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处置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为避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及可能引发的经济问题,各国中央银行纷纷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展开救助行动。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运行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系统性风险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传统认知范围,传统的最后贷款人角色也在此次危机管理中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主要发达国家鲜有经历大规模金融危机,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和金融稳定职能有所淡化,以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渐成主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上述范式,货币政策和物价稳定目标仍是中央银行最主要职责,同时各国就中央银行加强金融稳定职能达成共识,探索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重构风险处置框架,拓展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相似文献   

3.
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崎 《上海金融》2006,3(3):36-38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一国银行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在实施最后贷款人职能时,面临来自银行的道德风险。作为降低道德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要求中央银行在进行最后贷款人操作时,同时保持政策的透明度争模糊性,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中最后贷款人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年初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引人注目,并最终演化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中央银行纷纷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展开救助行动。这种救助行动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运行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系统性风险的程度、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传统认知范围的形势下发生,传统的最后贷款人角色也在此次危机管理中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职能作用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新的扩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最后贷款人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美联储采取的救助政策和政策安排也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在此次危机管理中发生了深刻变化,最后贷款人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创新与拓展。因此系统地梳理最后贷款人理论与实践发展动态,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一、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金融安全网是为保持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防止个体风险向其他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扩散、蔓延而建立的危机防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审慎监管一起,共司构成金融安全网。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和最后贷款人,主要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专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有很多相关问题值得探讨,这些问题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紧密关联甚至互为因果。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看。存款人的储蓄倾向以及存款人挤兑都会影响甚至威胁到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以及货币政策也会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产生影响;从金融市场环境的角度,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受到证券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发展情况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从最后贷款人角度再析央行与银监会的监管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中央银行有必要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危机中提供流动性支持。从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变迁来看,银行监管是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为维护自身资产的安全而延伸出来的一项重要职能。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之间,存在着“内部角色冲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银监会分设的重要初衷,但分设后却又无法回避“内部角色冲突外部化”的难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内部角色冲突外部化的角度出发,指出完善央行与银监会的监管合作机制是我国现阶段改进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银行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银行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最后贷款人的传统理论 ,讨论了该机制在化解系统风险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然后文章探讨了最后贷款人在现实中面临的一些挑战。最后 ,作者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实践作了一个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影响入手,全面论述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基本做法,深入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失,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从科学界定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地位、逐步完善最后贷款人的法律法规、积极实施"模糊"与"透明"相结合的救助规则、注重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健全被援金融机构的破产机制、切实强化最后贷款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雅妮 《金卡工程》2010,14(9):184-184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建立一国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央行监管职能分离、金融监管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最后贷款人机制对我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现状及不足,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做法,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厉 《中国金融》2006,(16):55-56
目前,我国与最后贷款人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紧急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防范和处置金融机构支付风险暂行办法》等。上述法律、法规中关于央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规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T WD J 《南方金融》2004,(10):10-12
作为一国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有责任也有能力充当最后贷款人向暂时陷入流动性困难的问题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支持。实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曾履行过该职能,通过紧急救助来稳定金融秩序、稳定金融市场。我国银行业问题多、风险大、整体资产质量差,这在理论和实务部门早已是共识。为化解日益显现的金融风险,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自亚洲金融风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曾多次对问题机构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如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关闭案,央行向其提供了36亿元的紧急贷款支持;又如1999年央行及时实施380亿元的中央专项贷款,成功化解了广东地方性金融机构危机;在解决农村基金会、城乡信用社,以及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危机问题时,央行动用的资金更是数额惊人。在此背景下,为了使大家对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王自力博士。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机制。在我国央行监管职能分离、金融监管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作用并完善此机制,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了最后贷款人救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转轨时期央行实施金融救助的措施和成效,讨论了制约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冬民 《西安金融》2005,(11):16-24
最后贷款人制度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强制性市场退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前者往往是隶属于中央银行的职能;后者是往往是监管部门的职能.在这种分权安全下,两者的有效协调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有序退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中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演进与特点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就中国最后贷款人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强制性市场退出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并就该制度的完善以及拟议中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有关最后贷款人职能界定、承担主体、援助对象、援助标准、资金来源、道德风险的产生及防范等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对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1)通过法律明确LLR的职能定位;(2)限定救助对象;(3)提高贷款利率;(4)缩短贷款期限;(5)坚持透明原则;(6)加大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8.
周厉 《上海金融》2006,(11):18-22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四种不同情况下中央银行扮演最后贷款人角色可能存在的激励目标冲突导致的政策失灵问题。首先,当中央银行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为一身时,代理问题可能导致“内部角色冲突”;其次,监管职能分离后,“内部角色冲突”出现了“外部化”;第三,如果在央行独立性和监管独立性不强的情况下,会导致最后贷款人问题的实际决策权向政府的集中;第四,在预算软约束情况下,最后贷款人政策为整个金融体系提供了显性或隐性的担保,这种担保的存在又反过来加重了预算的软化,如果不加以限制,最后贷款人政策极易成为一种低效率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2004年人民银行总行要求各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计部门要对当地金融机构会计报表进行检测,为了更好地履行监测职能,本文通过对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点进行剖析,归纳出对风险点的测算方法,再通过对风险的控制以达到监测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浅议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英 《新金融》2001,(11):8-9
如何有效地抑制银行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货币当局面临的难题。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金融风险和货币危机,使许多国家在强化政府银行监管职能的同时,纷纷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完善包括传统的银行清偿力管理和最后贷款人在内的铭安全网。我国即将成为WTO的全权成员。加入WTO,不仅意味着市场准入标准的逐渐趋同,而且意味着市场监管标准的逐渐趋同,而且意味着市场监管标准的逐渐趋同。即中国对银行业的监管标准和国际标准共同接轨。我国在加入WTO后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推进银行业经营国际化的同时,通过强化对银行业的监管来防范金融风险。自96年以来,就有海南发展银行和广东国际信托公司等数家金融机构倒闭。现有的各种类型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超过4万家,但多数银行经营不善、甚至个别较大规模国有商业银行还出现挤兑现象,银行业潜伏着危机。加之近年来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对于我国银行业隐藏的风险不可掉以轻心,不能不考虑。对此本认为有必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