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审计师因受监管部门处罚而致声誉受损时,公司变更"污点"审计师表明其对高质量审计服务存在较大需求。本文利用2002-2010年间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上市公司客户数据,从代理冲突和董事会质量的角度,考察相关因素对上市公司变更其声誉受损审计师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就代理冲突变量而言,当原审计师受到处罚后,股权集中度与审计师变更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而财务杠杆及管理层是否持股与审计师变更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关系;就董事会质量而言,董事会的规模、独立性和勤勉性与"污点"审计师变更之间均未表现出显著关联,仅是否同时设立四个专门委员会与"污点"审计师变更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IPO市场中审计师选择可以作为信号机制,降低发行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发行制度向市场化过渡为背景,考察我国审计师声誉和IPO企业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资产净利率、投资银行声誉、公司成立时间这五个反映公司风险的变量中,公司规模、投资银行声誉、公司成立时间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大规模事务所审计的IPO企业的首日回报显著要低,这意味着大规模事务所的高声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审计师的信号传递功能在我国初步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2002—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以公司市场价值与其财务盈利的相关系数(简称为盈利可信度)作为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的替代变量,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审计师变更总体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盈利可信度;变更前一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者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使其盈利可信度下降的程度更大;出于对审计服务级差需求的审计师变更,无论是升级变更还是降级变更公司的盈利可信度均显著高于同级变更的公司,而升级变更为声誉较好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盈利可信度的提高程度最大;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否以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对于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不强以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识别不足造成的。研究结论同时还说明审计意见分歧、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以及对审计服务的级差需求是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包括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以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在内的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师变更现象,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师声誉溢价与审计质量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审计师在证券市场上被誉为公共利益的守护神。然而,由于证券市场上的利益相关各方无从直接识别审计报告的质量,因而审计市场便具有了“柠糠市场“的特征。当交易双方处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时,声誉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使用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0—2002年度年报审计费用数据,应用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了共2520个样本的审计师声誉溢价现象。研究发现:中国本地前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本地其他所,其溢价幅度为7.57%;国际“五(四)大“会计公司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国际合作所,相对于中国本地除前“五(四)大“以外的事务所而言,其声誉溢价的幅度更高,达到23.12%。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合作所、国内大、小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在审计收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存在审计师声誉溢价现象。这说明审计师声誉作为审计质量的显示信号,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同。本文的研究初步验证了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促使本地事务所合并、以便做大做强来提升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的政策已经取得成效,中国本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机制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基于审计师非正式网络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与受罚审计师共处同一合作关系网络的执业经历对未受罚审计师跨所流动后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该执业经历的未受罚审计师转所后的审计质量更高。这一处罚溢出效应受到了新任职事务所的一体化管理程度、跨所流动审计师的年龄、与受罚审计师的网络社交距离、以及证监会处罚力度的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为跨所流动审计师配置更有经验的项目搭档,以及审计师个人的社会学习是处罚溢出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处罚溢出效应的持续期为三年左右,且当审计客户外部监管风险越高时,处罚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从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层面揭示了行政处罚的跨所溢出效应及其产生机制,对于加强事务所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科龙电器事件作为切入点,研究了我国的投资者是否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当审计师声誉受损时,市场会对其审计质量产生怀疑,并且通过股价机制体现出来。在本文研究的对德勤职业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的两个事件点,市场对经德勤和其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都做出了负面的市场反应,且投资者对两者的反应程度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声誉受损事件中,对于不同公司,投资者做出的负面市场反应并不相同,当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犬,市场的负面反应也越强烈。  相似文献   

7.
本文手工搜集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以2001~2015年间因虚假陈述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176家上市公司和49家同时被处罚的事务所和审计师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师被处罚,以及处罚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并不能避免审计师被处罚但是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可以减轻审计师以及事务所被处罚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审计师任期、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2007年至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估计的可操控性应计间接衡量审计质量,来验证强制审计师轮换制度的实施是否起到预期的作用,并探讨了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实证检验得出,当审计师任期超过5年后,随着审计师任期的增加,审计质量逐渐下降验证了签字会计师5年期强制轮换制度的适当性.另外,也得出在控制审计师任期后,随着事务所任期的延长,审计质量随着下降,为事务所轮换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市场仅能观察到事务所变更不同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还同时提供了审计师变更的佐证。基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资产专有理论,从审计师和事务所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审计师/事务所变更行为,并结合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文章通过对比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并带走客户的公司与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没有带走客户的公司后,发现在审计师跳槽之前,公司的盈余管理越强,越会跟随审计师到新的事务所,表明客户资源的控制权归审计师而非事务所所有。并且,我们还发现,这类公司在审计师变更前的审计质量更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现有成果,并对于规范审计师行为和提高审计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帆  张龙平 《会计研究》2012,(11):74-78,95
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对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在2001年安然事件后逐渐增多并引发了广泛关注。现有文献主要从审计师声誉的形成、作用、毁损与修复机制等方面展开。具体而言,监管、行业专门化、审计质量、媒体及法律等是审计师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计师声誉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提高审计质量和收费等,而审计师声誉的毁损将会导致市场反应和溢出效应,同时也催生了相应的声誉修复问题。本文的综述有助于全面了解审计师声誉的现状并可能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审计师声誉影响股票定价吗——来自IPO定价市场化的证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以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研究实施询价后的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以"四大"和国内排名前十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衡量审计师声誉,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公司询价水平正相关,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对抑价率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审计师声誉显著降低股票抑价率。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更为稳健。总体来看,审计师声誉已经初步影响了股票定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0年至2013年的四个公司舞弊事件,考察了声誉受损后的审计师变更情况,发现:市场并没有用"及时离开"来惩罚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使其失去准租,审计师的执业资格直接决定了其能否继续获取准租。我们的讨论,是对De Angelo(1981b)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补充与修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丰富规模与质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审计意见购买是学术界和监管部门都十分关注的话题,但以往研究多以单个上市公司为对象来研究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购买,且国内外的经验研究一直未得到一致的结论。考虑到在新兴市场国家,企业集团是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以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发现审计师对集团内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可能导致集团内多家上市公司变更该事务所的审计业务;企业集团通过变更事务所能够实现审计意见改善。此外,变更对象不同,变更后果也不同,首次审计该集团业务的审计师更容易屈服于集团,更容易被收买。  相似文献   

14.
证监会处罚公告释放的"坏消息"具有风险预警的作用,可能导致违规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下降。分析师跟踪可能具有信息效应和声誉效应,影响证监会处罚公告与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资本市场强化监管的背景下,本文考察了证监会处罚对于违规公司非公开市场融资的经济后果。我们的研究发现,证监会处罚公告后,违规公司的银行贷款签约概率、银行贷款签约率和新增银行贷款规模均下降;并且,处罚等级越高,下降越显著。银行预期违规公司的信息成本与违约风险上升,而非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恶化是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分析师跟踪的信息效应而非声誉效应,缓解了证监会处罚公告与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处罚和分析师跟踪对于公司非公开市场融资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审计师事务所企业化管理的思考尚合升,张万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为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具有公证和服务职能的审计师事务所,要充分得到发展,是否应实行企业化管理,已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一、审计师事务所企业化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受损的上市公司相比,证券分析师对审计师声誉受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乐观程度显著下降,分歧度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对审计师声誉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并通过盈余预测特征将审计师声誉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审计师声誉机制在证券分析师这一特殊行业内正在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7.
资源控制权与审计师轮换的治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师轮换是构建独立审计秩序化格局以防范会计舞弊的重要监管手段。本文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尤其是资源整合的角度研究了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师轮换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显著上升,高客户资源控制权个人化会计师事务所显著抑制了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高客户资源控制权个人化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师轮换后抑制公司正向盈余管理水平的提高幅度大于低客户资源控制权个人化会计师事务所。结果表明,审计师轮换提高了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有助于实现客户资源控制权个人化向会计师事务所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对其客户IPO审核拒绝率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会导致其声誉损失,其客户的IPO审核拒绝率将显著提高。发生审计失败后,不管事务所是否受到监管处罚,其客户的IPO审核拒绝率都会显著提高,但审计失败后受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处罚所)的客户IPO审核拒绝率显著高于审计失败后未受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未受处罚所)的客户IPO审核拒绝率,即监管处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产生了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进一步发现,不同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对其客户IPO审核拒绝率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审计师选择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国有股权在中国A股IPO市场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我们发现,国有股比例越高,公司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的概率越低;当国有股权比例较低时,高质量的审计师能够降低IPO发行抑价,但是,国有股比例的提高会损害高质量审计师降低IPO抑价的作用,并且,国有股比例越高,IPO抑价越高。这说明国有股权对IPO中的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既不是因为国有股比例的提高容易导致公司与低质量的审计师合谋,也不是因为国有股权可以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在降低IPO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而是因为国有股权会损害高质量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发挥,进而损害了其在降低IPO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关于中国A股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和审计师声誉机制作用发挥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审计师的变更具有经济后果。管理当局通过变更审计师,购买有利的审计意见或是通过提出变更审计师威胁审计师的独立性,都将有损审计质量。本文通过构建管理层与审计师的博弈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其行为决策的因素,以期对我国审计师变更监管政策的制定存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