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成长包含了金融增长和金融发展两个方面,金融增长较多地描述了金融量的扩张,而金融发展则突出了金融质的提高。金融成长的过程按照规制结构可以划分为金融抑制、金融约束和金融深化三个阶段。对于我国金融改革而言,提高金融成长水平的出路在于增加金融成长中金融发展的份额,即提高金融质的成长度,关键在于推动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本身归根到底就是以寻找合理的规制制度结构和规制幅度为目标的金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转变金融增长方式关键在于提升金融"软实力" "金融实力"包括金融"硬实力"和金融"软实力".金融"硬实力"主要包括金融资产规模、经济金融化程度、经济货币化程度、股票市值、资本实力,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数、外汇储备、金融市场交易量、金融业增加值等等.金融"软实力"主要包括金融创新水平、金融市场体系发育程度、金融企业治理机制、金融社会环境、金融监管能力、金融开放度,金融人才配置、金融文化、金融理论建设、金融国际环境等等.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中国转变金融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变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为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优化金融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的另一个视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金融生态不能混淆于金融生态环境,社会金融模式是分析研究金融生态问题的隐含前提。文章从社会金融体系视角阐述了就银行论金融、就贷款论金融探讨金融生态问题的局限性,着重分析了我国金融生态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乃是不协调的金融结构, 即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国有金融与非国有金融之间、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之间、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二元性,认为以上原因制约了金融主体的活力、金融生态环境的培育及金融调节机制的完善,提出优化金融结构是推进金融生态建设不可逾越的重要关隘。  相似文献   

4.
金融电子化建设与金融科技管理是金融科技工作的两大基本任务,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央行金融科技工作的实践,对金融电子化建设与金融科技管理的内容与目标、金融电子化建设与金融科技管理的关系,以及如何抓好金融电子化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一、金融电子化建设与金融科技管理的内容与目标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内容包括: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金融电子化软件开发和金融电子化软科学  相似文献   

5.
金融舆情演化要素主要包括:金融舆情主体、金融舆情主题、金融舆情载体、金融舆情内涵等方面;金融舆情演化的过程同时包含着金融舆情主题演化、金融舆情密度演化、金融舆情速度演化、金融舆情长度演化、金融舆情力度演化、金融舆情广度演化、金融舆情强度演化等不同特征和维度。  相似文献   

6.
商品金融化是金融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畴迫切需要从货币金融领域拓展到商品金融领域.本文在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融资源具有富集作用.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是商品金融化的内在动力.商品金融化是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的外在表现.通过分析商品金融化的演进路径,考察商品金融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武成  党鸿钧 《中国外资》2013,(20):100-100
金融消费者教育,能够培养金融消费者正确的金融消费理念,可以有效预防金融消费纠纷的产生。因此,应当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机制,设立金融消费者教育机构,拓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方式以帮助金融消费者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产品、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8.
应用VECM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方法对金融结构,效率和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短期内金融效率会单向影响金融增长和金融结构;金融增长会单向影响到金融结构,对金融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长期内金融结构会影响到金融增长,金融增长会影响金融效率。第三,金融结构对金融效率和金融增长冲击的反映敏感。  相似文献   

9.
金融立法和金融法制工作同金融体制改革的关系十分密切。金融立法和金融法制工作可以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法律保障,促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对金融立法和金融法制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0.
金融和经济关系的实质是金融功能,金融和经济关系的核心是金融功能,金融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也是金融功能。而金融功能性要比其他各层级大的金融资源更加难得,所以金融功能性资源是十分稀缺的。在实际中,金融功能层次本身的复杂化和提高,功能的层次和种类的拓展以及强化的过程实质上其实就是金融功能的进一步演化,所以说金融功能的演化便是金融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用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的角度来展开我国金融发展情况的相关功能的判断工作,从而提出吴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与之相关的思考。本文就金融功能以及金融发展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杨  陈三毛 《浙江金融》2020,(1):9-19,47
本文利用中国1988~2016年宏观经济数据、金融数据,分别构建金融压力指数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来反映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利用ARDL-ECM模型来分析金融压力指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深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短期会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并且对于我国来说金融深化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不利于金融稳定。同时,长期内金融深化可以加大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有利影响,但是短期却会加大普惠金融不利于金融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萍 《金融与市场》2023,(11):34-41
普惠及绿色金融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关键方向,在推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各自深入开展的同时,中央强调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还要“融合发展”。本文从理论角度梳理县域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相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山西省90个县(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以及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近几年县域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增长缓慢,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单独推动具有局限性,绿色普惠金融的目的在于引导长尾群体和优势群体平衡发展。最后,从融合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县域绿色普惠金融市场、探索建立绿色普惠金融试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博览》2010,(23):22-24
全民金融普及教育又称金融素质教育、国民金融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金融素质为目的、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的一般性金融常识普及教育.它是金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金融专业(学历)教育、金融职业(金融从业人员)教育共同构成完整的金融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设计云南藏区金融素养调查问卷,并在迪庆辖区深入开展农户问卷调查1000份,以此分析迪庆农户金融知识、金融能力、金融意识、金融行为的情况及特征。在问卷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素养与金融扶贫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素养通过金融行为的中介效应与金融扶贫具有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提高金融素养的政策建议,以期金融素养促进金融扶贫,形成两者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外围绕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不断涌现。而互联网金融及其理论研究的普遍开展为深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激励性因素。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互联网金融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运用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等角度,对当前围绕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6.
金融功能、金融发展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功能是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实质、核心与基础。金融功能性资源比其他层次的金融资源更难得,从而更稀缺。金融功能层次的复杂化与提升,功能层次与种类的扩展与强化过程即是金融功能的演进,金融功能的演进即是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观视角来进行中国金融发展状况的功能判断,提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甘川 《云南金融》2011,(3X):50-51
我国金融结构具有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并存的双重二元性。本文从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二维角度论述了我国金融二元结构的双重性,并从二维视角出发提出了统筹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光 《征信》2015,(2):21-24
互联网金融让大众可以在信息相对对称中自由、平等地获取金融服务,逐步实现金融的普惠性。从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和理念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结合点,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金融促进经济增长论 从外生金融理论和内生金融理论的不同思想上,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各不相同.内生金融理论强调的是金融自身的功能对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研究;而外生金融理论则是从政府的金融制度以及金融调控等宏观方面研究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服务,金融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湖北金融创新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制度困境。湖北金融创新需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入科技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完善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加快金融创新进程,以实现湖北金融的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