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构建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加入WTO,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控股公司: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并成为发达国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在我国也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与国际金融发展形势相适应,金融控股公司也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理想组织模式,应加快规范和推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优势及在我国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服务业的变革和一体化促进了金融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对金融控股公司比较优势的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中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兼有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优势,是力求保持效率与稳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模式。从这个角度出发,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应是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陈铁英 《南方金融》2004,(10):33-34,12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下金融机构走向综合经营的重要载体。金融控股公司由于组织结构与传统金融组织不同,其效率和风险都会因不同的控股模式而不同。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效率和风险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的可能性和各自的利弊。  相似文献   

5.
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和一体化促进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投资银行的一种典型模式,成为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一条重要可选路径。本文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资银行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较之于其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中,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风险、监管难度比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低,而经营效率比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高,同时兼顾我国实际,本应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但是目前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初期,应以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为辅,并逐渐过渡到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初现端倪。研究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对祖国大陆金融业发展有如下意义:必须根据现实经济状况来选择分业还是混业;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应成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首选;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同时,必须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国寅  傅进  陈长华 《金融纵横》2007,(3):43-45,14
作为综合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以及分散金融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金融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并成为美、英、日、德等发达国家金融机构选择的主流公司结构。本文在阐述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之间的优劣,指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波  肖华 《西南金融》2002,(11):44-47
随着我国进入WTO,我国金融业将向金融控投公司模式发展。作提出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是其发展唯一选择,并论述了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构造。  相似文献   

10.
徐钦层 《金卡工程》2010,14(2):277-277
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基本上还是按照分业监管的模式,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其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而引爆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发展机遇。本文拟在此背景下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实际,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在我国的立法制度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闻德锋 《金融论坛》2004,9(8):34-38
目前,我国在金融机构或普通工商企业基础上形成的两类“准金融控股公司”,存在无法可依、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控制、组建随意、监管缺失、经营无序等混乱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以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提高金融效益,保障存款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和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制度要从安全、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准入制度,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构建防火墙制度,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传递;构建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机构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保险公司集团化战略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团化已经成为我国大型保险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集团化战略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企业要拥有优良的品牌声誉和一致明确的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可以共享的客户群及有效的销售渠道等有形资产、以及卓越的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策略、资本金补充机制及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通过产业发展的差异化和多元化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扩张和价值链内的快速布局和业务增长,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论述金融控股公司与全能银行以及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企业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并构建“税前经营现金流收益率”指标,对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下的上市银行绩效进行评估,并对这一指标进行分解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兴业银行表现较优,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经营绩效逊于单一经营的银行平均值,显示两家银行未能有效实现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产融型企业集团经济效应的表现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产融型企业集团规模经济效应的度量进行了方法设计,依据国内上市产融型企业集团及其参股金融企业,运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度量产融型企业集团规模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参股金融的产融型企业集团能够较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其规模经济系数大多超过了1,表明产融型企业集团这一运营模式是具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5.
综合经营是当今金融界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其中,金融控股公司是其最主要以及最典型的经营方式。作为金融控股集团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金融背景的证券公司的发展将会受益于金融控股集团下的资源整合。具有金融背景的证券公司的业务将会凭借金融控股背景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鹏杰  纳超洪 《会计研究》2012,(5):29-38,93
与现有基于上市公司单个企业的研究不同,本文以股改后2006—2009年沪深股市3958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实证发现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高,国有集团控股的更高。集团财务管控方式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集团选派CFO使之显著降低,拥有财务公司的集团选派CFO使之降幅更大,高达30%。财务公司对现金持有水平影响不显著,但按CFO选派、ERP、产权性质分组后发现,当集团选派CFO或上市公司有ERP财务系统或民营控股时,财务公司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上市公司ERP财务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公司现金管理水平,提高其现金持有水平,而集团选派的CFO可能会通过财务公司和ERP配置现金,降低其控股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德国于2002年实行统一监管,金融监管局依照《欧盟金融集团监管指令》,对金融集团统一监管。德国金融集团监管的制度安排对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银行并表监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军 《海南金融》2008,(4):54-57
并表监管是监管银行控股公司的有效手段,其作为一种金融风险监管工具,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经被应用多年。在目前的分类监管体制下,我国不存在金融控股公司,但现有的一些集团公司与金融控股公司是名异实同。且未被纳入专门的监管。银行并表监管指引将银行集团纳入监管范围,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向综合经营体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分业经营体制下,如何实施并表监管,还有许多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基于交叉销售的综合金融战略的实施,客户信息保护和在现有法律范围内客户信息共享与交叉利用之间的协调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客户信息保护的角度区分不同客户信息来源,探讨金融控股公司如何在现有分业经营条件下实现客户信息的合规交叉利用,真正实现集团综合经营的战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GREG WHITTRED 《Abacus》1986,22(2):103-120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corporate groups in Australia, and in particular, the States of New South Wales and Victoria. Changes in Statutory and Stock Exchange rules governing consolidated reporting are described and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practices of Australian holding companies between 1930 and 1962 are surveyed. Th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a) while the practice was not widespread, some Australian holding companies supplemented their financial statements with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rior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such a requirement in either legislation or Stock Exchange listing requirements; (b) the influence of Stock Exchanges on the evolution of this practice is somewhat less than that previously attributed to it; and (c) the rapid spread of this form of reporting in an essentially unregulated environment (N.S. W.) coincid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market for public debt secur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