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强 《海南金融》2016,(10):32-36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底推出了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建立了全面、弹性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本文分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意涵,从反周期性、反风险传播与扩散两个维度阐述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工作机制,介绍了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主要指标、内容和特点,指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经营甚至发展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至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受规模较小、业务单一和区域限制等因素影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中小银行带来较大冲击。本文分析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下中小银行的经营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化地区为研究范本进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政策效果评估.以通化地区监管实际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性的梳理、整理和总结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出台背景、体系概述和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通化地区商业银行约束性和风险防控能力方面数据为分析对象,探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监管有效性;挖掘目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在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简称M PA,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调控政策,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为基础。M PA于2016年正式实施,这种体系的建立对商业银行的市场运行造成一定的冲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破产风险Z值来代表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状况,基于宏观审慎评估视角实证分析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宏观审慎评估会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因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抑制金融风险;由于存在显著非对称性,宏观审慎评估的效应差异显著存在,对于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银行,宏观审慎评估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市场业务快速发展,杠杆率上升、资金来源不稳定性增强、期限错配等问题突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隐患增强。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法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总体特征,基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尝试构建地方法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基础指标和观察指标,设置流动性风险的初始预警区间;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对预警区间阈值进行调整,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不同参数赋予相对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流动性风险预警模型,最后以山东省地方法人商业银行的数据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提出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流动性风险、改进风险监管指标以及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期限错配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下简称"MPA")。通过两年多的实施,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稳健经营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各类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但是,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尤其是资本来源基本依赖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资本硬约束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如何有效地适应监管趋势,补充财务公司资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如何落实好双支柱调控政策,防范好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基层央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从现行基层央行开展区域宏观审慎管理实践角度分析当前区域宏观审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区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思路,并从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评估机制、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快培养干部队伍、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欧盟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能框架和欧盟宏观审慎监管机构——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ESRB)的发展历程,及欧洲央行体系(ESCB)两大组成部分——欧洲中央银行(ECB)和成员国国家中央银行(NCBs)在ESRB履职中的辅助作用。同时,通过综述典型国家宏观审慎管理当局与其中央银行间的主流合作模式,对欧盟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框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为确保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中的有效履职,健全其法律保障甚有必要,这包括建立可靠的数据采集渠道和尊重央行的独立性。文章最后对我国央行如何参与宏观审慎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风险的交叉传递和蔓延尚未完全得以控制,国内金融机构综合经营步伐加快与现行监管框架相对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为防范日趋复杂的系统性风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加强金融监管,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MPA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发展理念、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进行转型调整,已成为中小型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1.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旋律。本文在介绍宏观审慎监管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监管对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资本质量要求提高,发展表外业务受限;动态拨备制度建立,挑战传统盈利模式;流动性要求提高,调整结构势在必行。据此提出应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构建资本节约型发展模式;实现综合化经营,推动业务转型;实施跨国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还要特别关注监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引进的工具方法与转变风险管理理念相统一,监管与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潘小明 《金融论坛》2006,11(9):35-40
经营模式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国内商业银行日益重视建设管理会计平台以获取决策信息。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所致力于提炼的均为客户或产品的产出信息,而在处理客户或产品的投入信息方面,至今尚无一家银行取得重大进展。本文提出国内商业银行有必要通过构建核算与管理一体化的矩阵式财务管理应用平台,来解决自身投入信息匮乏的难题。在第一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应构建分业务线的经营管理体制,集约化的矩阵式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核算流程,完善实物财产管理,依托流程控制和严格的执行力,与资源配置挂钩并依托强大的技术架构支撑;在第二阶段,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3.
罗煜  张祎  朱文宇 《金融研究》2020,484(10):19-37
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视角出发,探究银行微观主体行为如何影响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我们借鉴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设计理念,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行为纳入传统理论模型,刻画出两种流动性管理行为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率的潜在影响及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采用我国50家商业银行2012年第1季度—2018年第2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银行为提升长期流动性水平而进行的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行为,能够显著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但是,部分净稳定资金比例较低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调整非信贷资产结构的行为则有可能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因此,在执行既有流动性监管措施的同时,关注与引导银行资产结构调整方式,对增强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按照“制度—行为—绩效”范式构建商业银行多元化分析框架,采用中国上市银行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就制度变迁、多元化行为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制度变迁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商业银行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在制度变迁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与多元化的交互作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制度变迁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多元化行为,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对此,金融监管部门在推动宏观金融调控从以数量为主向以价格为主转变的过程中,应注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推进,对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允许商业银行适度开展多元化经营,而商业银行也应根据资本水平和业务实际,审慎选择多元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罗煜  张祎  朱文宇 《金融研究》2015,484(10):19-37
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视角出发,探究银行微观主体行为如何影响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我们借鉴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设计理念,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行为纳入传统理论模型,刻画出两种流动性管理行为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率的潜在影响及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采用我国50家商业银行2012年第1季度—2018年第2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银行为提升长期流动性水平而进行的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行为,能够显著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但是,部分净稳定资金比例较低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调整非信贷资产结构的行为则有可能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因此,在执行既有流动性监管措施的同时,关注与引导银行资产结构调整方式,对增强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经营模式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国内商业银行日益重视建设管理会计平台以获取决策信息。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所致力于提炼的均为客户或产品的产出信息,而在处理客户或产品的投入信息方面,至今尚无一家银行取得重大进展。本文提出国内商业银行有必要通过构建核算与管理一体化的矩阵式财务管理应用平台,来解决自身投入信息匮乏的难题。在第一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应构建分业务线的经营管理体制,集约化的矩阵式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核算流程,完善实物财产管理,依托流程控制和严格的执行力,与资源配置挂钩并依托强大的技术架构支撑;在第二阶段,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小莺 《金融论坛》2004,9(9):52-56
在我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之际,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能够适应新形势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维护和增强核心竞争力,适应未来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符合劳动者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后所产生的特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规律,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特点相吻合.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建立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充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人才管理体制;二是基本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行为规律的激励机制;三是能够满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18.
潘敏  刘红艳  程子帅 《金融研究》2022,508(10):39-57
深化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认识,对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4—2018年期间281家中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极端气候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极端强降水气候显著提升了银行风险承担,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气候对银行风险承担不存在明显影响。极端强降水主要通过给银行信贷主体带来经济损失,影响违约概率和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提高灾前的保险保障水平、强化碳减排机制以及确保银行资本的充足性均有利于弱化极端气候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相较于以地级和省会城市工商业和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极端强降水对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县域地方性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大。因此,提升商业银行应对极端气候风险意识,提高气候灾害保险保障水平,强化碳减排机制和银行资本充足管理,均有利于降低极端气候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摘要:本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管理的国际研究现状和代表性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包括银行系统性风险与金融危机、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根源与成因、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早期预警,以及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建立等,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述评,旨在通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监管国际研究重要观点的梳理与总结,为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宏观审慎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j同时,也希望南此引申出一些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要求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地监测金融市场总体状况,而现有指标多数局限于分析单个金融市场。2008金融危机后,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开发出金融市场压力指数监测整个金融市场压力情况,从而更好地来评估货币政策效率和金融市场稳定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3种常用的金融压力指数,采用6个指标分别描述影响我国金融市场投资者信心和流动性状况的因素,并据此编制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数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波动率指数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够较好地刻划我国金融市场压力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