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欧转型经济与中国当前的银行改革具有相似性。东欧国家在第一次银行改革中保持了国有控股权,但并没有提高经营绩效,继续开放导致超过75%的银行资产被外资控制。东欧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继续保持国有控股的情况下,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小股东并不能建立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也不会有效改善经营业绩;而外国战略投资者控股银行后能够显著提高银行业绩,但国家也丧失了银行控股权,似乎在现有的改革路线中改善绩效与保持银行控股权二者不可兼得。因此,中国如果必须保持国内力量对主要银行的控股权,则应借鉴招商银行模式,建立国内大型企业法人持股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中,银行控股权成为一个核心的问题。保持银行国有控股,有助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但同时也可能牺牲金融效率。在国有银行改制过程中兼顾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是应有之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受到投资者的资格和股权比例的限制,银行只能向外资转让非控股性股权,这使得后者在入股银行中始终掌握少数股权。外资的这种少数股权在多数商业银行依然由政府掌握控股权的情况下对银行的经营和业绩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使用了2001—2006年包括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部分数据,发现这种少数股权对于入股银行提高盈利性会产生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着非参股银行的改革而逐渐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受到投资者的资格和股权比例的限制,银行只能向外资转让非控股性股权,这使得后者在入股银行中始终掌握少数股权.外资的这种少数股权在多数商业银行依然由政府掌握控股权的情况下对银行的经营和业绩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使用了2001-2006年包括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部分数据,发现这种少数股权对于入股银行提高盈利性会产生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着非参股银行的改革而逐渐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理论界提出了两种思路市场结构的改革和治理结构的改革.市场结构改革思路认为我国银行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市场结构过于集中,国有银行垄断了银行业.本文通过分析得到了银行集中不会导致垄断,不会削弱竞争,反而有利于银行效率提高的结论.治理结构改革思路主张改革国有银行内部的治理结构,对国有银行进行国有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国有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可以改善国有银行的治理,但不能形成最终有效的治理结构.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是在股份制改造基础上,国有股退出.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来,国内银行界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已经做了许多改革调整的事情。概括地说,这些事情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重要方面:(1)通过多种方式注销、转移和消化不良贷款,大幅度降低坏帐率,改善资产负债表;(2)原有的国有独资商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从国内外不同渠道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实现国有控股下的股权多样化结构,并相应地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框架;(3)许多国内银行进行了经营战略调整,收缩一些传统的、相对不盈利或盈利较少的领域,大力扩张一些现代银行服务业务;(4)改革和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并…  相似文献   

7.
外资入股对中资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保持足够的金融控股权,又能与外围战略投资者实现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中资银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首先从外资入股对中资银行效率的影响人手,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结合银行效率理论和财务评价体系,借助聚类分析的方法,建立实证模型,通过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外资入股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不是很显著的结论.并且,据此提出加强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扩大引进外资数目、改革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及健全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等建议,有助于政府监管部门和中资银行的决策层更好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11,(9):64-64
五大银行业绩增长超出预期。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已全部披露了2011年上半年业绩。综合来看,今年上半年,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在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不定的复杂形势下,依然保持了经营业绩持续较快增长、资产质量良好稳定、信贷和金融风险可控、资本和流动性充足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4~2009年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其信贷行为、不良贷款和银行业绩的综合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股权结构是影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能力越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贷款集中度越高,经营绩效也越差;银行的大股东同样存在的"掏空"动机,第一大股东股权性质为地方政府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更高。而银行中的独立董事对银行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发现,股权结构会通过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和贷款流向影响银行经营业绩,从而揭示了股权结构影响银行绩效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本文的研究为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之间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于加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强金融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信托公司的战略协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为山  蒋蓉 《上海金融》2007,(10):24-29
商业银行经营信托业务是国际主流模式,在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信托公司的协同效应显著增强。信托公司自身业务创新发展,以及加强与银行及其子公司的整合和协调是实现战略协同的关键。我国银行应该对控股信托子公司加强一级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严格业绩管理;推动信托公司专业化经营,实现银信协同发展;接轨银行整体战略目标,稳步推进综合经营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8家城市商业银行的42份年报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主元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和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及其作用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具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干预,促进了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的改善。为了提升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本文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退出城市商业银行,取消城市商业银行中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监管限制,鼓励外资派驻更多的董事和高管实质性参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资银行迎接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引进外资的开放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外资银行进入后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改革思路后认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和公司治理,两者紧密相连,产权改革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公司治理,私有化和引入外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改革方式之一,理论上不存在何者更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国有独资所有权结构为多元投资结构,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不改变所有权性质的多个国有投资主体的单一所有制和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外资参股的多元所有制.鉴于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特点,外资参股并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引进外资银行的正确策略是:独资优于合作,合作优于合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行为引发了理论界关于外资持股比例对中资银行竞争力提升与国家金融安全影响的争论。本文选取与我国具有相似的银行业改革历程、但改革先于我国的中东欧转轨国家为样本,实证考察这些国家外资持股比例与银行竞争力提升和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外资持股比例与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十分紧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视角考察外资持股比例与金融安全的关系,并不能得出外资持股比例越高的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威胁性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占硕 《金融论坛》2005,10(8):9-14
田国强、王一江两位老师合作发文认为: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以做到“打破一种局面、引进两类股资、形成三方制约、达到四个有利”。但我们在引入模型分析的结果却是:当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大到可以补偿控股风险成本和股权交易成本时,引进外资与非国有两类股资后所形成的三方制衡体系是不稳定的,被打破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可能被新的股权集中模式所替代,而外资战略投资者更可能寻求获得银行的控制权,并造成银行价值额外的损失。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要先行从市场微观基础建设方面消除国有商业银行特殊的垄断地位、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国内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实践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利于银行的持续改革与制度创新,有利于在资本市场成功筹资与上市,对于降低改革成本、尽快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on the well-known foreign share discount puzzle in China. Existing literature confirms that foreign investor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insider expropriation because of their information disadvantage relative to domestic investors.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of the ownership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created a conflict of interests between state and private shareholders. Since, before the reform, state shareholders held restricted shares that denied them any wealth effect from share price movements, they had a limited incentive to work with private shareholders to ensure that managers maximized the stock market value of the firm. By abolishing the trading restrictions for state shareholders, this reform has increased the incentive alignment between state and private shareholders, encouraging them to monitor managers. If foreign investors’ concerns over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mplications of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at least partly contributed to their discounting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then this discount should be reduced following the reform. Indeed, our evidence confirms this prediction, especially among Chinese listed firms with more state ownership or restricted shares. Our findings imply that this significant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has benefitted minority investors.  相似文献   

18.
Foreign ownership and foreign management are often assum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merging market banks. Our article examines this relationship for the Vietnamese strategic partner program, where foreign banks have been allowed to take minority stakes in local banks. We add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ownership by foreign strategic and non-strategic investors, and between foreign management sent by the strategic partner and independent foreign executives. We show that only the presence of independent foreign executiv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banks. We interpret these results as the consequence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power struggles between local shareholders and the strategic partner, which prevent efficiency in enhancing technology transfer.  相似文献   

19.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引进外资银行,形成了外资银行在该地区银行市场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基本格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既改善了中东欧8国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也带动了本土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91-2003年,墨西哥银行业先后经历了依靠内资的私有化改革阶段和依靠外资的自由化改革阶段,改革成效迥异。本文对其两个阶段改革过程和改革成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从墨西哥改革经验来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比单纯依赖国内投资者更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必须防范引进外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从引资目标、会计准则、产权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法律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墨西哥银行业重组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