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或“风险集中于银行”是国有企业制度安排的综合反映,与通过银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渠道无关,防范、化解和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不一定必须通过放弃银行融资来实现;现阶段应当以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为契机,推进国有银行改革,重塑银企关系,发挥银行作为债权人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同时,鼓励国有银行拓宽贷款对象、允许其从事其它业务、重视自身的债权并解决其外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这样,国有银行的利润来源可以多样化,有能力消化不良资产且风险也不会再集中于银行。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1、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最大的风险之源。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已为期不远,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机制的改革步履匆忙,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激烈竞争不言而喻。在我国中介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银行融资仍将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将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构成要素,高额不良资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极不稳定的因素。截止2003年9月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外币不良贷款为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2%。政府1999年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通过面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筹措资金,曾收购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1.4万亿元不良债权,通过债权转让、债转股等方式予以处置,  相似文献   

3.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或"风险集中于银行"是国有企业制度安排的综合反映,与通过银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渠道无关,防范、化解和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不一定必须通过放弃银行融资来实现;理阶段应当以国有企业建立理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为契机,推进国有银行改革,重塑银企关系,发挥银行作为债权人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同时,鼓励国有银行拓宽贷款对象、允许其从事其它业务、重视自身的债权并解决其外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这样,国有银行的利润来源可以多样化,有能力消化不良资产且风险也不会再集中于银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融资活动,一直受到企业自身缺陷、银行惜贷、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由国有商业银行加大融资力度,同时由中小银行机构提供关系型贷款,将是深化银企之间合作关系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机构将会增加,国有大银行将成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合作者,关系型贷款数量会减少,同时中小银行会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融资活动,一直受到企业自身缺陷、银行惜贷、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由国有商业银行加大融资力度,同时由中小银行机构提供关系型贷款,将是深化银企之间合作关系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机构将会增加,国有大银行将成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合作者,关系型贷款数量会减少,同时中小银行会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特别是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企业集团为主的关联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关联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贷款。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业务范围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企业越来越多,企业间的关联关系日趋错综复杂,某些关联企业钻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空子,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甚至逃废银行债务,给商业银行贷款带来严重风险。同时,由于一些集团公司盲目扩张.管理混乱.缺乏诚信,利用关联企业多头套取银行资金,往往某一环节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商业银行出现贷款集中度风险和关联交易风险,如众所周知的“德隆事件”、“农凯事件”.“铁本项目”等。鉴此,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防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政府融资状况与国有银行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政府不仅通过征税和发行国债的显性融资渠道融资,还通过对银行系统的直接控制和干预获得了隐性的融资渠道.在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初期,政府隐性融资与国有银行之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1994年以后,政府对隐性融资可依赖程度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对政府的隐性融资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这种融资方式的弊端逐渐暴露.本文分两阶段对政府融资状况与国有银行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一、间接融资约束效力的强化:国企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国的融资机制实现了由国家财政主导型向国有银行间接融资主导型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国有企业使用资金的“预算软约束机制”却能...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以银行不良贷款为主要内容的不良资产管理越来越引起国家和金融风险管理当局的重视。我国银行日前试行了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旨在提高贷款管理质量和分步预警.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本文运用临界成本方法探讨贷款分级管理机制,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定量研究,强化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为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的必要性(一)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要求。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银行的业务分工按产业结构划分,即称为国有专业银行,企业对国有专业银行更多的是依赖和无奈,银行处于主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向银行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服务方式,这样银行和企业的公平对等地位在无形中被扭曲了。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自己寻求业务市场,对银行来说,拓展优质客户,建立一批稳定优质的客户群,构建良好新型银企关系是业务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增高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明显增加,近几年来经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大力清收不良贷款,逐年有所下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造成不良资产的发生,这是并不奇怪的.银行是金融企业,在资金营运过程中,也会出现不良资产,使部分资金呆滞和受损.对于80年代以后,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幅较大,表面上直接反映企业与银行的问题;从深层次来看,更有体制、政策、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内外因素交织.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信贷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育青 《中国金融》2000,(10):48-49,5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 ,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   一、目前信贷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 贷款调查评估难。目前 ,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经营行为多样化 ,使信贷人员难以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一是为了更广泛地融通资金 ,企业改变了过去只从银行 (而且固定在一家银行 )贷款的单一融资方式 ,而同时在银行、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民间借贷、集资、入股等多渠道融通资金 ,甚至还学会了利用一些金融衍生工具融资 ;即使只通过银行贷款融资 ,也…  相似文献   

13.
张凯 《西南金融》2009,(3):27-28
向银行借贷是我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但银行“难贷款”和企业“贷款难”一直是困扰银行和企业的难题,本文从自贡市信贷融资现状出发,分析了银企之间信贷供需错位的原因,对银行、政府、企业三方提出了齐心化解“贷款难”和“难贷款”困局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家国内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客户的随机调查结果,本文验证了关系型借贷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的一般方法。股份制银行已经超过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中小企业银行借贷的主体,这证明了小银行优势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本研究证明中小企业的最大贷款金额基本上是在企业规模基础上,由企业自身的情况和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共同决定的,与银行的关系越紧密,获得的贷款额度越高,价格越便宜。国家应在政策方面支持中小型银行的发展及对银行关系型借贷产品的开发,以在最短时间、最大程度上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四大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按商业银行经营原则运作。当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迈上正常运转轨道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商业化进程。其原因:首先,在现行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尚未拥有完全的贷款自主权,有时还要受到行政干预,银行不得不违心地发放某些无经济效益的贷款。1994年虽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信贷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但由于它们承担的政策性货款的范围有限(主要是为基础产业及设施的投资与融资、扶植农业发展以及鼓励和扩大进出口提供信贷支持),所以其他商业银行还肩负着发放相当一部分政策性贷款的任务。其次,作为银行贷款主要对象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亏损严重,挤占、挪用银行贷款,致使信贷资产流失,而背上沉重“包袱”,难于轻装上阵。90年代以来,有的地区国企亏损面达2/3,其中1/3为明亏,1/3为潜亏,而且有扩大之势。这些企业只好依靠银行贷款维持扩大再生产乃至简单再生产,根本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有些企业不顾国家利益,将国有资产化整为零,在初次分配上严重向个人倾斜,把生产资金缺口用银行贷款弥补,屡见不鲜,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约束下的呆帐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经营中存在两类委托-代理关系,并由此产生两类代理人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转型中,受利润最大化与金融支持双重委托目标约束,二者不能有效结合的财务后果,是国有商业银行必然生存不符合商业化经营原则的理论呆帐。国有商业银行呆帐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及结构效应,对渐进改革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已支付了高昂的建立成本,产生了适应性预期,出现了“利益共生”与“学习效应”,银行寻租动机及成本外部化倾向导致呆账规模膨胀难以抑制,酿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帐风险。因此,应努力开拓公有经济部门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双重委托目标的一元化。  相似文献   

17.
四家AMC的组建与运作,大大解决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问题。而其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还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当前,国有银行急需一场“革命”——重建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不仅要增强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而且应该在与企业的业务往来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培养客户防范信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汪小勤  杨涛 《武汉金融》2004,(8):47-48,37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信息的不可得性和不可控性。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外银行开发的多种形式的贷款技术,着重分析了“关系型贷款”(相对于其他形式贷款而言)能更好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因。最后,文章指出了“关系型贷款”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关系型贷款”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推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要改革 国有银行的地位、计划经济遗留的问题、治理结构促使银行必须改革.作为维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我国银行于业的半壁江山,号称"四大天王",存款和贷款分别占据了我国金融系统的60%,并承担着80%的支付结算业务服务,他们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因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存在着缺陷,一直扮演和银行和财政双重角色,经济转轨时期许多无法避免的矛盾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的无法通过自身解决的问题,如不良资产过高、资本充足率低、经营机制不完善等,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不良率达到20%以上,资本充足率低于5%,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羁绊,既不利于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支持经济发展、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等方面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银行改革势在必行。国有银行改革的难点在于:国有银行并不是独立运作的经济单位;国有银行受政府干预较多,缺乏经营自主权;国有银行债务负担沉重等。国有银行改革应采取的措施有:妥善处理不良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