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张帆 《会计师》2015,(7):35-36
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制定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会计难题。本文基于"獐子岛事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在分析国内外相关会计准则的"大同"和"小异"的基础上,对我国消耗性生物资产相关准则的完善提出了探讨。笔者认为,应该根据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自身特性选择会计计量属性,并且要进一步充实和细化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
文丽娟 《会计师》2011,(9):20-21
<正>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为确保生物资产不断保值、增值,必须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正确地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一、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特征与分类《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准则规定,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劳动对象,是为出售而持有或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会财会》2006,(7):62-6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第三条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我国2006年2月15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该准则规定,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体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种。其中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具  相似文献   

5.
正一、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制度分析(一)我国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除存货、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为担保的余值、22号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不适用于第8号准则外,其他长期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商誉等)采用账面价值与未来可收回金额孰高确定减值损  相似文献   

6.
郭庆  胡娟 《税收征纳》2006,(9):33-34
一、新旧会计准则存货的比较 1.在准则的适用范围上.旧准则排除了四项不适用存货准则的内容:(1)因建造合同而形成的在建工程;(2)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和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3)牲畜等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4)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新准则只排除了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在建工程两项内容。新准则适用范围更广。《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明确表示收获的农产品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新存货准则规范的存货范围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颁布后,如何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进行选择,在准则中规定企业要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计量。文章就公允价值的概念、目前采用公允价值的障碍和现实选择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CIA考讯     
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推行。其中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损失作了如下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并规定除存货的减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等八项减值适用与其相关的会计准则外,其余资产的减值都得按此规定执行。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有失妥当。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林木类资产是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耗性林木资产是林木类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计量进行探讨对制定林木类会计核算办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林木资产市场逐步扩大和完善,人们迫切要求对林木资产价值量进行准确核算.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作为依据,结合林木资产的特殊性,对林木资产部分会计业务的核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篇文章就生物资产在新旧准则下如何核算进行对比,以某生物研究所为例,分析生物资产的初始价值的确认,生物资产的饲养过程中价值增加的核算、生物资产的领用核算及后续计量,利用具体事例来阐述生物资产的核算过程。为有生物资产的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与IAS41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我国生物资产准则的完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相比,在规范范围,生物资产确认、计量和披露诸方面实现了“大同”,但也存有“小异”;“大同”是我国实现会计国际趋同的客观要求,“小异”则是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和会计改革进程的必然。从长远看,生物资产的计量应逐步由以历史成本为主转为以公允价值为主,实现计量属性选择优先序与IAS41的一致,同时,应在未来修订的生物资产准则和应用指南中充实、细化其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与国际的生物资产准则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的选择不同,目前我国已具备渔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结合渔业生物资产的生物特性,明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渔业生物资产中的初始与后续计量方法,提出完善渔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保障措施,对渔业生物资产价值进行合理计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该准则意在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我们知道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与植物,达是它区别于企业固定资产与存货的一大特征,关于对它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利润及相应的税务处理事项.因此这些都还有待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业活动的特殊性,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的选择一直是农业会计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国际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计量,而我国会计准则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模式。本文通过对两种计量属性的比较,结合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的特点,提出公允价值是生产性生物资产计量的最优选择,最后举例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具体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一、生物资产的分类准则根据生物资产持有目的不同,将其分为消耗性、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1.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后就直接转变为存货。2.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这类生物资产属于有生命的劳动手段,类似企业的固定资产,可长期、反复使用,可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3.公益性生物资产,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下称新准则)。本文主要针对执行该准则的要点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一、《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及特点1.新准则适用于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特别规定的减值处理,主要是指存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可以转回,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由于按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的情况。2.与现行制度相比,新准则最大的特点就是除特殊资产项目(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等)外,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原会计制度和国…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作出了重大的会计改革决策,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环境的实际应用,在新准则中新设生物资产准则,是会计上的一大创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详细指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生物资产的定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收获和处置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颖  金春 《黑龙江金融》2009,(10):76-77
国际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的计量采用的是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我国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的计量采用的是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模式,这是由生物资产的特点和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生物资产是畜牧养殖企业所特有的资产类型,因此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采用独特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虽然国际会计准则中包含了很多关于生物资产的会计条例,但并不契合我国畜牧养殖企业的发展现状,作用有限.基于此,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生物资产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希望能帮助畜牧养殖企业有效进行生物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保障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准确清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