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贾利军 《时代金融》2009,(6X):35-37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间相互依赖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彼此相邻的城市必须作为一个群体,参与国际产业的集聚与分工才更具有竞争力。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在未来进行经济整合、经济重构成为其必然趋势。然而地区经济整合通过影响商品、投资和知识流动,影响了各地经济的长期增长率。因此,进行经济整合产生的增长效应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16城市通过经济整合产生的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78年—2004年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背景为分析依据,利用因子分析所给出的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市场化指数,通过相关定量分析证明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市场化具有金融深化效应、储蓄效应和投资效应并有效提高了金融发展质量以及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金融一体化对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碳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存量这两条中介路径影响碳减排。交互效应检验表明,城市基建水平会削弱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可通过削弱金融资本流动壁垒、加强金融合作等一体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间相互依赖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彼此相邻的城市必须作为一个群体,参与国际产业的集聚与分工才更具有竞争力。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在未来进行经济整合、经济重构成为其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科学的论证了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整合具备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根据SWOT矩阵,提出了目前适合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整合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进程中,城市群是必然发展趋势,承担着带动区域发展和国民经济提升的重要职能,这一职能的实现与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通过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其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进行协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其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发展正在突破"行政单元"约束而走向一体化协调,也由此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协同.现有文献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之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多有论及,但很少系统梳理两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更缺乏城市群视角下的异质性诊断.本文基于2012-2018年国内典型城市群1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诊断,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之于区域经济联系及其一体化程度的具体影响效应和异质性特征做了全面梳理,研究发现:(1)简单做整体观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似乎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显著负向影响;(2)进行样本分组后,该种负向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只体现于中西部地区、区域性城市群及经济联系相对松散城市群,而在东部地区、国家级城市群和强紧密联系城市群存在相反效应;(3)进一步做门槛诊断,该种负向影响仅存在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超越一定阀值后,在此之前反而会正向强化区域经济联系.由此,推动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与区域经济动态协同的关键在于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区间,同时也应当基于不同城市群的地域特征和行政约束,打造差异化的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框架和债务风险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能源一体化问题与国际经验借鉴 京津冀地区地处中国环渤海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在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自此,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被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金融一体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金融一体化通过增加金融资源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以及经济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本文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2-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计算金融一体化指数,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一体化和区域绿色技术创新都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金融一体化水平能够激励本地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也产生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中介机制检验则表明,金融服务效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增强了金融一体化的激励效应与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3—2019 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且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表现,在经济发达城市表现更为突出。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市场需求、人口质量和创新活力的中介效应依次提高;数字经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应提升数字经济水平、优化城市资源配给、促进空间协调发展以达到数字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行业协会商会是市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自愿组成,实行行业自律、监督、管理和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服务企业发展需要、矛盾缓冲机制需要、推动市场融合需要、加强政企沟通需要、维护市场秩序需要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长三角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水平目前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作用发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行持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利用湖南省武陵山片区2001-2018年37个县(市、区)的数据,在剖析市场潜能与经济增长溢出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面板和空间计量模型估计其作用效应.研究发现:片区整体市场潜能强度不断提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片区内部作用强度不一;市场潜能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关联-集聚-溢出"空间效应过程,经由价格提升、要素流动等形成集聚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增长,但市场分割、邻近竞争的存在明显抑制了周围地区空间溢出;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大致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其有效溢出范围为80 km内,并在影响范围、方向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自然禀赋最好、城镇体系最完备的城市群。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落地和实施,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客户资源、重大项目和广阔的市场,商业银行如何积极融入并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以来的进程,并研究了长三角一体化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金融服务能级的提升、区域特色金融业务的供给和金融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义基础设施和经济规模都促进了金融集聚的形成;空间相关性(依赖性)存在于长三角金融集聚中,然而该相关性不是由基础设施和经济规模引起的,而是由诸如政府行为、法律制度和人文地理等随机因素决定的,且表现出负外部溢出效应,即索取型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要让长三角承担起超出区域经济以外的新使命。理解长三角面临的新使命,探讨长三角未来践行新使命的路径,对于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其中,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战略的实施,实现各方共赢、协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长三角面临三个新使命:完成从索洛增长到罗默增长的转型;实现从出口导向向贸易自由化的转型;把长三角从中国的一个增长极提升为世界的一个增长极。践行这三大新的历史使命,长三角需要做到:迈向实际的而非名义的一体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向贸易自由化;从出口加工走向产业链建设。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将是长三角城市区域今后发展的主要特征。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鉴城市引力模型,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例,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结构属性和网络微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网具备了中等网络规模,但内部各城市间联系不均衡性特征明显,多中心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价格调控一直以来都是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创新资源协同视角,利用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从城市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两方面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利用偏微分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新资源协同、空间关联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以及考察房地产行业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考虑城市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时,创新资源协同均会显著促进本城市房价上涨,空间效应以直接效应为主,而对邻近城市房价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考虑空间关联作用时,创新资源协同空间关联在两类城市特征下均会显著促进本城市房价上涨,对邻近城市房价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在考虑城市地理特征时成立,城市经济特征并不能增强创新资源协同空间关联的空间溢出效应;房地产行业动态性在创新资源协同、空间关联与城市房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区域市场一体化和进口贸易的关系值得探讨。研究发现,长三角市场一体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进口。异质性分析表明,长三角市场一体化能够提高中间品进口并抑制消费品进口,对私有企业、小规模企业有显著的进口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18.
张跃 《财政研究》2020,(4):83-98
地方保护、竞争多于合作等诸多问题导致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如何通过政府合作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作为政府合作的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建立实证模型考察政府合作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进行深入探讨。实证发现:政府合作有利于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长三角扩容后的样本同样支持这一结论。机制检验表明,政府合作可以通过增强经济联系、扩大市场潜能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间接提升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其从城市群的政府合作中获得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越大;距离核心城市越近,周边城市在城市群政府合作中,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越大。  相似文献   

19.
王博  赵森杨  罗荣华  彭龙 《金融研究》2022,506(8):18-37
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27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的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该结论不随模型设定、代理变量、估计方法更改而发生变化。(2)从时间维度上看,基础设施的服务期限较长,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对邻近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间累加,即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省际间存在市场分割,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省内强于省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发达区域。(4)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具有正外部性,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提升区域内互联性,促进了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应同时考量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差异;此外,制定地方债务相关政策时应在稳增长(同时考虑本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和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以中国国家级城市群为对象,考察经济集聚是否会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产生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城市的税收竞争反应系数显著小于非城市群城市,经济集聚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城市群产生的经济集聚效应为企业提供了"集聚租金",从而对区域内的企业形成了"锁定"效应,使城市群城市无需通过实施过度的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减轻宏观税负以吸引资本流入,因而可以降低其参与税收竞争的力度.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成立城市群内部跨行政区域的税收管理和协调组织等措施,深化并创新城市群的税收合作与协调,提升城市群的集聚优势,以高效务实的合作改变地方政府对税收竞争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