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金融规模效应渠道和金融结构效应渠道。本文基于跨期最优化条件,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分析了金融发展、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合1994-2009年的数据,运用门槛回归( TR)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渠道下我国农业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受我国农业组织形式相对落后和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等因素影响,在不同渠道下我国农业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影响渠道超过“临界值”时,农业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显著降低。因此,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强化农村金融供给,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效率发展的制约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金融效率的相对下降构成了门槛效应形成的主因,市场化的"制度质量"并未给予金融质性发展以可靠的制度保障,最适金融结构更易成为金融效率发展的制度性门槛,我国"金融-经济"的关联关系门槛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3.
经济危机背景下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银行业规模、结构和效率三方面对国内外二者关系研究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肯定银行业规模因素尤其是银行信贷对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却忽略银行负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多数国内学者认为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不利。当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方法不合理,研究角度较为片面,过度重视银行业规模性和结构性因素而忽视效率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我国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测算其规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2—2014年的月度数据和结构VAR模型(SVAR)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些年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规模均以较为平稳的速度增长;影子银行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总体来看其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规模过度扩张将会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弱化其信用中介功能,对金融稳定产生负向冲击效应。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83-2008年48个国家的相关统计资料,通过构建动态门槛面板模型(DPTM),尝试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我们以估计出的门槛值,将样本国家区分为低度银行发展区间和高度银行发展区间国家。在低度银行发展区间,银行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而在高度银行发展区间,银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却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83-2008年48个国家的相关统计资料,通过构建动态门槛面板模型(DPTM),尝试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我们以估计出的门槛值,将样本国家区分为低度银行发展区间和高度银行发展区间国家.在低度银行发展区间,银行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而在高度银行发展区间,银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却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测算其规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2-2014年的月度数据和结构VAR模型(SVAR)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些年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规模均以较为平稳的速度增长;影子银行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总体来看其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规模过度扩张将会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弱化其信用中介功能,对金融稳定产生负向冲击效应。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重要契机.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网络外部性和非均衡发展特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门槛作用机理,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对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各维度指数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此外,还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增收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著,各维度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指数具有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覆盖广度的增收效应逐渐增强,覆盖广度指数和农村人力资本的耦合度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程度指数具有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过门槛值,数字化程度的增收效应有所减弱;使用深度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著.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协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数字普惠金融素养,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与农村现实金融需求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红利的充分释放,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邓丽媛 《现代金融》2023,(3):21-29+51
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维度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大于数字金融的其他维度。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依次跨越门槛值,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鉴于此,应积极推动数字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深度融合,采取差异化数字金融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关注数字鸿沟因素对数字金融溢出效应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体及股票市场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用广义矩的系统估计方法(GMM),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体市场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存款货币银行效率的提高却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用;股票市场的规模及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 1980-2000年期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 ;而在东、中部地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西部地区则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出现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体制转型、金融部门规模不经济以及“门槛效应“约束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协整关系检验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从银行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信贷效率三个层面对中国银行信贷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贷发展在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三个层面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关系和双向的因果关系,当前存在的银行离心倾向与金融资源体外循环将导致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枯竭,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复合型的,既依赖于金融资源的数量扩张,又来源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体及股票市场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用广义矩的系统估计方法(GMM),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体市场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存款货币银行效率的提高却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用;股票市场的规模及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与农业生态效率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面板空间门槛模型综合考察不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下绿色金融发展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效应与门槛效应是绿色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生态效率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考虑空间因素后,绿色金融发展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结论揭示了绿色金融发展与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门槛关系,为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面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1998-2010年我国30个省域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且以银行信贷余额、股票总市值和保费收入所表示的金融支持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从短期来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影响方向不同,银行体系规模和保险市场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作用,而股票市场规模却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负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ML指数测算并分解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绿色经济效率,从时空动态视角评价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均衡冲击特征,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探究多重约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色经济效率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呈下降状的N形,经历了两个"低谷"和三个"峰值".从时间上,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冲击呈现阶段性特征;从空间上,两者存在空间关联效应.(2)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及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呈U形特征,且以本土效应为主,受"涓流效应"和"虹吸效应"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3)在金融集聚、城市化、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及人力资本的多重约束机制下,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冲击呈现出单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能够清晰划分区制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在不同劳动收入税负水平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在考虑劳动收入税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劳动收入有效税率门槛值分别为0.096和0.126;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非线性的,劳动收入税对其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收入效应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抑制作用具有随税负上升而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农村贫困减缓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SCC-FE模型和门槛变量二元虚拟变量法,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干预背景下,金融发展、结构偏差和农村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单一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均表现为减贫效应减弱,金融效率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转变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减贫效应逐渐消失,较高政府干预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阻碍了农村贫困减缓。结合研究结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和扶持乡村产业发展是农村贫困减缓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上海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结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滞后2期的金融发展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上海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完善上海金融结构与提高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双刃"影响,保持金融适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增长视角,梳理了金融适度发展的宏微观理论机制,并对相关实证经验证据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微观机制来看,金融过度发展有损于企业实体部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积累、研发创新活动和企业风险管理.从宏观机制来看,金融过度发展有损于产业结构、产业集聚、金融创新的正面意义与宏观系统风险管理.国内外实证经验证据普遍支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作用,在跨过一定门槛前后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门槛效应随着不同国家发展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而表现出差异.此外,经验研究证据显示金融适度具有规模适度、效率适度和结构适度三个层次,并且与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相适应具有循序渐进的路径.最后针对保持金融适度发展提出了三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