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依据2014-2019年的中美贸易细分产品月度数据,考量中美贸易冲突对中美两国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进口负向影响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具有平稳性与持续性;对中国对美出口负向效应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呈"倒U型"趋势.事件前期和中期,在"抢出口"效应作用下,贸易冲突对中国对美出口具有短期促进作用;事件后期,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破坏影响显现.细分产品层面,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资本品和消费品的进口负向影响显著,表明国家和个体层面都对贸易有所限制.出口方面,中国消费品出口所受的负向影响较强.同时,中美贸易冲突对于第三国贸易转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中日贸易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具有进口替代、出口创造和进口引致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中日贸易效应后得出:短期内,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出口创造效应强于进口引致效应,但总体上却是出口创造效应弱于进口引致效应。对此,笔者针对日本对华投资特点及趋势加以了阐释,对如何充分发挥日本对华投资贸易效应和双边贸易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中韩建交25年以来,由于地理的临近优势,近年来全球贸易的大趋势,中韩国际物流出现多点开花式的蓬勃发展,两国贸易日益增多,中国已经成为韩国出口的重要大国。但近年来,韩国一系列政治、经济决策,使得两国关系一度紧张。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韩国一系列事件对两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对两个贸易的影响;最终能了解到对两国国际物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韩国的一系列事件的应对和决策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金融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对中国1984~2014年的贸易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有正向驱动作用,进口在短期内促进出口额的增长,并且GDP与进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提出实行出口、进口并重的对外贸易策略;适度扩大进口,发挥进口的技术替代效应;政府应该加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使得进出口贸易管理更加规范的建议,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主要有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因为经济条件和对发展认知的不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丹麦等国家都是通过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走上经济起飞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从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换,而贸易立国的出口替代战略牵引着韩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使韩国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将两种战略看成是二者必择其一的战略未必是正确的,同时利用两种战略,改善单一的贸易发展战略,是两国未来贸易发展战略制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欧盟东扩后产生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其中贸易转移效应将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东扩的国家人均GDP显著低于西欧,但也显著高于我国,所以与中国相比对欧盟出口可能拥有不同比较优势,对我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商品出口欧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中东欧主要国家和我国制造业的双边贸易以及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出口欧盟的制造业商品结构,然后基于制造业相对显示性指数实证分析得出:欧盟东扩后,制造业商品出口结构恶化,特别是中低技能技术的制造业产品在东盟东扩后受到的贸易转移效应影响尤为明显,而对我国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影响不大,还有最近几年的贸易摩擦使得高技能技术产品的出口欧盟受阻,进一步恶化了我国对欧盟制造业商品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7.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欧盟国家对中国的"碳泄露"问题得到了很多关注。从"碳泄露"主要渠道之一,碳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替代入手,首先,介绍了进口替代引发"碳泄露"的传导机制;接着从出口量、出口价格,以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对欧盟碳密集型产品出口现状做了阐述;最后,分别从中国进口欧盟碳密集型产品、中国碳密集型产品生产,以及欧盟碳密集型产品进口替代对中国的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欧盟碳密集型产品对中国进口替代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欧盟国家对中国的“碳泄露”问题得到了很多关注。从“碳泄露”主要渠道之一,碳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替代入手,首先,介绍了进口替代引发“碳泄露”的传导机制;接着从出口量、出口价格,以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对欧盟碳密集型产品出口现状做了阐述;最后,分别从中国进口欧盟碳密集型产品、中国碳密集型产品生产,以及欧盟碳密集型产品进口替代对中国的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欧盟碳密集型产品对中国进口替代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对华出口管制及其发展趋势研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管制政策是美国为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外交政策所采取的经济手段之一。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原则有国家安全原则、外交政策原则和短缺物质原则等,出口管制政策的措施主要有许可证审批、商品管制清单和国别分类组等内容。影响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未来发展的因素众多,如中国经济崛起、台海局势及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等,短期内美国不太可能放松直至取消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既损害了美国自身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损害了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其实质是一种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中日韩分别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伴随创意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日、中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中日韩已成为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大国。采用2003~2012年中日、中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指标,对中日、中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竞争性以及发展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中日、中韩在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上的关系总体均表现出互补性较强、同时竞争也较为激烈的态势。中国应制定完善的文化创意发展战略规划,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人才,重视与日本、韩国间双边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We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tructural change. Our framework has both productivity and trade cost shocks, and allows for non-unitary income and substitution elasticities. We calibrate our model to investigate South Korea's structural change between 1971 and 2005. We find that the shock processes, propagated through the model's two main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non-homothetic preferences and the open economy, explain virtually all of the evolution of agriculture and services labor shares, and the rising part of the hump-shape in manufacturing. Counterfactual exercises show that the role of the open economy is quantitatively important for explaining South Korea's structural change.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年10月~2014年3月的30个工业行业出口面板数据,运用FGLS方法,根据不同工业行业要素密集度考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呈现出显著负面影响,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美国实际工业产出对我国三类工业行业出口呈现出显著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行业标准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3~2008年中国钢铁、煤炭、服装、食品加工、家电、机械制造六个行业的行业标准数目为基础,利用面板数据变截据模型分析行业标准化对进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通过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分析行业标准化对其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行业标准化对进出口贸易均存在正面影响,行业标准对钢铁、煤炭行业的进出口及对家电的出口均产生负面影响,对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及家电的出口均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呈现出“长期化”的迹象。中美经贸摩擦与战略博弈已经进入深水区,并可能向金融领域蔓延。经贸摩擦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金融开放前沿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市场建设与融合发展,加速金融开放的进程与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实,已非常紧迫。本文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金融特区”,进一步加大金融业的开放力度,倒逼国内金融机构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国际金融话语权,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韩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以UNComtrade数据为基础,利用CMS模型考察在1996~2001年、2002~2009年两个时期内推动中韩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的因素。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导致中韩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增长的因素是一致的,即进口国进口需求的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进口需求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互补性的增强。但对于不同的工业制成品来说,推动中韩贸易增长的因素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2年到2015年14年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考量中国地方政府补贴对中国地方贸易出口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政府补贴对地区贸易出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市场分割实现,但FDI会弱化地方政府补贴对地区贸易出口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新形势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背景下,研究并评估汇率波动与国际收支平衡、跨境资金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日本、韩国、巴西、中国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各国货币汇率波动与国际收支状况、跨境资金流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此评估汇率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变量的影响,为我国继续完善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Germany is the EU member state with the most difficult situation (besides Austria) for marke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and food.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s the least administrative effort to respond to the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 public suspicion and protest. Regulators advocate specific precaution-related measures, including marketstage monitoring; these measures, however, do not relate to the primary demands of critics and opponents. The administration’s claim to prioritize scientific evidence over politics constructs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ublic as two separate worlds without real mediation. This conflicts with the ever-growing demand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Participation in a broader sense, however, is not dependent on formal opportunities. In this conflict, NGOs bring up issues of democracy, transparency and precaution through public mobilization. This strategy results in an anticipated consumer boycott and thereby a commercial blockage of GM products. These dynamics can be analysed as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which implies greater public aversion to externally imposed risks. The politico-administrative system responds with a legalistic–scientistic approach in order to increase safety but without participatory measures to overcome predictive uncertainty and value conflicts. Environmental and consumer protest has led the technology providers to revise their political strategies in the biotechnology conflict. Thus, in Germany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takes place without reflexive politics.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China’s import market for domestic deman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changes of Korea’s exports to China for Chinese domestic demand. Using 8-digit HS code data covering the period 2006–2014 and analyzing the processing steps as well as by industry,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while the share of ordinary trade in total China’s imports has increased rapidly, the share of processing trade has decreased continuously since the mid-2000s. The article also shows that Korea’s exports to China is still processing trade-oriented. The slowdown of Korea’s exports to China is becau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n processing trade, intermediate goods, electronics and chemi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