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县域国有企业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略,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民营化。民营经济在增长,财政收入却增长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财政监管乏力。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建立以产权管理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统一。产权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谁都管、谁都不管,恰恰相反的是,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增强了产权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机制。县域经济民营化后,民营经济是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民营企业不等于没有国有资产,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通过参股等形式,参与企业  相似文献   

2.
陈光鸿 《上海会计》1997,(11):27-28
授权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国有资产产权合理定位、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益的新思路。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授权经营的提出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缺乏后劲,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加强企业自主权的同时,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没有进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内在的所有权约束机制,致使许多企业存在短期行为,肆意挥霍国有资产。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建立既保障资产所有权、又落实企业经营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此,1993年12月公布的《公司法》第二十…  相似文献   

3.
李松森  荣杰 《财政监督》2006,(11):17-19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部分企业长期亏损、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国家所有者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等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顽症。其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产权不够清晰、财产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未能理顺。为此,本文提出国有资产所有权、占有使用权与监督管理经营权“三权分离”的观点,并对如何理顺各产权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企业有效的经营管理规则和配套的约束措施,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促使企业经营者尽力为企业发展努力,激励手段固然重要,但约束机构也不可缺少。企业和社会双重监督的约束措施是形之有效的办法:一是董事会,监事会与企业经营者的相互制衡。董事会,监事会可依据法律与合同规定,管理和监控企业经营者行为。二是经理人才市场的竞争约束。当经营者不努力工作,能力平庸,企业经营者就会丧失其职位而被更好的经营者所取代。三是股权流动淘汰约束。由于股权的流动性和资本市场上产权收购兼并机制,企业经营好坏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管之下,一旦企业严重亏损,股票价格暴跌就有被其他公司兼并收购的可能性,这时对企业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从其是否具备实物形式看,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有形资产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流失,迟早都将以账面净值减少显现出来。然而,无形资产则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参与合资、合作、股份制改造以及产权转让时,由于忽视资产评估,造成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首先是无形资产的流失。因此,正确地分析和界定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产权边界,强化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以杜绝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6.
姚明 《上海会计》1996,(1):28-30
现代企业制度下对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的探讨西南财经大学姚明国有资产流失,是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旨在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关系,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对国有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国有企业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产权主体缺位以及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必要的股权约束机制和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的缺乏,形成了国有企业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而治理这一问题,必须依据成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8.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或企业产权所有者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或企业产权所有者监督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制度。实施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以下统称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对加强我区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财务监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区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工作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试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基本特征许相琼一、“产权清晰”,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社会资源优化的前提条件。产权是权力人对资产所拥有的全部权力。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以其他权能为组合的权力聚合。按产权的性质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展开了理论分析。论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认为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辟,总结出与其他转型国家相比的特点,即终极目标不同、改革方针不同、改革方式不同。论文提出从企业外部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企业内部重整公司治理结构和硬化预算约束,以此来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企业问相互持股现象越来越普遍,其产生根源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相互持股会导致资本虚增,造成公司内部分权制衡机制的失效,阻碍有效竞争,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制,对相互持股的数额和表决权两个方面进行约束,以减轻相互持股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内部建立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工作秩序,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确保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犯,必须有一套公司内部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对经营范围内的国有资产产权实施有效的管理。一般来说,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和产权管理两个方面。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是指各企业营运中。对各类资产的形成、占用和处置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整套规范。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方面的制度,是指公司作为国家授权主体,行使国有资产出资者职责,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及有关产权进行经营和实施管理的规范。此制度由国…  相似文献   

13.
怎样才能搞好大中型企业,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当前经济界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搞好大中型企业,提高其经济效益,核心在于建立全新的产权约束机制。 一、确立产权关系,促使政企真正分开 缺乏有效的产权约束,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长期形成的痼疾。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集所有者权力和行政权力于一身,政府各部门都可以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出现插手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4.
配合国有企业在规模和布局上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由资产经营管理转向资本管理,促进国有资本的重组流动和盘活,将国有资本集中配置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自然垄断行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增强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出资人(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财政从企业的微观财务活动中退出来,转有资产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加强国有资本金管理,建立国有资产产权代表制度,完善国家所有权治理结构,解决国有产权缺位的问题,同时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解放国有企业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广东财政》2001,(7):18-19
深圳市于1987年在全国最早成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为了强化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大胆借鉴国外经验和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于1994年建立了投资管理公司向国有全资和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以产权为纽带的财务总监制度,既不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符合《公司法》及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要求,又能有效地行使出资人权利,对国有资产进行监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经营安全增值的一项科学制度。  相似文献   

16.
郑万新 《会计师》2011,(8):35-36
<正>国有企业经营责任制是落实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对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和净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的一种资产管理方式。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目的是促进理顺企业产权关系,明确企业法人财产权和企业资产经营责任,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深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所得税筹划是合理地利  相似文献   

17.
一、明确产权关系   当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名为国家所有,实则产权关系模糊。这种产权制度,从宏观上看,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没有明确的代表人;从微观上看,国有资产的法人所有权没有进入企业,企业产权法人不明确。由于产权主体的虚置,自主权的残缺,加上政府缺乏约束和责任机制,干预明显,企业经营风险的无限制转嫁,使得银行无法树立经营和竞争意识,确立明确的经营目标,从而无法提高其经营效益,难以真正实现商业化。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银行和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在我国现实条…  相似文献   

18.
丛晶 《中国外资》2009,(14):181-181,18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产生了以产权改革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转制,即对国有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从而有效回避了国有企业体制上的弊端。但是,在国有企业转制的过程中,交易价格的确定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对国有资产评估结果不科学,就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讨论如何通过改进我国的资产评估理论体系、行业标准、操作规范以及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因素,从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之在国企转制过程中保值、增值,进而使我国的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部分企业长期亏损、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国家所有者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等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顽症。其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产权不够清晰、财产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未能理顺。为此,本文提出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而不断变革,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制突破出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再逐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把监督机制引入国有企业,则是对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是国有企业实行有效监督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是因为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自主经营,但在管理权限控制上,仍沿袭了过去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做法,权力高度集中,对企业领导层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国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出现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所有对经营缺乏制约机制引起经营权失控。财务总监委派制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所有产权监督缺位问题,有利于改变经营权失控现象。财务总监代表企业所有进行产权监督,制约企业经营手中的权力,规范国有企业会计和资产经营行为,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和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我国特定条件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探索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一种创新。笔作为一名委派财务总监,结合实际工作,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定位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