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2002—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8个出口行业和出口到84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在扩展引力模型的框架下,从多个层次、用多种方式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与我国外贸出口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在增加出口、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支持有关出口行业发展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出口到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以及船舶、机电产品等具有较高外部融资需求行业的杠杆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定的"逆周期"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2002~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8个出口行业和出口到84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在扩展引力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与我国外贸出口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在增加出口、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支持有关出口行业发展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出口到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以及船舶、机电产品等具有较高外部融资需求行业的杠杆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始于198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接受政府的委托正式开办机电产品出口的信用保险业务,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受保市场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正式成立,并开展了包括出口信用保险在内的各项业务,从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2家共同办理出口信用保险的局面.虽然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比,还处于起步阶段,承保的出口企业仅占全国外贸企业总数的2.7%,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1%,而英国该比例是45%,日本是50%,并且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管理技术上我们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问题的核心是,日益扩大的需求与供给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4.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上允许各国政府运用官方促进的出口信用保险,由此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有力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运用2002年至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则对出口贸易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因此,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制定差异化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让 《中国保险》2013,(6):28-30
出口信用保险最早诞生于欧洲,因其在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获得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将近100年的发展历史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而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为加快出口信用保险产业升级,出口信用保险的商业化转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国外出口信用保险商业化转变的先行经验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即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占总的出口额的比例,是反映一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可高达50%,综观其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积极推进出口信用保险的商业化转变。  相似文献   

6.
龚文 《国际融资》2015,(2):53-54
"中国信保"2014年各项业务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不断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承保;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工程承包、大型成套设备及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承保长账期高风险业务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政策性作用;预计全年承保规模将达到4300亿美元;为中国巩固出口市场份额、优化出口结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项特殊政策性支持措施,是增强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保护企业合法利益的有效手段.云南省于1997年3月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在近六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由于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接壤,具有特殊的地缘优势,加上相对较低的价格因素以及政府发展经济战略的政策性支持,云南省的大型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在上述国家的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但从云南省近几年来办理出口信用保险的情况来看,由于外贸出口的特点、观念的差异以及人员配备等原因,云南省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比较缓慢,投保以中长期为主,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押汇保险开展得不够理想.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88年,国务院决定正式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在之后30年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先后历经了独家试办(6年)、两家主体承办(7年),再到独家专业经营(12年),以及现阶段多主体经营(5年)的四个阶段。回顾信用保险模式以及机制体制的历次变革和创新,其动因主要是适应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同时,我国信用保险也在这种变革和发展过程中从弱到强,直至当今跻身全球信用保险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省级营业机构的业务数据,探究使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否能够提高出口竞争力,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出口竞争力,且对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通过检验该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发现: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通过构造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发现: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发挥间接促进所在地区出口竞争力增长的链式中介效应。出口信用保险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影响机制存在地区差异,出口信用保险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出口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出口竞争力。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机制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研发投入的增长,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会产生质的飞跃,表现出科技赋能保险现象。  相似文献   

10.
向商业保险公司适度开放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为出口企业的资金安全提供新的"保护伞"。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了11年的国内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终于敞开了市场化的大门。2013年1月14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宣布,财政部已同意该公司自2013年1月1日起试点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最长不超过2年。在第一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落定前夕,《中国外汇》采访了人保财险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总经理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