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由于地区信贷增长差异是解释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进—步研究形成地区信贷增长差异的因素,对于探求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之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企业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投放决策关系的理论假设,建立我国1998-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对地区企业负债率水平影响区域信贷增长的问题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了企业负债水平显著负向影响我国省区信贷增长的经验证据.这意味着,各省企业负债水平的差异是解释我国省际信贷增长差异的一个有效因素,因此,实施有关财政和资本市场支持政策,切实降低负债率较高地区的企业负债水平并优化其资本结构,将会通过缩小地区信贷增长差距而有利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国31个省份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VAR)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信贷投放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并不会带来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而言,信贷的投放并未有力推动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带来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1998年~2013年的宏观季度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改变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确实存在。进一步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时期与高资本充足率时期分别进行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体系中,信贷增长对利率水平更加敏感,资本充足率的改善提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85—2008年间中国东部和西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及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中国东部(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西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在我国东西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区域间信贷制度的不同。因此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1985~2009年相关的年度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在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东部地区货币渠道发挥作用更加显著;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信贷渠道;中部地区则主要依赖货币渠道,信贷渠道作用极其有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区域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及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总部经济效应的影响。因此设立区域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省域资金流动监管机构、协调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区域化择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区域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总部企业为载体的总部经济运行,使得总部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向往总部企业所在地集中,从而造成区域之间资金占有量存在显著差异.在信贷渠道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背景下,区域之间资金占有量的不同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区域效应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从总部经济运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四大影响出发(即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对银行体系的替代作用、在信贷资源占有上处于主导地位、综合融资低于贷款利率下限和委托贷款大幅增长并游离信贷规模之外等四大影响),阐述了总部经济运行对货币政策实施区域效应的影响,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介,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领域的冲击必须通过金融机构来进行,目前我国各区域的金融机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种类丰富齐全,分布密度大,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分支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贷款权限较低,我国金融机构区域分布的差异必然使货币政策传导出现区域差异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的方式和途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信贷渠道为主.本文通过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验证了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的信贷渠道具有地区差异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性的根源在于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提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效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本照  王瑞 《西南金融》2009,(10):61-62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因素:消费习惯、货币政策、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等众多因素引发了金融危机 1.美国的消费习惯和高负债率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人的储蓄率一直很低,个人存款增长幅度几乎为零,他们爿惯了提前消费,尤其是美国的中下阶层,负债消费、过度消费是他们的生存手段,如此以来就形成了高负债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包括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汇率传导渠道等。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信贷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中国2000-2008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经济的。另外,我国的信贷传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网点布局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从银行角度来看,网点数量的增长—定程度上将降低货币政策在银行内部的传导效率,因此货币政策对小银行的冲击大于大银行;网点数量扩张对货币政策在银行内部传导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中银行在东部地区的网点扩张更有助于降低货币政策对其信贷的冲击.据此建议: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对商业银行网点规模及布局差异这一异质性进行考虑;制定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可提高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率、避免由于统一的货币政策造成小型商业银行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资金供给方角度,研究了货币政策变动通过利率及信贷两大传导机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作为宏观政策层面因素,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在利率传导机制下,贷款利率、存贷利差分别与企业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正相关关系。在信贷传导机制下,信贷规模增长率与企业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且其对资本结构的解释力度强于利率传导机制下的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另外,不同期限的贷款利率、存贷利差以及信贷规模增长率对于企业的负债期限结构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并且长期负债对货币政策的变动相较流动负债来说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李文韬 《金融论坛》2021,26(4):33-45
本文基于2007-201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利率、信贷、汇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货币政策传导变量对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效应;银行信贷和利率渠道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和物价影响的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幅度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物价影响的方向和幅度均存在非对称性;股票市场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除对个别区域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有一定影响外,对大部分地区影响幅度不大,但区域非对称效应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从资产负债率看我国国有企业债务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我国国有企业负债比率高,债务数量大,偿债能力差,债务增长速度快,分布不均衡,实际负债率高于帐面负债率。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管理不善,财务运作能力低;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信用观念不强;资本市场不完善。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管理,消灭负债增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资本市场,减少负债存量。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阻滞的原因无须讳言,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阻滞,这种阻滞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因投资效益不高,带动地方及民间投资效果不明显,使我们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缺乏张力;内需疲软,物价指数走低,民间资本近10万亿处于"休眠"状态。这一切说明,货币政策在传导渠道上有如"隔山打牛"。我们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阻滞的根本原因是体制约束,具体说来是金融体制本身的约束弱化甚至扭曲了货币政策的信号和意图。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是由一根根债权、债务链连接着的,它一旦断裂,社会经济生活就会出现危机。现代经济更是金融经济,从微观主体即个人和企业的资产负债来看,金融资产(货币、股票、债券、基金、保单等)和金融资产负债的比重越来越大;从宏观来看,金融与经济的相关系数(即金融资产占GDP的比值)越来越高。现代经济中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作用越来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依据2008-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量企业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规模;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高融资约束、高投资机会、高资产可抵押性和非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下半年银行收紧银根后,作为农村经济支柱的乡镇企业,面临重重困难,其原因之一,是乡镇企业普遍高比例负债经营,以致银行一收紧信贷,很多企业立即陷入绝境,可见高负债经营是乡镇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乡镇企业负债率过高,资金自给率过低,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一)企业经营基础脆弱,经受不起市场风险冲击外,一旦市场恶化,企业经营便陷入困境,缺乏独立自主的应变能力。 (二)受国家金融宏观控制影响太大,一旦银行紧缩信贷、企业便濒临绝境。 (三)造成银行贷款风险性增大,削弱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求,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具体途径,其顺畅与否决定着货币政策效率的大小。我国的金融结构属于商业银行主导型,银行信贷是企业主要的融资形式,信贷资产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信贷传导机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为了应对当前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人民银行正逐步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和工具,通过调控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和结构,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过程。基层央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是贯彻落实货币政策,但从区域情况看,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与政策预期之间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尤其是边远欠发达地区信贷结构不合理、不平衡等情况仍然存在,严重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深刻哲学思想为指导,从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基层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传导工作各方面的因素,探寻货币政策传导工作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货币政策传导工作应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通过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优化货币信贷结构、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监测分析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在传导过程中应注意处理货币政策统一性和差异性、基层人行与政府、监管机构的关系以及引导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好防范风险和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实现科学发展观同基层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