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基础上,探究了金融各业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走向高效、便捷、普惠道路的抓手。传统金融行业要充分融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突破现有发展模式的瓶颈,从而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新生事物,必然存在着操作风险、系统风险和法律风险,本文从监管体系、安全体系和法律体系方面思考如何解决互联网金融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2.
联保融资模式因为具有分散单个企业信用风险、借助其他企业信用资源绕开抵押物缺乏障碍、实现有效融资的特点,近几年被融资主体广泛采用。但该模式存在的最大缺点是其有效性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即联保融资模式的有效性存在以行业下行信号为标志的边界。本文通过对威海某钢贸城内经营商户采用联保模式融资、因行业景气程度下降引发集体违约的案例进行描述,揭示联保融资模式信用风险分散功能在突破有效边界时从有效变为无效的根本原因,提出引入第三方担保、确保担保机构业务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联保融资模式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对农户小额贷款多户联保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户联保模式向农户发放贷款.是成功的经验。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采取多户联保模式对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结合这两家银行多户联保模式.从联保小组的组建、运行到还款阶段.对多户联保内在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其精髓在于通过联保小组成员的“相互了解”,强化联保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监督、相互保证”.  相似文献   

4.
农户融资难题是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核心问题。基于连带责任、信息对称和相互监督为设计基础的农户联保贷款是当前农户融资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实际担保能力缺失、违约的羊群效应和违约成本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当前农户联保贷款规模下降、风险上升。本文通过logistic模型的农户联保贷款还款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联保小组的信息传导效果、地区信用状况等是影响联保贷款不良率的显著因素,并以此提出有效提高联保贷款信贷质量、优化联保贷款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贷款契约情况下,借款人风险态度等因素对合作水平(努力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联保贷款契约下参与者的努力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其努力水平显著高于个人责任契约下参与者的努力水平。说明联保贷款契约参与者存在较高的有条件合作行为;(2)在联保贷款契约下,风险喜好参与者的努力水平显著高于风险规避参与者。说明联保贷款契约对风险喜好参与者具有显著激励作用;(3)风险规避参与者的努力水平随实验期数增加而下降的速度比风险喜好参与者更快,风险规避参与者对联保贷款契约合作水平有较大危害。我们提出:小额贷款机构应当为风险喜好借款人提供联保贷款契约,并且避免风险规避的借款人与风险喜好的借款人组成联保贷款小组。对风险喜好借款人组成的联保贷款小组,联保贷款契约的期限可以较长。  相似文献   

6.
自本世纪初以来,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经验的农户联保贷款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对于缓解农民贷款难、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户联保贷款蓬勃发展背后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论文在我国农户联保贷款通行模式框架下,对制约农户联保贷款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防范及绩效改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由于经济规模小,与金融机构存在信息不对称,致使难以获得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制度通过连带责任在成员间形成风险识别和相互监督机制,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联保小组必须保持一定的规模,太大会导致“搭便车”和小组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太小易使成员之间形成共谋,二者都会使农户联保的作用丧失。因此农户联保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发展合作经济、民间金融等方式以适应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温州市企业融资广泛采用的互保、联保贷款严重受累,少数企业的债务风险传导到整个担保链条上,演化为区域性金融风险,企业投资、经营信心不足,严重影响温州市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温州乐清市的深度调研,提出遏制危机、重塑信用环境、突破现有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额联保贷款小组在当前农村越来越难以自发形成。本文通过对其典型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四点主要原因,包括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小组成员的同质倾向,贷款机构的过度风险控制以及联保小组组织的松散。最后,就其制度完善和实践运行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贷款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和农户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联结贷款供需双方,实现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双赢要靠金融创新。"协会+公司(农户或个体)+联保+银行"信贷模式(以下简称联保基金贷款模式)这种新的信贷产品,对缓解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贷款难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将银行、行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三方共同受益,这是一种信贷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姚双 《中国财政》2012,(20):64-65
随着创业人群的增多,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目前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已经突破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然而"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一直以来,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中小微企业在面临资金瓶颈时大多选择银行信贷的融资模式。然而由于其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差,难以适应银行贷款政策要  相似文献   

12.
贷款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和农户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联结贷款供需双方,实现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双赢要靠金融创新。"协会+公司(农户或个体)+联保+银行"信贷模式(以下简称联保基金贷款模式)这种新的信贷产品,对缓解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贷款难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将银行、行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三方共同受益,这是一种信贷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联保互保信贷模式起源于孟加拉乡村银行联保小组,从1997年被我国政府作为扶贫项目开始试点推广以来,在满足弱势群体需求、增进社会福利、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0年以前,我国联保互保贷款主要应用在免息或低息贷款的农村扶贫项目,信贷资金的提供方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联保互保贷款被广泛运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中,以解决中小企业资质不高、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参与机构逐步扩展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与此同时,联保互保固有的一些缺陷与风险也逐渐暴露,特别是近期上海、青岛钢贸联保企业集体违约事件的爆发,让金融机构重新审视联保互保对企业还款的约束作用。为了深入了解联保互保模式的利弊,防范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本文以吉安市联保互保贷款的特点入手,分析联保互保贷款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为今后商业银行科学、理性地开展此项业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印度格莱珉模式的研究,总结我国互保联保业务实践中对格莱珉模式的运用和借鉴经验,使用仿真实验的方法,通过Netlogo计算实验仿真平台,构建了一个以互保联保借贷行为为主的金融仿真实验模型,通过几组对比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互保联保业务所面临的潜在风险,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可以极大降低信用违约风险的结论.在不能有效保证担保人对其担保组内的成员提供及时、足额担保的情况下,适当收取保证金将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在相同的条件下,每增加5%的保证金,银行面临的不良贷款风险将下降14.58%左右.  相似文献   

15.
宋延边 《金融博览》2004,(11):59-59
20 0 0年以来 ,各地农信社积极推进农户联保贷款 ,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信用社放款难问题。但由于农信社信贷管理和农户信用差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户联保贷款出现了较大的隐性风险。一、存在“一户多保”、“多贷一用”或“同户联保”取得农户贷款现象 ,形成欺骗性贷款风险。当授信额度满足不了部分种养大户和多种经营大户的资金需求时 ,他们便以个人或配偶、子女的名义同时参加一个或多个联保小组借款 ,或者动员其乡邻、族人、员工分头组成联保小组借款 ,供其一户使用 ,一旦该户经营出现问题 ,便给贷款带来风险。部分农户为获取联保…  相似文献   

16.
农户联保贷款是指由社区居民组成联保小组,贷款人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实行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是为解决农户贷款难、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地"担保圈"风险不断暴露的大背景下,联保等外部增信措施正逐步被金融机构所抛弃,外部增信机制面临失灵危机。本文以联保模式为例进行分析,认为宏观经济下行打破原有风险均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是导致外部增信机制失灵的深层次原因,但外部增信的存在具有必要性,为实现其常态化运转,需要政府适度灵活地介入、加强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优先支持小微金融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静 《金融与市场》2015,(12):58-61
微型金融有助于推动金融包容性增长,其软信息优势是其市场竞争力所在。微型金融机构通过与熟悉客情的"中间人"合作,包括本地社区成员、信息监督小组、转贷人、指定小组、同侪和代理人的方式,加强其对借款人软信息的搜集和研究,将有助于降低微型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提高其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石光乾 《金融与经济》2023,(9):17-25+37
随着ICO、大数据征信、量子计算、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场景广泛应用,其所蕴含的技术应用风险加速助推金融监管数智化转型。然而,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如何突破数字金融瓶颈、如何匹配技术金融场景应用、如何实现向数据决策型监管转变、如何应对“三流”集中演变风险等诸多新难题和新挑战。为防控新技术应用、新业务模式、新产品服务衍生的数字金融业态供给风险,应考察数字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现状,明晰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机理,革新“数智化”监管理念和范式,并结合业务转型的本质和具体要求,系统构建前瞻性、专业性和穿透性的数智化监管规则及其治理体系,以提升金融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开发贷款品种。一是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按照"多户联保、余额控制、周转使用、按季结息、分期还款"的原则,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签订联保贷款协议,明确信用社、联保小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信用社根据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状况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