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监管是反洗钱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金融机构面临的洗钱风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分类监管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完善评估监管体系相关配套措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对于各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做出有效的洗钱风险评估,是深入贯彻"风险为本"监管理念的重要技术保障。本文在综合研究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上,从"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出发,结合当前反洗钱实践,对现阶段中国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运行模式及方法体系进行了探讨,包括洗钱风险评估概念和目的、洗钱风险评估体系分类、洗钱风险评估程序、指标体系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谭爱民 《武汉金融》2012,(8):68-69,71
我国《反洗钱法》实施数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行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以风险为本已经成为反洗钱监管的主流倾向。当前反洗钱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基于风险的反洗钱评估体系,全面评估金融机构洗钱风险,充分发挥评估预警分析能力,促进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对于各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作出有效洗钱风险评估,是以风险为本开展反洗钱监管工作的必要条件。依据《吉林省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笔者对吉林省辽源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本文浅析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的意义以及评估内容,  相似文献   

5.
李捷  王旭 《时代金融》2011,(29):59-60
为了应对监管资源不足与被监管机构数量急剧增加的矛盾,我国反洗钱监管方式开始由"合规为本"的监管方式向"风险为本"的监管方式转变,根据金融机构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投入,以应对反洗钱监管资源不足的矛盾,而评估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则是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的核心环节。本文首先分析洗钱犯罪对洗钱渠道的需求,再结合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推导金融机构的风险分布,然后以近年来云南反洗钱工作收集的数据为基础,论证金融机构风险分布的三个推导,最后结合昆明中支洗钱风险评估研究成果,提出构建"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模式时应考虑的一些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反洗钱工作逐渐向“风险为本”的理念转变,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起步晚、投入小,面临的洗钱风险较高,成为反洗钱工作的薄弱环节.对此,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反洗钱工作的资源投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夯实洗钱风险评估工作.同时,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监管力度,强化“风险为本”“法人监管”“分类评级”的监管理念,并督促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反洗钱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廖晓雯 《金融会计》2021,(12):64-71
评价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大小,不仅要评估金融机构可能遭受外部环境、客户、产品带来的固有风险,还应当考虑金融机构针对各种潜在风险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本文将以银行业为例,从固有洗钱风险和履职风险两个层面,尝试构建风险为本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评价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综合评判、预警信号输出、系统评价与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实证应用,力求客观、全面地掌握风险状况,选取更优的风险治理对策.本文提出要将评估结果制度化,充分发挥风险评估的杠杆作用,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金融机构,采取分门别类的差异化监管措施,从而实现按照风险程度合理配置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8.
李凌 《福建金融》2011,(11):42-44
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更新,金融工具国际化、金融服务多样化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贯彻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提高反洗钱监管效率,本文围绕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应履行的核心义务,针对金融机构特点,采用定性与概率模型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分析评估金融机构可能产生洗钱风险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反洗钱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及监管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风险的反洗钱分类监管框架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风险的反洗钱分类监管是国际反洗钱组织极力推介的监管方式。本文对我国的反洗钱监管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设计了我国基于风险的反洗钱分类监管的基本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洗钱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0.
客户洗钱风险是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不同类型银行代表机构,从其客户洗钱风险管理机制及运行两个维度,梳理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管理有效性现状,发现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管理在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核验、信息共享联动、高风险客户洗钱风险管理、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等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借鉴美国、德国等国开展客户分类管理原则、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应完善监管层面相关配套规范及机制、完善机构内部洗钱风险管理机制及配套保障、提升高风险客户管理的联动性和有效性、将客户洗钱风险融于机构整体洗钱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收集金融机构报送的反洗钱信息,分析评估其执行反洗钱法律制度的状况,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预警、限期整改等监管措施的行为。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开展,对及时了解金融机构反洗钱履职尽责情况,分析评估金融机构洗钱风险、引导反洗钱现场检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节约反洗钱工作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央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机构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文俊 《海南金融》2011,(12):46-48
为避免洗钱与恐怖融资活动所带来的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信誉风险,金融机构必须制定有效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机制:评估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设计与实施风险控制程序、评价与改进风险管理.反洗钱监管部门应负有对金融机构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审查与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机构业务的快速发展,因地域、行业及业务特点的不同而导致金融机构抵御洗钱风险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对目前金融机构抵御洗钱风险的非均衡性及原因进行分析,在此背景下提出差别化监管的必要性,其次阐述采取差别化监管方式的优势所在,最后介绍差别化监管的具体流程及方式,提出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监管措施的观念,与人民银行总行反洗钱局提出的反洗钱监管观念从"合规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变的总体思路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反洗钱监管面临的问题,指出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结果不是合作博弈均衡,要提高反洗钱监管效率,必须开展反洗钱风险监管,构造被监管者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监管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解析,并对反洗钱风险监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推动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划分评价模块和建立分项指标的方法对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外部评估是当前洗钱风险评估的基本方式。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有效的分析方法是反洗钱监管部门践行“风险为本”工作思路的基石。在给定评估体系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评估情况开展科学分析,实现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是反洗钱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威海中支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年度评估工作为例,引入六西格玛统计控制法开展实证分析,以期对评估结果的运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证券业洗钱风险和证券业反洗钱监管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证券业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业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商业银行现有反洗钱工作在洗钱风险分类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G行和H行的典型案例以及国际标准与渣打银行成功实践,分析了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方法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实务中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并对下一步改进商业银行反洗钱风险分类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反洗钱不仅是为了满足国际和国内监管的要求,更是惩治犯罪、稳定社会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根据《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银反洗发〔2018〕19号),金融机构应当将洗钱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本文从账户管理、交易渠道、金融产品等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了提升反洗钱有效性的风险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反洗钱风险监管理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反洗钱监管面临的问题,指出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结果不是合作博弈均衡,要提高反洗钱监管效率,必须开展反洗钱风险临管.构造被监管者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监管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解析,并对反洗钱风险监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推动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开展,对及时了解掌握金融机构反洗钱法律制度执行情况、分析评估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状况、引导反洗钱现场检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节约反洗钱工作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工作如何发挥金融机构自身系统的资源优势,充分实现各类监管数据的采集和识别,提高反洗钱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人民银行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对打击和遏制洗钱犯罪,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基层央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