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陆磊 《金融博览》2005,(6):12-13
低成本、高收益和发现难,是金融腐败猖獗的主要原因。受技术约束,多数腐败案件总要等到当事人携款潜逃或另案牵连才东窗事发。毫无疑问,当前的金融监管在体制和技术上都不具备完全遏制金融腐败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财政预算专业化制衡、绩效预算与防治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管理体制创新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当前,涉财涉税腐败在各类腐败案件中居多数,财政管理体制的疏漏是腐败发生的制度性根源,加之财政预算透明度不高,导致财政资金脱离公众监督,成为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甚至贪污腐败的温床。因此,利用财政预算制度内在的防治腐败的"基因",建立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决算、评估环节专业化内部制衡机制,形成防治腐败、实现财政预算硬约束的内在循环机制;以绩效预算管理为重点,提高财政透明度,建立公众参与财政监督的长效机制,有效实现政府-人大-公众在预算过程中的互动,形成内外双重制衡财政监督机制,夯实制度防腐基石。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和相关研究述评近年来,金融腐败大案一再爆发,其规模不断扩大,频率逐渐提高,涉案金额也日益加大。金融腐败的蔓延速度俨然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样高速增长。在金融腐败大案中,牵涉的银行业案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占用的资源较大,因此更易成为腐败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没有测定金融腐败程度的标准数量工具以及指标组合,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也并不多见。谢平、陆磊(2003)的研究提出了中国金融腐败指数(FCI)的概念,在权衡主观指数和客观定量的基础上编制了2003年中国金融腐败指数。  相似文献   

4.
陈文武 《青海金融》2012,(11):23-25
金融腐败事关金融改革与发展大局,严厉惩治金融腐败,对于金融系统内部治理,社会反腐败都非常重要。本文从当前金融腐败形势出发,分析了金融领域腐败案件的新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遏制金融腐败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治理好基层央行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对落实好人民银行总行关于2012年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有关精神,防范腐败案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分析了基层央行工程建设领域产生腐败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次回农村老家,发现老家那只大黑猫变成了腐败的猫,令我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腐败,人们常常把它与政府、官员、权力、组织相互联系在一起,因而,对腐败的研究多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但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权力腐败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腐败定义的经济学界定腐败通常是指政府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不遵守其所应奉行的准则,滥用公共权力,给国家、组织、其他公民造成损害的行为。腐败行为的实质是"权力市场化"或"政府产品商品化"。由于政府官员掌握着如颁发护照、进出口许可证、营业证、资格认证、审批建设项目和贷款等各种权力,他  相似文献   

8.
政府腐败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政党的稳定.因此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强,被揭发的腐败案件也层出不穷。毫无疑问.腐败影响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财政学是探究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的学科.因而腐败很自然地成为了财政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财政学的角度探究中国政府腐败,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分析我国腐败的现状。腐败形成的原因,腐败带来的社会、经济的损失.进而提出治理腐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积极有效地防范金融监管腐败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金融监管腐败形成的必要条件,探讨了防范金融监管腐败的制度约束办法,并建立一个博弈模型,讨论了金融监管反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要有效防范金融监管腐败,反腐机构要在查办和惩罚两个方面加大力度,强化金融监管部门业务经费的透明度管理,重点打击中小案件,既要事前重成慑,也要事后抓惩治,降低腐败的期望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腐败是一种经济现象,对经济运行具有负面效应,治理腐败行为需要提高腐败的经济成本,并且加大制度约束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明初,美国电影制片人杰拉德·格林及其妻子帕特丽夏被指违反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该法条的英文简称为FCPA),向一位泰国旅游官员行贿以得到在曼谷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合同。相关审判目前已在洛杉矶还在进行之中。这是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实施后首个涉及娱乐业的案件。而多种迹象表明,全球反海外商业腐败行为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制度加科技是新形势下银行业预防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根据当前银行业金融电子化发展水平,认为运用制度加科技预防腐败的时机与条件已基本成熟,但也客观地分析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深化制度加科技提高银行业预防腐败效能的对策和建议。近年来,农业银行淮安分行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控险是第一责任的理念,高度重视和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全行党风廉政建设、内控管理和案件防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行业务经营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全行连续实现六年未发生经济案件,2011年被农总行评为案件防控工作先进单位。面对当前预防腐败工作的新形势,如何将制度控制与科技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多层次的监督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者腐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者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会加重经营者腐败现象,而董事会的学历结构以及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合一,与经营者腐败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腐败的根源在于腐败动机与腐败机会。腐败动机是人与生具来的本能。基于这个动机,在没有法律约束的前提条件下,即在有腐败机会的条件下,公职人员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与其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追求私人利益就成为必然。为了防止此种腐败行为的出现,就非常有必要制定相关的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形象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衍生产物。它是社会机体的一颗毒瘤,为历代统治阶级和现代各国政府所不容,它象是一条被污染的河水,流到那,腐到那,脏到那,以至河内鱼吓不生,坡岸寸草不长,给周围民众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治污的方法很多,但究根结底需找到制造污染的源头,从源头治理。治腐和反腐也需正本清源,从源头抓起,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标本兼治,才能收到效果。结合我行过去出现的违观违纪案件查处的实际,我认为农业银行的源头治腐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腐败与效率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政府官员办事的效率低下;近来舆论却有了新的发现,政府官员一旦腐败了,其办事的效率竟然快得出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金融系统腐败犯罪案件不断发生,且职务犯罪级别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其腐败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金融部门的形象和信誉,而且给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损失。综观金融系统发生的7起江苏盐城案、上海周正毅案、厦门远华案以及王雪冰案等一系列金融案件,尽管产生金融腐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对金融管理人员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缺乏一套运行机制是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最直接原因。如何完善监督机制,积极遏制金融腐败已成为金融改革进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件大事。下面,本人仅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本文在管理层权力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力诱致腐败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腐败越严重;内部控制质量越好,腐败越轻,并且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权力诱致的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腐败损害了公司价值,而内部控制则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表明,权力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可以约束权力继而减少腐败,这为我国正在推行的通过依法治国来反腐倡廉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足协"反黑"事件出发,通过初期的分析,首先将足协内部人腐败原因一般化,而后以理论分析的形式探讨了政府公务人员腐败的原因,就提出的假设制作了简单的数学模型。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腐败的产生,第一部分阐述了"经济人(理性人)"假设下腐败的产生原因以及停止腐败的均衡状况。第二部分从博弈的角度,解释了腐败的演变过程及相应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树武 《金卡工程》2010,14(5):231-232
政府官员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官员腐败现象的产生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腐败官员对不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腐败心理的外化。为此,探究腐败官员实施腐败行为背后的腐败心理,并觅寻与之相对的化解对策是我们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官员腐败是在包括矛盾心理、侥幸心理、补偿心理和贪婪心理等腐败心理内因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外因共同怂恿下的必然恶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