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3至200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方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其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
《时代金融》2019,(6):218-220
本文以2015-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分析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媒体监督在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即管理层权力越大,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第二,良好的媒介环境能够显著抑制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媒体监督具有公司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银行债权从公司总债权中分离出来,研究中国的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综合治理效应。基于上市公司2004~2007年共4408个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的综合治理效应、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和银行排名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总贷款额度、短期贷款和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短期贷款和银行排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有一定影响,综合治理效应主要是短期贷款的贡献;长期贷款的效应很微弱。结论表明中国的银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1年至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如何"影响正向盈余管理程度及其关键机制。研究发现:当管理层预期公司盈利小于行业盈利,正向盈余管理与宏观经济增长率显著正相关表现为顺周期特征,当企业面临产品市场竞争压力越大,其正向盈余管理的顺周期性特征更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预期公司盈利与行业盈利差异及产品市场竞争压力是公司在经济繁荣阶段向上操纵利润的关键机制,因此结合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公司面临市场竞争程度对理解其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凌 《会计师》2014,(8X):3-5
本文以2009-201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越高,公司的盈余操纵程度越严重,即盈余质量越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较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加剧了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意味着外部治理环境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替代效应加强了内部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4,(16)
本文以2009-201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越高,公司的盈余操纵程度越严重,即盈余质量越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较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加剧了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意味着外部治理环境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替代效应加强了内部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证支持.结果发现,具有会计专业能力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数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独立董事薪酬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但没有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履职环境与其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证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产生影响的不同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确实可以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提升,这种作用机理更多地来自产品市场竞争的掠夺效应而不是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掠夺效应和治理效应可以通过融资约束得到更好的区分,在融资约束公司中掠夺效应表现更为显著。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具体促进机制,并检验了融资约束在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社保基金作为证券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能否发挥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实现其社会效应愈发被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从社保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前后公司盈余管理变化的角度来衡量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社保基金与其他投资机构者一样发挥了监督作用,能够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时发现,国有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对社保基金的这种治理效应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金融环境不确定性与盈余操纵程度的关系,并检验了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金融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盈余操纵程度越大,且公司层面不确定性对于盈余操纵的影响较大,市场层面的影响次之。民营企业的盈余操纵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企业,且国有性质能够显著降低不确定性对盈余操纵的影响,表明国有性质对于盈余操纵存在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4,(12)
本文采用2008到2011年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的影响,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盈余管理水平相对更低;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章丽珠  唐盈 《会计师》2014,(6X):78-79
本文采用2008到2011年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的影响,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盈余管理水平相对更低;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市场环境、民事诉讼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4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本文对市场环境、民事诉讼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遭受诉讼的概率越大。在诉讼发生当年,上市公司普遍采取了降低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一现象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此外,我们没有发现,各地区市场环境的差异对上市公司因诉讼诱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行为金融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既会导致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也会导致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比例越高的管理团队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团队的年龄越小越有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管理团队学历越低越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研究公司选择会计政策行为,治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乃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出发点,主要考察存在于上市公司内部使盈余管理现象得以发生的机理.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和置余管理的涵义及其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作为框架,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从根本上防范盈余管理问题的发生.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3--2005年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数据进行考察,利用调整的截面Jones现金流模型计量操控性应计利润,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之间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别及其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进一步地,经验证据还表明,盈余管理程度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来自经营绩效的激励作用,而非公司治理的制约作用。更深入的考察还发现,在所有表征经营绩效的指标中,主营业务回报率对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有着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行业竞争程度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的产品市场势力越弱,其越倾向于执行更高强度的盈余管理活动;这一结论在行业层面也同样成立,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其相应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也越高。本文的经验证据为投资者和监管层从产业组织层面理解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秀莉 《时代金融》2014,(7Z):185-186
本文以2005~2012年间2049个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中小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即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相应的现金股利分配力度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都会越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和盈余管理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公司治理,其持股比例越高则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大,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在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受到有效的监督;而公司治理水平低的公司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环境和机会。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上市公司多次被收购这一现象,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盈余管理对企业再次被收购概率及并购后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公司盈余管理提高了再次被收购的可能性,被收购取得的短期绩效更好但长期绩效更差.(2)公司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会削弱盈余管理与再次被收购概率及并购后市场反应之间的正向关系、削弱盈余管理与再次被收购后长期绩效之间的反向关系.(3)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分析师跟踪程度越高,因而再次被收购的可能性越大.本文丰富了目标公司特征的研究,同时对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市场中介监管条例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