现实解释,从而为剖析中部各省区金融协调发展的短板,寻找各区域相对薄弱的分力和分力要素,为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中部六省的金融协调发展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依托"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对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传统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解析中部六省所辖82个地级市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进分布特征,嵌入"经济金融共生"理论,构建共生指数,从省域层面刻画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状态。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上呈现出非均衡性跨越发展态势,区域之间、年际之间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传统马尔可夫链分析显示,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保持稳定的概率至少为56.86%,同时也存在"马太效应";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表明,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生转移的概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共生状态测度表明:中部六省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处在正向非对称共生状态,且逐步向正向对称共生状态收敛。为此,应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协同机制、拓展应用空间、打造良性生态四个方面着力,提升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省贷款投放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南贷款总量不断扩大,成为全国第9个贷款总额超万亿的省份,居中部六省首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继续增强.但与全国、东部、中部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贷款增长相对较慢,与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尝试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证明河南省贷款投放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的关系,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基础薄弱是制约河南省贷款吸纳能力的内生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部崛起下FDI对我国中部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借鉴Feder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中部地区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经验模型,并利用中部六省连续九年的面板数据对经验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产出的增长作出显著贡献,而FDI并未产生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结果也为中部地区今后的引资方向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具有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在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目标中,河南省有利条件较多,基础条件较好,能源原材料丰富,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交通运输枢纽位置得天独厚。近年来,河南省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列。2005年河南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五个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省份;工业增加值在全国排第六位,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在全国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在次贷危机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省市)与中部六省(湖南、湖北、山西、江西、安徽和河南)的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影响机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分别代表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六省的金融综合指标与实体经济综合指标,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分析,得出危机后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跨区域影响.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对分指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影响渠道.通过实证分析,建议中部六省加强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系统的稳定性,抓住金融产业中银行业,实体经济中消费与投资这三条主线,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4.
近年,对湖北省在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的评估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对于人文、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则较少。因子分析法可有效综合各方面的评价因素,基于各因素所包含的信息量进行整合,更具有效性。本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份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湖北省在2012年表现最好,各项因子排名居第一,工业增速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较好,但是物价水平涨幅较快,需进一步改善。其他几省综合排序为安徽、湖南、江西、山西、河南。  相似文献   

15.
赵昕 《财政监督》2014,(7):70-72
近年,对湖北省在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的评估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对于人文、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则较少。因子分析法可有效综合各方面的评价因素,基于各因素所包含的信息量进行整合,更具有效性。本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份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湖北省在2012年表现最好,各项因子排名居第一,工业增速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较好,但是物价水平涨幅较快,需进一步改善。其他几省综合排序为安徽、湖南、江西、山西、河南。  相似文献   

16.
何苗  吴靖  韩跃飞 《中国外资》2014,(15):36-37
虽然发展程度不一,但从数据上看,六省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值普遍高企,超过或接近经济总量的投资体量,也为中部下半年稳增长埋下了潜力。虽然发展程度不一,但从数据上看,六省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值普遍高企,超过或接近经济总量的投资体量,也为中部下半年稳增长埋下了潜力。7月23日,山西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成为中部六省最后一个公布该数据的省份。六省陆续发布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个地区金融包容性水平的测算,已有不同的指数方案。本文在比较不同方案的基础上,利用Chakravarty和Pal指数方案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2007~2012年间金融包容性水平及其变化,实证发现,期间中国绝大部分省份的金融包容性水平都有进步,尽管进步程度不一;各个省份的金融包容性水平相差悬殊,在地区之间表现为东部居高、西部居中,而中部居下,各个省份金融包容性水平提升空间和潜力也各有差别。提升中国各省的金融包容性水平,要处理好战略与对策、全局与重点、长期与短期、传统与创新、市场与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利用人类发展指数计算公式对2008~2017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检验和Kernel密度函数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整体呈现东部、东北、西部和中部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省域间发展差距较大,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超过83.9%的省份存在高高、低低的"俱乐部"特征。分区域来看,整体和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集聚于中低水平,存在"双波峰"两极分化现象,中部地区发展波动性较大,西部地区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本文结论能够为统筹各区域普惠金融协调发展和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融排除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运用2008年的数据测算我国金融排除度,并解析各个省份金融排除度空间差异的原因。根据IFI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9.7%的省份金融排除度低,54.8%的省份遭受了严重的金融排除,其余省份遭受了中等程度的金融排除。基于Tobit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金融排除程度的因素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地理特征、人均收入以及商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王伟  田杰  李鹏 《西南金融》2011,(3):14-17
本文试图运用2008年的数据测算我国金融排除度,并解析各个省份金融排除度空间差异的原因。根据IFI指数计算的结果表明:在我国31个省(市)中,9.7%的省份金融排除度低,54.8%的省份遭受了严重的金融排除,其余省份遭受了中等程度的金融排除。基于Tobit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金融排除程度的因素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地理特征、人均收入以及商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