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利用2001年~2009年数据,研究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的情况,并得到研究成果,一是以保险密度为标准,2003年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呈现σ收敛、β收敛以及跨越式增长态势;二是以保险深度为标准,2003年之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基本呈现σ发散态势;三是以保险密度为衡量标准的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具有空间收敛的性质,而以保险深度为指标则不存在空间相关;四是人身保险对保险业区域差距的贡献度更大,其变动特点决定了保险业整体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特点;五是以保险密度指标衡量,对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贡献最大是三大地区间的差距,但有下降趋势,以保险深度指标衡量,则三大地区间差距是最小的差距来源,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贡献度提高得极为迅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日趋明显。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的税收政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税收政策因素包括:税制存在缺陷、税收优惠政策逆向调节、税收返还制度设计不合理等。为发挥好税收政策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调节作用,当前应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返还制度。  相似文献   

3.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呈现新的态势,这对今后完善我国区域政策提出了新要求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总体呈现缩小态势(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地位上升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先扩大而后缩小的态势,2005年以来差距缩小态势尤为明显。四大地带经济总量占全国(为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各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形成一定的梯度差异。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定量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差异,并运用动态因子模型的状态空间形式以及卡尔曼滤波原理,将我国泰尔指数序列分解成共同因子及区域特质因子序列。同时,选取了五个指标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区域特质因子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各区域特质因子影响因素的动态系数序列。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财政支出是政府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近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敛散性以及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也没有条件收敛,三大地区中只有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地方财政支出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效果,突出表现在中部地区;地方科教文卫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的提升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而地方行政管理费用的扩张则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6.
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显著,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中国如何走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实际政策决策的难题。本文从寻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入手,浅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趋势及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行政策,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成长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长期存在着较大差距,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则是西部开发和东北崛起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从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发展现状入手,认清其中的差距,并从金融发展理论视角、金融地理学视角、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我国目前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农村建设还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等问题.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问题,是农民收入两大问题的聚焦点.学术界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民收入区域差距问题,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差距是我国发展的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将促进区域差距的改变.本文主要用单一指标和系统指标法考察全国31个省市区在2006~2010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差距,通过聚类分析法找到欠发达地区的集合,并进一步分析欠发达地区与我国发展水平产生的差异的主要方面,为下一步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实践的产物,更是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色彩.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深刻分析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的方针原则;第三,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模型,考察了1985~2006年间我国的区域资本流动性,发现我国的区域资本流动性是不断增强的。然后,从区域资本流动的方向、区域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两个方面考察了区域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资本流动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地区性经济增幅差距缩小。然而,由于区域经济与金融结构中存在着障碍性因素,造成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本文将从金融结构的角度出发,选取金融相关比率为指标,利用协整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ECM模型等方法重点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后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是区域经济发展推动金融结构变革,三大区域的金融增长主要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市场化发展而不是源于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地区差距显著缩小,到2007年地区差距基本处于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同欧盟成员国相比,我国的地区差距仍然偏高。本文认为,各省的资源承载力和发展潜力不同,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地区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当前要做的是,确定合理的地区差距水平。我国各个省区情况千差万别,当外部冲击产生时,各省面临不同的“失业-通货膨胀压力”组合,对宏观 经济调控政策的需求各不相同,但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域策是统一的,这种差异化需求和统一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表的不协调,拉大了地区差距。本文认为,各省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差异化需求,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整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区域经济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二是发挥各区域优势,构建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促进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强调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各区域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生产形成自已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而且强调区域间建立适度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促进区域间、中央与地方间利益关系的协调,有效地缩小区域差距,缓解区际矛盾,从而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相当突出。从区域经济差距来看,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比较大:省内县域经济差距讨大:城乡发展存在质的差别。从区际经济关系来看,主要表现在:发达地区恶性竞争激烈,在招商引资方面尤为突出;欠发达地区市场封锁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势力依然存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导致的恶性竞争相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05~2014年我国最近10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相关性,以及我国不同区域房价上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导致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然而房价上涨对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及周边地区表现为扩大效应,中部地区影响为负。文章又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省际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最后,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与全国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西部地区^①经济金融发展较快,特别是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很突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1~2015年度面板数据,把金融发展细分为金融规模扩大和金融效率提高,分区域检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经济和金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各省市城乡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随着金融发展,城乡经济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也有扩大趋势,且金融发展对该差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考虑政府参与后,发现政府参与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据此,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现实需要,制定差异化的金融发展措施;协调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且财政支出应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积累,引导资金进入农村地区,促进城乡经济金融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张建平  葛扬 《财政研究》2021,(8):31-46,76
织密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是破解新时代社会矛盾的主要抓手,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时间维度和区域差异探究土地融资、房价和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三者之间互动机制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理.采用系统聚类算法,按照产业协调发展程度将我国省级行政辖区划分成两类.结果 表明:(1)土地融资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2)由土地融资引起的城市房价上涨、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扩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土地融资、房价与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在不同区域不尽相同.因此,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实现城乡融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城市金融论坛》2003,8(3):32-38
大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特征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各区域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国有商业银行在不同区域的发展也面临不同的形势和任务。本文通过客观地分析各经济区域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差距的因素,以及金融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对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基点、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燕玉 《中国外资》2013,(1):35-36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上,造成这些差距和不均衡的现象在区域划分上主要体现在: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等。本文从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谈起,对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就如何有效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