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保险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完善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信用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而信用保险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尽快做大做强信用保险事业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业化经营是信用保险服务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刘荣  崔琳琳 《征信》2017,35(5):68-70
通过对经济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以及在法律保障、经营主体、运作管理和产品服务等方面实践经验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可以在立法保障、运行机制、服务创新、技术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信用对保险经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保险信用体系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个完善而富有效率的保险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守信行为收益不公,保险信用服务系统缺失,制度环境不良等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保险信用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保险公司遵循最大诚信经营原则,诚信是保险企业经营的根本。为此,应确立和加强以法律体系为根本保证的信用体系、以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为重要手段的监督信用体系和以企业内部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信用体系建设,尽快解决制约保险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些现实问题,凝聚保险企业的诚信力,提高中国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民族保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保险经营和服务必须遵循诚信原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保险企业必须进行诚信经营。推进保险业诚信道德建设的措施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保险信用管理体系;提升保险营销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6.
傈险的交易方式体现了保险信用的特殊性。保险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在保险交易过程中,初期签订保险合同实际上是保险人发出的一种保障承诺,保险人是否(需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要等到若干年后才能知道。保险交易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保险经营的基础是保险信用,如果失去了信用基础,保险业将无法立足干社会,也就不可能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投保方的道德水准如何,对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务质量和保险经营绩效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租赁与保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翔 《中国保险》2001,(7):52-53
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他人信用的保险,也就是权利人向保险人交纳保险费,保险人在他人信用不良时向权利人负责赔偿损失的保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信用险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承担起更多的风险保障。财产租赁信用保险,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保险需求派生而出的信用险的新范畴。所谓财产租赁,是指出租人将出租财产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并在租赁关系终止后将出租财产返还给出租人的法律行为。财产租赁实质上是出租人分期出售租赁财产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8.
曾鸣 《上海保险》2008,(2):11-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笔者认为,今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会再掀高潮,而作为财产保险之一的信用保险,也应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鸣凯 《上海保险》2005,(10):14-15,8
从历史的角度看,信用本身经历了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道德信用,如中国传统社会的诚信观,发展到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信用,如现代民法中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本文探讨的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本文尝试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我国保险最大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在20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尚来完全退去,中国经济仍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浅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指出我国信用保险存在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保险费率相对过高、国内企业投保意识和风险意识有待加强四点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快制定出口信用保险法规、健全风险评估机制、降低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费率、加大宣传力度四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用保险从起源伊始就承载着较为显著的政策性色彩,尤其是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大,体现一定程度的国家意志,使信用保险存在商业性和政策性交织相存的现状。政策性信用保险目前存在政策性机构专属经营、商业机构经营以及政策性和商业性机构共同经营三种经营模式,我国的政策性信用保险经营模式采取第三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作用,阻碍我国信用保险行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信用保险的商业性和政策性进行厘定。构建我国信用保险商业性和政策性的协调机制,关键在于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范围予以界定和限制,彻底推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的商业化,制定具体的商业化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马宁  钱振伟 《时代金融》2012,(14):26-27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成熟的信用社会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保险信用体系存在着影响诚信建设的一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是: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加强保险市场管理,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马宁  钱振伟 《云南金融》2012,(5Z):26-27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成熟的信用社会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保险信用体系存在着影响诚信建设的一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是: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加强保险市场管理,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保险企业正处在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存在营销误导和理赔服务不及时等现象。创建保险企业信用体系应从如下方面入手: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确定对保险企业信用评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郝正明 《保险研究》2012,(4):98-102
信用保险与中小企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当前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在中小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所能发挥的风险保障与资金融通功能,国家有必要从信用保险机制完善发展到信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信用对于保险契约具有特殊的意义。信用体系建设是关系到当前保险市场培育、保险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推动和保障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的牢固基础。研究保险信用建设对保险业如何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管理与在全社会树立诚信行业的社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88年,国务院决定正式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在之后30年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先后历经了独家试办(6年)、两家主体承办(7年),再到独家专业经营(12年),以及现阶段多主体经营(5年)的四个阶段。回顾信用保险模式以及机制体制的历次变革和创新,其动因主要是适应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同时,我国信用保险也在这种变革和发展过程中从弱到强,直至当今跻身全球信用保险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信用保险的第三人(买方)虽然与信用保险合同没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信用保险的前提和关键,是信用保险利益的基础,也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和具体载体。我国现行保险法将受益人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人身保险,是否在财产保险中设置受益人存在争议。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步明确地承认了受益人在财产保险中的法律地位,表明了财产保险受益人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在信用保险中引入受益人制度具有现实和理论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甘建明 《中国保险》2011,(10):14-18
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各界对信用风险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为转嫁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信用保险的社会需求也与日俱增。但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由此,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信用保险向纵深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林钧跃 《征信》2023,(5):1-12
信用规则是指对信用主体的行为起到规范、引导、劝诫和教化作用的各类社会规则的集合。信用规则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框架内的大部分信用规则由社会信用体系输出实施,用于规范“政商社法”四大领域中各类信用主体的行为。另有一类信用规则用于规范社会信用体系自身运行。在性质上,大部分信用规则属于社会规则范畴,所针对的是“人”,包括法人组织和自然人,对他们的失信行为进行规范。有少部分信用规则不在社会规则范畴,它们是用于规范信用信息使用及其基础设施运行的,所针对的是“物”。在信用规则体系框架中,“骨干”是信用法律,而政策规定、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和组织纪律等类型的信用规则是“枝叶”。对于当前急迫推进的信用立法工作,在首部信用法律的目标和宗旨中,应给出信用规则体系概念,并对其框架边界和主要内容予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