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除了成为引发东道国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之外.还不可避免地通过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渠道向他国进行风险传染。本文对欧美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路径进行梳理,分别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两个渠道.探讨了冲击路径在地理上的扩散和在时间上的演变形式,为防范外部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快速传染性和破坏性,使得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传染渠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美国次贷危机主要是通过实体经济渠道、金融市场(虚拟经济)渠道和心理预期渠道对我国进行传染。我国应制定相应对策以防止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金融风险不仅可以在国家间传染,也可以在同一国家中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传染。在中国最主要的金融市场有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因此本文主要考察中国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风险传染机制,为不同金融市场抵御金融风险传染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东、西部地区比较及西部区域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部与西部地区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金融市场渠道、房地产渠道及预期渠道等直接影响东部地区,主要通过产业渠道、信贷渠道以及消费渠道间接影响西部地区;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部的直接冲击大,对西部地区的间接冲击大;东部地区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外向型产业,而西部地区受到冲击最大的则是资源型产业等结论.进而提出了西部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减少它们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的出口,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明显增强,这也加剧了中国经济受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跨境外汇收支中占比较大的货物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实体经济渠道和金融渠道,对欧债危机作用于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是欧债危机传导的基础渠道,金融渠道对欧债危机影响产生较强的放大作用,且金融渠道对贸易项下净流入的传导作用大于实体经济渠道。收入因素、信心因素、资金因素是传导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因素。最后,本文从加强预期引导、完善贸易信贷管理、加强融资套利资金监管等方面,对改进外汇管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深化对全球的经济复苏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也从各个渠道产生影响。从贸易渠道看,外需不振持续影响出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制约外需增长,美元欧元对人民币贬值等影响贸易增速,但从长期看我国对外需下降的耐受度正在加强。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看,我国面临长期资本流入和通货膨胀的压力,短期则可能面临资本流出的风险。危机可能通过使国内投资者、消费者等微观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发生改变对投融资活动和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运行造成影响。另外可能通过海外金融资产风险敞口影响外汇储备、金融机构风险和对外投资等。  相似文献   

9.
危机对中国主要是非偶发性传染从理论上讲,货币危机或者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渠道可以划分为非偶发性传染渠道和偶发性传染渠道两大类。前者与危机无关,而与一国或地区之间实际的经济或金融联系有关,危机通过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动来传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传导机制.进一步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非接触途径对天津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关注的问题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爆发的金融危机均给相关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伤害。一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就是一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外因之一。1840年后,外部因素的作用使得近代中国爆发了13次外源性的金融危机,其中有9次是国际金融危机经由国际收支渠道和特定的机制向国内传染而酿成的。把握中国近代国际传导性金融危机生成的机制及其危害,有利于今人防范和化解国外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构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虽然现在次级贷款危机影响已渐渐消失,但这场危机值得我国金融市场在发展中进行深思,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加以防范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梅新育 《金融博览》2011,(23):14-15
危机对中国主要是非偶发性传染 从理论上讲,货币危机或者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渠道可以划分为非偶发性传染渠道和偶发性传染渠道两大类。前者与危机无关,而与一国或地区之间实际的经济或金融联系有关,  相似文献   

14.
伊晓伟 《云南金融》2011,(3X):52-53
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虽然现在次级贷款危机影响已渐渐消失,但这场危机值得我国金融市场在发展中进行深思,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加以防范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手国际金融市场,在梳理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重大金融危机事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金融危机的生成条件和传导机制,得出国际金融危机一般通过国际贸易传导、国际资本传导、净传染效应和季风效应传导的结论。为此,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即尽早建立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加强金融行业监管和尽快实现产业机构升级和经济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次贷危机在金融市场的全面爆发最终传染到美国的实体经济,并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国外银行业受次贷危机肆虐时,中国银行业已经和即将受到的影响又有几何?本文试从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与形成机理剖析人手,通过分析探讨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与启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鲁晏辰 《金融论坛》2023,(4):50-59+80
本文创新构建LASSO-MF-VAR混频模型,采用高频的金融市场数据和低频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联网络,以此考察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关联水平及特征,探究二者之间的风险传染渠道。研究发现:LASSO-MF-VAR模型能够弥补同频化处理导致关联水平被低估的问题;中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双向溢出关系表现出较高的同步性,并且金融部门是净溢入部门而实体经济是净溢出部门;信贷市场和信息渠道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渠道。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通过关国体系的贸易及投资传染链条,在影响全球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传统金融价值观的反思,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此外,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也考量了国际金融版图的稳定性,并给发展中国家(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构建基于非物理空间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国际金融风险的净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净传染渠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沿线国家金融风险的净传染强度超过了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和欧洲债务危机时期。其次,不同区域在三种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净传染强度呈现差异性。最后,实体及金融贸易渠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Masson的多重均衡理论基础上,根据贸易联系传染金融危机的理论假说,以中国为中心,以其在本次次贷危机中受到严重影响的贸易伙伴(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英国)为外围,选取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的月度数据,从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两个角度构建冲击变量,利用边限检验方法,检验金融危机通过两种贸易渠道从外围国传染给中心国的途径,基于ARDL模型及VAR系统,探究中国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受传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