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元在20世纪最后30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升值,而只有后两次伴随着出口下降和GDP增速大幅降低。文章指出,“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的衰退,其主要原因不在日元升值,而在于不适当的货币政策。现阶段,我国经济与上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在发展阶段、增长模式、资产价格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部存在相似性,因此,日元升值的历史以及当时货币政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场协议”造成日元大幅升值并非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的主要原因.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政府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催生了股票和房地产资产泡沫,而资产泡沫最终破灭才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真正原因.与日本不同,德国政府在“广场协议”后马克大幅升值背景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趋紧的财政政策,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使德国经济在结构升级过程中实现了稳定增长.正确解读“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对于我国完善宏观政策、推进金融改革并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与日元:不同的升值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自力 《中国金融》2007,(11):40-42
日元升值的历史回眸 1985年9月,五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国际“协作干预”,稳步有序地推动日元、马克等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升值。这次会议签署的协议,史称“广场协议”。  相似文献   

4.
在“尼克松冲击”与“广场协议”之后,日元都出现了大幅升值,但并非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的资产泡沫,而是日本政府担心日元升值影响经济增长所采取的极度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根源在于,日本政府屈服于其他国家的压力,选择了错误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德日在汇率升值中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9月,“广场协议”以后,德国马克、日元对美元升值幅度都很大。但德国和日本的表现大不相同。德国在汇率升值过程中避免了金融动荡与危机;而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泡沫,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与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某些相似,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为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以"广场协议"为鉴,探讨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政策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霆 《云南金融》2011,(3X):46-46
人民币升值与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某些相似,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为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以"广场协议"为鉴,探讨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政策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人提出,汇率升值会重伤一国经济。举出的例子是日本。1985年9月22日,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五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商讨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在协议签订后的三个月中,日元兑美元汇率一路走高,迅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1985年,日本和德国都签署了《广场协议》,德国马克和日元也分别在1969~1978年和1985~1987年同时经历了两次大幅升值,升值幅度均超过了40%。虽然两国货币都大幅升值,但日本经济的遭遇(历史上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和德国经济发展状况却同途殊归。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成了人们谈论得最多的问题,先是日本财相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随后美国、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也明确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海内  相似文献   

11.
王敏 《金融博览》2011,(3):30-3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储蓄率开始逐年上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常项目顺差连年增加.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在此背景下,伴随日本银行的低利率政策,大量剩余资金进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日本经济极度“繁荣”.形成泡沫经济。但是,“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12.
增永 《银行家》2008,(5):30-32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成的广场协议为中心的国际协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纠正当时呈扩大趋势的主要国家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根据广场协议,美国特别强烈要求日本通过日元升值和扩大内需来缩小本国的经常收支顺差.  相似文献   

13.
日元的升值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1年2月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兑306日元(固定汇率);第二个阶段为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250日元(浮动汇率);第三个阶段为1985年"广场协议"迄今,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90~140日元.日元每次升值均不同程度地给日本经济带来一些短期利益.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次贷危机,人民币的升值,全球性的经济波动,中国的经济也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元升值所带来的影响存在诸多相似性。本文作者通过对日本的广场协议产生背景、对日本经济影响的分析,从影响中国的外贸角度出发,提出了在面对人民币升值与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次贷危机,人民币的升值,全球性的经济波动,中国的经济也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元升值所带来的影响存在诸多相似性。本文作者通过对日本的广场协议产生背景、对日本经济影响的分析,从影响中国的外贸角度出发,提出了在面对人民币升值与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美国宣布继续执行2012年9月份推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持续升值。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签署“广场协议”时的日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时间的停滞,付出了惨痛代价。本文回顾了协议签订前日美经济格局对比的背景,分析了“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并对中国如何避免重走日本老路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海外刮起了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大风。先是日本财务相在七国财长会上提出签署类似1985年针对日元“广场协议”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随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也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由于美元走低,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也不同程度地加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曹洁  侯美娟 《新金融》2010,(7):25-28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其他国家深陷石油经济危机之时,依靠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日本经济稳健增长。西方五国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联合要求日元升值,1985年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成为上世纪日本经济泡沫的导火索。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同样不能幸免。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对外依赖性,现在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升高。因此,研究资产泡沫的形成原理,借鉴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总结出防范我国资产泡沫风险的相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1日元升值的背景和概况 日元急剧急速升值发生在80年代的中后期。在里根总统80年代初期执政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景气发展,在这一时期,导致了较为强烈的需求和进口。这反过来恶化了美国的贸易项目,导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此外,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和财政赤字抬高了利率,导致美元被严重低估。1985年9月,美国为了解决持续快速增长的贸易逆差的问题,与日、德、法、英等国签订了“广场协议”,要求5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已逐步缓解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的升值路径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非线性的。在中国,资产泡沫不会被放任形成,中国经济不会因升值而走入泡沫经济。提及人民币升值的种种原因,就无法回避日元升值的历史。1985年9月,发达国家五国(即G5国,包括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