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以2006-2014年间中国大陆30个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增量资本产出率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用扣除科教文卫的地方财政支出/地方GDP和地方土地出让金/地方GDP来衡量政府干预,构建了以增量资本产出率为被解释变量,以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相关控制变量为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政府干预确实阻碍了资源配置效率,而外商直接投资额改善了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间存在抵消效应,政府推动下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被扭曲,根据实证结果最后提出应该简政放权,消除不适当的直接干预,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放松对金融资源的控制,控制内外资之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国际学术界关于金融深化能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已达成共识,但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金融深化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存在分歧。本文提出地区非国有企业负债占比以及地区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差额这两个新指标,以衡量地区金融深化程度。利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地区金融深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不同,金融深化同时促进了地区第二、第三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发现,经济周期会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第二产业在经济低迷期存在投资过度的现象,而第三产业在经济繁荣期投资相对不足;实际利率的提高有利于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从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34个大中城市为样本,研究了地方官员晋升压力、金融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我们发现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对其辖区内主要城市房价的增长有正向作用,金融市场化程度与房价增长呈倒U型关系。另外,在政府资源控制力强的城市中,晋升压力对房价增长的促进作用和金融市场化对房价增长的抑制作用都更加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地方官员以GDP增长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导致地方政府有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激励,地方政府对于经济资源的控制为这种干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全国29个省份1995~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就银行业发展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分地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影响是结构性的,以财政支出衡量的财政政策和以第三产业增加值来衡量的政府产业政策对银行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国有经济投资衡量的政府投资政策、以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衡量的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职能和以城镇登记失业率衡量的政府缓解失业率的经济职能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以城镇农村人均收入衡量的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经济职能对银行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通过聚集和配置资金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支持,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正因为如此,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强烈激励作用下,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地方利益和短期利益,产生了强烈的干预金融资源的欲望.这种干预行为在近年来又以特殊的隐性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金融现象,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助推了信贷和投资的过快增长,也对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不小的困扰.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健康.本文就地方政府对金融的隐形干预行为及动因进行了探讨,并对由此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市1994年-201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投资效率最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增加的拉动作用最强,西部次之,这说明我国中西部仍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甘肃省LT县为例,选取其2006年至2013年间32个季度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经济增长相关数据并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在金融总资产、贷款总额增加的初期比较显著,但随后逐渐减弱。基于此,本文提出欠发达地区县域政府要重视金融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西部金融发展的现状,运用西部各省市年度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协整估计方法,考察了西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衡量西部金融发展水平的国内贷款与国家预算资金的比值指标和居民储蓄存款与GDP的比值指标与西部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而金融机构贷款与GDP的比值指标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因此,可以得出,西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国内贷款对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替代和居民储蓄存款的转化的两个途径来实现的,而贷款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促进西部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银行部门将金融资源分配给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部门,这样使得国内银行部门就在配置资源中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债务限额管理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与绩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2015年起中央政府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受限。本文利用2005—2018年的287个地级市层面的相关面板数据,在结合超效率DEA测算方法测算同一时期的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回归的方法检验债务限额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多个维度来探究其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债务限额管理总体可以通过提升地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其中对东部地级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财政压力较大的地级市能更好地减轻偿债压力,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并推动经济增长,对财政压力较小的地级市则作用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了地方政府举债影响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两者呈正向相关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模型,采用2010-2015年全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工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土地的绝对垄断来经营城市,利用土地抵押融资来大规模举债,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吸引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2)地方政府举债对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投向了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邻近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很难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2005—2017年宏微观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且在不同产权下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一方面加剧了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导致其投资不足,另一方面加剧了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其投资过度。研究还发现,金融分权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金融隐性分权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两类企业投资效率的负效应,金融显性集权削弱了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国有企业投资不足的负效应,但对国有企业投资过度负效应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地方政府债务影响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路径。应优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结构,完善金融分权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投融资环境,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进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我国各省1991-2008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以投资效果系数作为测度资本配置效率的指标,通过对金融发展等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我国自1991年至2008年期间,资本配置效率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状态,除资本配置效率与银行贷存比和进出口总额成正比之外,其他因素如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资本配置效率均主要起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投入总量,更取决于金融效率的进步,对新疆地区而言,因其相对有限的金融资源总量,故提高金融效率的意义更为重要.本文利用1981年-2012年的数据,根据新疆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银行为主要金融中介,选用地区银行的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与资本的配置效率数据,实证新疆地区银行的金融效率,并进而研究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是在地方财政压力、官员晋升压力背景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承担了更多政府功能,使其投资效率低下。金融生态环境决定了平台企业的外部融资条件,势必影响其投资效率,然而鲜有文献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11-2015年省级城投债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金融生态环境所具有的缓解融资约束,降低政府干预两方面构建分析框架,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及其维度对平台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越好,该地区实体经济基础越发达、金融发展与政府治理水平越高、法律制度环境越好,平台企业融资成本越低,这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造成的投资不足现象;政府治理能够抑制平台企业过度投资;法律制度环境能够抑制平台企业过度投资,法律制度环境与政府治理对提高平台企业投资效率存在替代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平台企业经营市场化改革,防范与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提高其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新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保险促进投资的机制作用,包括保险如何对储蓄—投资转化比例产生影响,如何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等两个方面。同时,运用2001年~2010年我国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对投资和GDP的影响,结果显示,保险投资不论长期还是短期都会对经济和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金融产业的发展由规模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来衡量,而结构又有内外之分,本文从外部结构变化的角度来描述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从统计实践出发,依据中国改革开放后从1991年到2009年的相关经济数据,研究金融资产外部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目的在于弄清金融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的结论是中国的金融发展对GDP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构建金融体系效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衡量了长三角经济区的金融体系效率,并通过建立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分别分析了地方政府干预对金融体系动员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下我国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日渐突出,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支持作用,厘清金融自由化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调节关系,有利于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互融互促。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采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探究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自由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趋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以金融自由化为门限的双门限效应,即两者存在非均衡性关系。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受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负向调节。当市场化改革处于初步阶段时,金融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随着金融自由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市场化改革漏洞凸显,致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非均衡性抑制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本文分别探究了金融发展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不同金融自由化程度上,金融发展各方面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国情分别从金融自身发展及其自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自身积累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把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作为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对三大地区人均GDP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在我国同样成立;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均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仅停留在增加资本积累上,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不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相似文献   

20.
彭化非 《西安金融》2004,(10):23-26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天水市为例,选取金融发展的深度指标和资源配置相关指标,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并建立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在格兰杰检验意义上金融发展确实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数量上的扩张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重点放在如何提高金融深化程度和资金使用效益上,从而发挥金融体系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