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平 《会计师》2009,(11):25-26
<正>一、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概述(一)购买法的定义及基本理论1.购买法的定义购买法以一家公司(收购方)取得另一家公司(被收购方)的形式对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收购方按公允价值记录所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取得成本超过所取得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记为商誉。收购方的报告收益包括被收购方自收  相似文献   

2.
姚进才 《会计师》2012,(18):14-16
<正>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即从集团外购入子公司,这是一种完全的市场行为。在会计核算中采用购买法,其突出特点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购买方应单独设置备查账,记录其在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并将此作为企业合并当期以及以后期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站在购买方的角度,该公允价值就是其从被购买方所购买的净资产的初始成本(账面价值)。企业合并当期以及合并以后期间,应当纳入到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合并的购买法及其会计问题 购买法是将企业合并视为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的行为,它是处理企业合并的主要会计方法之一,是将企业合并视同购买一般资产来处理.合并方在对合并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合并视为购买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或股权,同时承担企业的债务,购买法就是要求并购企业在并购日,将并企业的资产、负债,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记入并购企业在并购方的资产和负债,并购或成交价格超过所确认的被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务价格的差额列商誉,在以后各分摊,计人损益或将其冲减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4.
韦小玉 《会计师》2009,(12):27-28
<正>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相关会计处理涉及《企业会计准则(2006)》三个会计准则及相关准则的应用。准则中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对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和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准则的难点之一,准则执行中对部分会计处理仍有较多的歧义,现就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一些实务操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于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区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采用购买法处理,对于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并考虑计提减值准备;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采用权益法处理,合并取得的被投资方的资产及负债按照帐面价值计量,不形成商誉。  相似文献   

6.
陆德民 《上海会计》1997,(2):35-36,28
在涉及企业购并、合并财务报表和长期投资等会计处理时,我们习惯的是权益法、成本法、购买法、权益集合法等。然而在某些情形下,以上这些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相关的会计问题。下谁会计(pSShdownaccountins)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本文试就下推会计的适用环境及其所引发的争议作一些初步探讨。一、下推会计的产生背景二十多年以前,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B)在其第16号意见书中规定,购入一家公司时,应在购买者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被购买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但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被购买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在其单独的财…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合并的购买法含义及特点在《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中将购买法定义为:购买法是指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获得对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控制权的企业合并。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对购买法及权益法的分析比较,以及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选择情况,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处理方法。两种会计方法的分析比较购买法是假定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取得其他企业净资产的一项交易,与企业购置普通资产的交易基本相同,要求按公允价值反映被购买企业的资产负债,并将公允价值体现在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购买成本的差额表现为购买过程中确认的商誉。购买法的关键问题在于购买成本的确定、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和商誉的处理。股权…  相似文献   

9.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1.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目的是对主体进行企业合并的财务报告进行规定.特别是本准则规定所有的企业合并都应该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因此,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对被购方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并同时确认商誉,商誉随后进行减值测试而非摊销.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并是公认的会计三大难题之一。其中最主要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应用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首先从两种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比较分析,近而结合并购会计方法选用的原则和国际惯例,从我国合并资产的质量问题出发,建议取消权益结合法,采用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代替的购买法。  相似文献   

11.
张润 《上海会计》2001,(10):49-51
控股合并指一家企业以投资的方式,用现金、其他非现金资产或股票收购或购买其他企业全部或足以控制该企业的股份,从而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在合并实践中,控股企业支付的合并代价往往会超过被控股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了商誉问题,其中合并会计方法选择与少数股权的商誉问题争议颇多。 (一)控股合并会计方法选择与商誊确认 实务中对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从各国会计实践看,购买法适用于绝大多数控股会并业务,而权益结合法被严格限制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的换股合并情形。两种方法的主…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并购的动力主要源于追求资本的最大增值。购买法和股权联合法是企业并购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 ,顾名思义是指比照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做法来处理企业购并的会计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是将企业购并认为购买一个企业的净资产 ,即以一定的价款购进一个企业的机器设备、存货等资产 ,同时承诺所购企业的全部负债。股权联合法是将两个或多个企业的股东权联合在一起的形式来处理。股权联合法的理论依据是 ,企业并购不是一家企业购进另一家或另几家企业的资产交易行为 ,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主体经济资源的联合。购买法与股权联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及国有民营化的发展 ,企业购并行为已日趋普遍 ,但作为新生事物有诸多问题需要规范解决。其中购并利润的处理问题是一项争议颇多的论题。本文对此作些探讨。一、股权购买日的确定股权购买日是指被购买方对净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转让给购买方的日期。确定了购买日 ,也即确定了被购买方的经营损益可以并入购买方当年度收入的起始日 ,同时也确认资产负债表中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 ,以及因购买所产生的商誉和负商誉。与购买日有关的日期有 :资产评估基准日、购买协议生效日、工商登记日、付款日、资产交付日、经营权接管日等。…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经济结果比较(一)财务状况差异分析。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下产生的资产差异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商誉上。在购买法下,合并企业取得的资产(除商誉)和负债都应当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记账。如果支付的总成本高于  相似文献   

15.
左俊亭 《理财》2005,(7):67-69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和新主体法。其中新主体法将企业合并完全视同新设企业,因而要求将合并各方的资产与负债项目均调整为现行价格,目前仅在理论界偶有提及,在实践中应用很少,故在这里只讨论前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新建  李侠 《会计师》2009,(12):29-30
<正>一、商誉准则回顾(一)商誉的确认商誉的确认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购买方对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并购活动将产生商誉,即合并时,购买方在购买日所承担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并购商誉的衡量和记录在财务上主要表现为它的确认和确认后的会计处理,这将对企业合并当时及此后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通常是一个企业取得对另外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控制权.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本文试图探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按公允价值对被收购方个别报表的调整,被收购方溢价部分资产变现后的账务处理方法,以及特殊合并事项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在每一次单项交易发生时,应确认对购买方的投资成本。形成对被投资单位控制时,应分别将每一次单项交易的成本与该交易发生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确定每一次单项交易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据此,合并成本应为每一项交易成本之和,而购买方在购买日确认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则为每次单项交易的产生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之和。实际操作时,还涉及到对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其交易日至购买日实现的净损益购买方应享有份额的确认,以及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通过对新准则相关规范的解读和案例分析,介绍分步实现控股合并的账务处理和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企业并购行为日益发展完善,有关并购负商誉的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从而负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开始受到理论界的关注.负商誉是指企业以购买方式合并时,购买企业所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并购成本的差额.同商誉一样,负商誉也只产生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被并购的过程中.根据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的观点,如果被并购企业可辨认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大于主并企业的收购价格,那么目标企业将会资产逐项出售,而并不会像存在(正)商誉那样将净资产整个或一揽子出售,也就是说,负商誉在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在企业并购活动中,负商誉是存在的.从被并购方来说,可能由于连年亏损或所有者急需资金而将资产尽快出售等原因,而处于讨价还价的弱势;从并购方来说,它已经考虑到未来的损失和费用,如收购日可辨认负债所反映的损失或庞大的退休费用支出等原因,从而降低收购价格.因此,在现实收购交易中,当收购方以低于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收购价格收购目标企业时,就会出现负商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