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界对危机在中美两国不同的演进逻辑进行了剖析,现在已基本形成共识,即美国是遵循次贷危机-资本市场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第二轮资本市场危机……的顺序发展,而中国是由来自信贷市场的过度萎缩导致实体经济的大幅波动,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引致出口的巨量收缩进而使实体经济深度下滑并客观上加剧资本市场的下跌.  相似文献   

2.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相比,虽然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触发点等不同,但危机的产生都与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政策失当及经济金融体系失衡等有关。两次危机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相比较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在面临本次次贷危机时,具有较有利的内部环境,面临更严峻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次贷危机在金融市场的全面爆发最终传染到美国的实体经济,并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国外银行业受次贷危机肆虐时,中国银行业已经和即将受到的影响又有几何?本文试从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与形成机理剖析人手,通过分析探讨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与启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SARS不是一场经济危机,但它对我国经济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SARS对不同个体、企业、行业、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对消费、投资、净出口等各方面的冲击,得到应将调整个人生活模式与企业经营方式相结合;将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将开展政府扶助与生产自救工作相结合;将促进对外开放与对内开发相结合;将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以应对SARS危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戴慧  陈国权 《海南金融》2012,(12):12-15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与始于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的一个共同点是两次危机均从资产泡沫破灭、实体经济局部下滑开始,但美国在应对两次危机中表现出很多不同的特点本文从金融机构救助政策、存款保险和债务担保政策、金融监管等角度出发,对应对两次危机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总结,并提出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选取中国经济和英国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量模型,对危机中风险的传导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比较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和英国的影响效应,最后得出结论,由于中英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表现为溢出效应,而对英国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季风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09,(1):32-34
200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云谲波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骇入听闻的暴跌阶段。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化成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投资理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年初大家还对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忿忿不平;年底,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各种理财产品交出亏损过半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爆发的金融危机均给相关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伤害。一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就是一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外因之一。1840年后,外部因素的作用使得近代中国爆发了13次外源性的金融危机,其中有9次是国际金融危机经由国际收支渠道和特定的机制向国内传染而酿成的。把握中国近代国际传导性金融危机生成的机制及其危害,有利于今人防范和化解国外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构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虽然现在次级贷款危机影响已渐渐消失,但这场危机值得我国金融市场在发展中进行深思,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加以防范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伊晓伟 《云南金融》2011,(3X):52-53
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虽然现在次级贷款危机影响已渐渐消失,但这场危机值得我国金融市场在发展中进行深思,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加以防范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姜超 《证券导刊》2014,(22):92-95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6年下半年初露端倪,2007年彻底爆发,2008年全面蔓延到整个美国经济,并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这场次贷危机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经济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相信投资者对此应该还记忆犹新。那么,是什么因素引爆了这场危机,而次贷市场的危机又是如何扩散到实体经济的呢?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一年过去了,危机影响还在持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延续。归纳一年来人们所关注的经济问题,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点,一个是全球经济何时才能复苏,怎样实现复苏,一个是反思这场危机的发生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其中实现怎样的监管无疑是重要的反思内容之一。美国监管出了大问题?那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金融监管模式体现出什么特点,什么漏洞导致了危机。2009年6月17日,美国政府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对我国来讲,监管的前车之鉴有哪些?应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13.
张兴瑞 《中国外资》2010,(24):33-34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世界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从而给全球产业体系带来重大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商投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作用机制影响全球产业体系。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体系将逐步完成革命性的重构,最显著特点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球虚拟经济将很可能结束快速增长转为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危机的影响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视。对于正处于经济繁盛期的我国来说,这一场危机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应从中找出有益于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仅对于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一个冲击,其引发的蝴蝶效应波及到了整个美国实体经济,从而传导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中国。本文从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为切入点,重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历程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对于中国通货膨胀、外贸企业的运营模式及证券市场的资产流动分析,提出应对次贷危机的基本对策以及在后次贷危机时代如何使中国经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胡海峰 《云南金融》2011,(6X):55-55
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仅对于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一个冲击,其引发的蝴蝶效应波及到了整个美国实体经济,从而传导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中国。本文从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为切入点,重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历程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对于中国通货膨胀、外贸企业的运营模式及证券市场的资产流动分析,提出应对次贷危机的基本对策以及在后次贷危机时代如何使中国经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创造社会财富、保障和改軎民生的物质基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对过快发展虚拟经济进行了反思,重新对实体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金融恐慌的类型、成因与警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华 《海南金融》2009,(8):4-6,22
1840年后,中国金融业创新和发展的步伐加快,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加大,金融风潮不断爆发,其中尤以银行业危机和外源性金融恐慌为甚。频繁爆发的金融风潮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冲击或伤害。本文对中国近代的金融恐慌进行了分类,总结了金融恐慌的主要成因,将有助于人们以史为鉴,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传染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国际金融危机传染路径分为实体经济传染和金融市场传染两大路径。首先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这两大路径中的贸易传染、FDI渠道传染、金融市场跨国传染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对中国实体经济传染等传染机制,其次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传染路径。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实体经济传染路径中的贸易渠道及金融市场传染路径中的信贷渠道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中国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将是国际金融市场更加不平静的一年。 回顾2008年以来的危机脉络,可以看到,危机的严重程度是自中心向外围递减。由于国际金融体系日趋复杂庞大,金融资产占GDP比重越高的经济体受危机的影响越严重、越直接。因此,危机的传导链条必然是美国一欧洲一新兴经济体,而金融危机则通过流动性影响到实体经济。2008年新兴经济体经历了一次快速的实体紧缩,但由于迅速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没有全面爆发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