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1978-2009年GDP与进出口相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并建立三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得出对外贸易在长期中带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银行信贷余额、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长短期方程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我国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也发现经济增长不是货币供应的原因,但是反向却存在因果关系。并据此对我国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我国FDI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经济增长和汇率上升均会引起FDI的增加,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对FDI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按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了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在金融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开放通过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进而带来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机制进行推演,并从全国和省际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消费、净出口和投资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总需求,在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经济存在着结构性缺陷。2009年中央提出扩内需、保增长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本文通过对拉动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消费、投资进行计量分析,通过E-views软件的帮助建立模型,以分析三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得到相对理性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元测算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我国31个地区2008-2014年“互联网+”、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相关变量数据,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三类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和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相当,经济增长对“互联网+”的影响较大,而对普惠金融影响相对较小.微观上看,三者之间正向作用已经存在,普惠金融对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各经济主体加强基础性投入、注重精准化投入并做到长期坚持以促进三者协同发展.但从长期看,普惠金融对“互联网+”和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冲击,“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微弱的负面冲击,因此,需要政府层面加强统一监管并积极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消除其中的摩擦因素.  相似文献   

7.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来是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但却鲜有文献将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基于我国东部10省市1998-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VAR分析了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资本市场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而信贷资金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我国应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李剑 《济南金融》2013,(9):20-2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来是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但却鲜有文献将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基于我国东部10省市1998—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VAR分析了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资本市场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而信贷资金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我国应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包括经济增长、FDI规模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方程的联立方程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1997-2010年我国26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通过资本积累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153,而人力资本积累受到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并根据结果进行经济分析。计量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需通过加快金融深化和金融体系改革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文书洋  刘浩  王慧 《金融研究》2022,506(8):1-17
在可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减排技术内生化,建立带有环境约束并包含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了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机制。这一理论得到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中介效应分析的支持。本文为绿色金融的经济学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推进了绿色金融的“功能”理论,论证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绿色创新渠道”,这意味着绿色金融不限于对少数清洁行业的支持,针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内部环保技术升级的金融服务也至关重要,是未来绿色金融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转型从体制转型阶段进入到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应当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而转型进程以及发展战略的转变都内在统一于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进程当中。现代经济发展的虚拟化强化了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因而随着中国成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金融转型的成败将对中国向好的市场经济迈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两个维度衡量地方经济发展,在对地方性银行产权结构、贷款供给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我国67家地方性银行的数据,实证研究在贷款供给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不同产权性质的地方性银行是否具有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城商行与农商行在促进城市和非城市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地方性银行提供的贷款越多,地方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地方经济效率也越高。在贷款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国有与非国有控股银行的作用无明显差异,但在贷款促进地方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国有控股银行的作用弱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贷款均能有效促进市辖区的经济发展,且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它们均未能明显促进非市辖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其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重心、步骤等系列要素。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在当前以政府投资拉动机制向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具体实际,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内在机理分析入手,对东北区域及区域各层次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决策、选择与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伟中  余剑  李康 《金融研究》2021,486(12):75-95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且支持力度不断强化,政策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将绿色金融政策和绿色转型纳入可持续投资(ESG)资产定价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风险资产均衡收益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其次基于绿色债券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这一准自然实验,分别从企业融资成本和绿色创新两个角度实证检验绿色转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降低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激励,同时通过提高棕色债券的信用利差给棕色企业的绿色转型带来倒逼促进作用。(2)这一影响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作用更为显著,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弱化。(3)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融资途径显著提升了棕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倒逼棕色企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6.
杨伟中  余剑  李康 《金融研究》2020,486(12):75-94
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及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代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以金融驱动技术进步的视角,构建内生增长DSGE模型,分析金融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佐证了我国技术创新的逆周期性,并发现金融资源在企业生产性投资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分配,可以通过改变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和技术进步率两种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且这两种影响之间存在“跷跷板”关系,但后者更具主导性。在此基础上,诠释了金融、技术与经济的动态传导机制:经济扩张期,企业生产规模扩张,金融资源对生产性投资的支持增加,对创新的投入相对减少,技术进步率放缓;经济收缩期,企业缩减生产规模,金融资源对生产性投资的支持减少,对创新的投入相对增加,技术进步率提升。本研究的政策启示为,面对当前发展新矛盾、新挑战,应把握发展新格局、新机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机制,鼓励创新投资,充分发挥股权市场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作用,并辅以稳健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激活企业创新需求,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rategic investors on bank efficiency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ata on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regionally are well-suited for the stud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rategic investo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efficiency in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while the effect of strategic investors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of the effect of strategic investors on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efficiency wi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mix of local official promotion system and city commercial banks’ governanc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马光荣  赵耀红 《金融研究》2022,506(8):55-73
行政区划壁垒是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行政区划壁垒对省际交界地带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两种效应——边界跳跃效应和边界洼地效应,接着利用栅格级别夜间灯光亮度和公共品提供数据,对两种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省际交界地带不存在显著的边界跳跃效应,紧邻省界两侧的地带在经济发展和公共品提供水平上都高度接近;第二,省际交界地带存在明显的边界洼地效应,越靠近省界的地区,经济发展和公共品提供水平越滞后,这一效应在距离省界20公里的范围内尤为明显。边界洼地效应的存在导致省内核心地带的经济发展难以辐射到边界地带,也可以作为边界跳跃效应不存在的原因。本文研究表明,进一步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分割式治理体系,不仅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与平衡发展,也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Do societal norms help to explain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We analyze whether societal norms, in addition to legal institutions, have an impact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we addre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clusion of societal norm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Our first conclusion is that societal norms indeed are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stock market capitalization, while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the supply of bank credit. Secondly, the value added of including societal norms in models that expla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r, indirectly, economic growth largely coincides with the inclusion of formal institutions, like legal variables.  相似文献   

20.
庄毓敏  储青青  马勇 《金融研究》2020,478(4):11-30
本文通过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银行部门,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模型的理论分析表明,在均衡状态下,金融发展可以提高经济中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缓解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了研发部门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推动经济实现更高速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相关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2)在工业化程度、外商投资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政府支出水平较低、人才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3)企业研发创新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且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了“金融发展—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传导机理及其在中国的体现,从而为金融支持创新型经济增长的改革逻辑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