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历程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回顾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背景的基础上,从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外汇市场的产品创新以及外汇交易中心提升市场服务水平等方面介绍了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并认为要将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成为全球性人民币产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丰富外汇市场产品、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又相继出台了扩大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引入询价交易方式.扩大远期结售汇范围.允许掉期交易等一系列政革措施。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滞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整体升值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006年6月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加速升值将给商业银行带来点大的汇率风险,并通过对企业还款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进而对银行业的稳定产生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货币市场》2006,(10):58-61
2006年8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了英镑对人民币即期、远期和掉期交易,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产品,满足了会员日益多样化的交易需求。外汇市场交易持续活跃,尤其是外汇掉期交易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双向波动,再次创出新低。  相似文献   

4.
在外汇市场交易者预期异质性的假设条件下,以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沟通频数和人民币汇率数据为样本,采用异质预期汇率模型考察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总体影响。研究发现:在异质预期条件下,中央银行沟通通过信息机制和协调机制影响外汇市场交易者的异质预期,从而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外汇交易者预期向基本面预期转换的发生概率小于技术分析交易者预期,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平稳作用效力受到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市场》2005,(12):60-63
2005年10月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交易运行平稳,远期交易趋于活跃,显示出随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市场成员的风险意识在逐渐加强,入市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6.
1994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港币等五种国际储备货币。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大,微观主体出于节约汇兑成本的需要,对人民币与新兴市场货币兑换交易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满足经济主体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探索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交易。2010年11月22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人民币对卢布交易。挂牌以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健康发展,报价日益活跃,成交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9月末,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卢布成交53.10亿元人民币,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交易量也已超过了人民币对英镑的交易量。在我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人民币对卢布交易一周年之际,本刊特推出四家人民币对卢布做市商相关经验与感想的专题文章,供市场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后,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推出了结售汇政策改革、人民币与外币的货币掉期、扩大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增加远期和掉期等交易品种、改进交易模式以及拓宽境外理财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使得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显著加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境外市场会推出人民币汇率,境内市场挂牌交易的外币也日益增加。本文采用VAR-MV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对12种外币境内外即期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发现大部分货币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货币对境内外即期汇率存在相互的波动率溢出效应。政策建议包括继续增加汇率弹性、更多的货币实行直接交易、稳步开放外汇市场、境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境外外汇市场、发展外汇衍生产品等。  相似文献   

9.
全球规模最大的稳定币“泰达”币(USDT)在最近的司法调查中被发现涉嫌发行欺诈,受到全球高度关注。为考察USDT场外交易与人民币外汇交易之间的联系,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刻画人民币-USDT场外交易-比特币三角交易机制的理论模型,分析推导USDT人民币价格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独有的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USDT中国场外市场日度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了USDT(人民币)收益率、波动率与人民币汇率收益率、波动率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将实证结果与欧元、日元进行了国际比较。本文发现:(1)USDT的人民币价格收益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益率负相关、波动率正相关,而USDT的欧元、日元价格收益率与它们对美元汇率收益率正相关、波动率负相关;(2)USDT的人民币、欧元、日元价格的波动率指标分别是各自汇率波动率的先行指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USDT稳定币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联系是因为前者所具有的外汇黑市机制,同时稳定币作为桥梁,建立了加密资产市场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境内外汇市场即期汇率、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研究对象,研究境内外汇市场的货币定价权问题。研究表明,境内外汇市场具有一定的人民币定价权,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存在相互影响,境内人民币日间波动幅度的扩大强化了境内人民币定价权;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定价权不完全由管制赋予;境内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供需及预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具有显著的外生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境内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是境内人民币定价权巩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在琥式公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连续发布通知,调整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银行对客户外汇买卖价格管理的规定,扩大银行结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以及进一步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这一系列有关外汇市场的改革措施,作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外汇市场在过去十年基础上的再一次加速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市场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建人民币外汇市场中关于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力的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分析了中外定价权差异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较外 部经济体具有更强的定价权力,近期的汇率贬值并非政府操作行为而是市场均衡结果;人民币 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进程可以矫正偏离。本文的政策建议为:(1)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 汇改市场化进程。(2)进一步提高外部经济体参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的稳定性在降低,汇率的过度波动将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给外汇管理带来挑战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问题是外汇市场运行的核心问题。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放开汇率波动幅度限制,是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点。2014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2014年以来,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并取得新进展。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趋势发生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4.
当前银行机构外汇风险管理的十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毅 《中国金融》2006,(7):40-41
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6年1月4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有利于金融创新,促进银行开发外汇新产品、发展衍生交易业务,提高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外汇市场发展也给银行机构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银行机构必须对外汇风险乃至整体市场风险管理认真加以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外汇宏观审慎工具纳入汇率预期管理的研究框架,剖析了宏观审慎工具基于交易、信号及投资者情绪渠道影响外汇市场微观主体交易行为及市场预期的理论机制,并应用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及逆周期因子在2015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作用路径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对汇率预期起到了合意的政策效果,而逆周期因子主要在2020年6月以前发挥作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交易、信号和投资者情绪渠道进行政策传导,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通过交易和信号渠道进行政策传导,逆周期因子通过交易渠道进行政策传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有效办法是依靠本外币政策的“组合拳”即加强央银对冲操作手段改变外汇供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果,从进出口外汇供求政策上调控人民币汇率波动,从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入手实现汇率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从培育外汇市场主体和增强市场功能来发挥人民币汇率的杠杆作用,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基础等。  相似文献   

17.
内容交易制度对金融市场的运行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实施做市商制度前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的分析,发现实行做市商制度后,我国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都有所提高,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波动虽然较以前增大,但依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适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市场》2010,(10):57-69
2010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市场创新频出、整体运行平稳。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人民币兑林吉特交易,支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业务上线交易,丰富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管理资产的手段。第三季度,货币市场资金面复杂多变,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明显,市场交易大幅增长;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债券交易增长明显;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交易趋于谨慎;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亚亚 《中国外汇》2015,(16):46-49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通过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实现市场化波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供需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市场化。在8月11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之后,外汇交易市场短期发生剧烈波动。经三天时间的过渡,8月14日收盘之际,人民币汇率渐趋稳定。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的调整,使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再迈一步,人民币汇率将更富有弹性、更趋市场化。为此,本刊记者连线摩根大通亚洲货币与新兴市场中国区主管徐文波、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衍生交易处处长李大鹏、中信银行资深专家袁田军。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货币市场》2005,(11):60-63
2005第三季度中国外汇市场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7月21日央行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8月15日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远期外汇交易。9月23日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在此情景下,第三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衡,汇率在新的均衡水平上企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