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技术独特的海量数据收集与分析功能,使得其在小微信贷领域具有天然优势,能够有效克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支出高、风险防范难"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纷纷在小微信贷领域强化大数据应用,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与服务能力.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信贷领域的应用现状、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金融机构开展大数据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面对小微企业的日益壮大,开展小微信贷业务已经成为商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必然途径。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其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信贷过程中不得不切实做好信贷的风险管理。本文从小微企业及其信贷特征入手对我国目前小微信贷进行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业务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风险问题及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融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等均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配套政策频出。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普惠金融,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信贷投放力度逐年加大,明显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探索形成了IPC、信贷工厂和大数据等小微信贷模式,小微金融服务逐渐呈现出线上化趋势,优质小微企业客户群已经成为银行进军的“蓝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小微企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小微信贷的力度,然而对小微信贷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管控成了商业银行推进业务的障碍。因此,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进行科学、高效的识别与管控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所存在的“三元悖论”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收益和成本的不匹配问题使得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面临约束和瓶颈。而引入金融科技和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后,新型供应链金融业务则能够有效支持产业链上小微企业的发展。由此本文提供了两种商业银行可以开展的新型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一是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赋能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二是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赋能的存货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6.
本书主要就推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进行研究和探索。作者在介绍中国小微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小微企业信贷的难点和成因,就小微企业信贷的商业模式、市场营销、信贷流程设计、风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以及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小微企业信贷的发展趋势和融资多元化进行探讨。针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不同类型的银行将采取差异化的小微信贷发展战  相似文献   

7.
彭涛 《时代金融》2013,(15):232-233
电子商务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而电子商务本身所具有的公开、透明、数据可记载的特点,使电商平台沉淀了海量的数据,为了解企业的经营和信用情况创造了条件。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为利用这些数据开展针对电商企业的小微信贷,破解小微信贷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微贷款面临的困难,然后分析了电商平台上的大数据给小微信贷带来的变化,最后就银行与电商平台在网络小微信贷业务上的竞合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小微信贷产品服务相比,“小微贷升级版”通过信贷技术、科技手段、管理模式、产品组合与开发方式的全面升级,实现了邮储银行小微服务的全面提升。 一段时间以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多次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力度。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被业界称为国家层面引导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再度发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出我国小微信贷技术的发展路径:交易型贷款—关系型贷款(担保)—信用贷款,其次,借助Logistic模型探析银行开展个人信用货币化的影响因素,接着,建立借贷双方博弈行动分析框架,剖析不同情境下小微个体难以获得银行信任的原因.研究发现:借贷双方陷入"囚徒困境"是小微个体难以获得银行信任的根本原因;小微个体信用贷款①可得性与征信记录状况、邻里评价、拥有保险数量、文化程度正相关,与其他负债负相关;结合引入担保约束、信誉约束和司法约束,银行开展了三次小微技术创新,促成借贷双方基于重复博弈预期建立起长期信任关系,进而奠定了信用贷款的基础.最后,本文讨论了科技、央行政策等对小微技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为案例,研究中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发展状况,探索中小微信贷专营机构实际发挥的作用,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从创新和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推进中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健康发展,更有效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家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随着国有大型银行在小微信贷市场占比大幅提升,带来了业界对国有大行“掐尖”优质小微客户,抢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市场蛋糕的质疑,和运动式、行政化干预小微信贷市场是否违背市场规律的争议。作者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国有大行做小微“抢夺”其他银行存量业务实际并不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小型微型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小微机构")发展迅速,业务的不断发展促使小微机构对央行金融服务的求也愈发强烈。在扶持小微企业的宏观政策和履职的背景下,央行也积极主动地为小微机构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以下简称"重庆营管部")在深入调研小微机构业务求的基础上,主动构建安全可靠的小微机构接入平台(以下简称"接入平台"),积极为重庆市小微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管理支撑。  相似文献   

13.
湖北小微企业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而且在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它们却面临着融资缺口巨大、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和间接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导致产生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的有企业内部、融资机构、宏观政策和融资渠道四个方面的原因。因此,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出应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探索直接融资渠道、规范民间信贷和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探讨政策考核压力下大银行小微信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本文从金融科技赋能的新视角出发,分析了大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经营目标与政策目标由矛盾冲突转为缓和相容的内在机理,并对金融科技的作用效果以及小微信贷业务快速增长的宏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考虑金融科技作用前后,最优小微信贷规模偏差由负转正,说明在金融科技赋能下,大银行最优经营目标与政策目标之间由冲突变为相容。对金融科技作用机理的检验表明,创造效应、普惠效应、成本效应和风控效应均为重要的作用机制。从地区小微信贷增长的宏观作用来看,政策驱动带来的小微信贷规模增速加快,不仅有助于金融回归本源,而且扩大了金融服务边界,从而优化了地方金融资源配置。本文揭示出金融科技赋能大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的机理和效果,为解释信贷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贷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但是商业银行并不喜欢小额贷款业务。随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挥在那的重视,商业银行对小微信待业务也越来越重视。同时合适的小微信贷技术也得到了大展拳脚的良机。本文通过IPC微贷技术在小微信贷中的应用分析,分析IPC技术在应用取得的利弊。  相似文献   

16.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重要意义,积极发展小微信贷业务,同时应采取有效风险防控措施,保障信贷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局.“融资难”有其外部原因,同时也有内部原因即小微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要完善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省级财政每年应资助对小微企业主的培训;省财政厅要对小微企业会计队伍进行培训与管理;健全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小微企业财务指标的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等进行规范;培育小额信贷市场,改革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提高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简化银行审批程序.  相似文献   

18.
理论分析表明,信息共享程度越低,银行征信成本和小微企业违约概率越高,信贷可获得性越低。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促进信息共享,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弱化信贷配给,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目前,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面临的信息制约包括信用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信用信息采集共享难度大、信息记录失真和不完整、银行重担保轻信用等多个方面,要通过提升小微企业主的信用意识、创新小微企业征信服务产品、强化征信信息跨部门跨领域共享、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等措施促进缓解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9.
刘晓曙 《银行家》2023,(8):60-62
在我国经济面临内部结构性问题及外部不确定性压力下,小微企业作为稳经济、稳就业的主力军,其稳健发展对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中小银行遵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指引,不断加大小微金融信贷投放力度,但小微金融业务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中小银行仍须持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风险的防控难度以及实施操作的复杂性使得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持谨慎态度。MS银行通过对商圈和产业链的优选进行群组授信,有效降低了小微信贷产品的风险和操作复杂程度。这为其他商业银行转型进入小微企业信贷市场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也为小微企业顺利获得银行授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