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金融电子化与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向金融电子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进行创新:1.加强风险预警、完善内控;2.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革新审计技术和手段;3.开展非现场审计;4.开展金融科技审计;5.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村金融》2007,(7):58-60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创新的发展和对外金融的进一步开放,加上当前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和屡有发生的大案要案,使得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内部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环境、体制、技术、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内部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因此,研究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的类型、成因以及如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是摆在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和职能,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内审状况,重点讨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相似文献   

3.
实施商业银行风险审计,必须实现审计能力的提升。银行业作为传统的金融行业,发展历程久,近年来金融创新加大,特别是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商业银行风险审计内容也日趋复杂和广泛。因此,不仅要求审计人具备把握大局的能力、依规审计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更要求风险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金融理论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并在风险审计过程中熟练应用。  相似文献   

4.
蹇丽 《金融会计》2011,(4):62-64
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对内部审计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在董事会领导下相对独立和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系,以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实现审计职能和定位的转变。即紧紧围绕董事会的战略目标,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从战略决策层面、机制体制层面和内部管理层面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出规范管理和防范风险的审计建议并督促整改,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金融监管中,金融审计部门的责任越来越重。但是,目前一些金融机构由于存在体制或人员上的种种问题,导致金融审计风险不断加大,金融监管的工作质量受到威胁。文章对导致金融审计风险的成因做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要从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改善审计工作质量、改进审计工作方法和改革金融审计体制等方面全面提高金融监管工作质量,有效防范金融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6.
金融电子化与传统的金融审计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传统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失效使审计人员面临更多的审计风险,新业务的发展使金融审计的时效性难以体现,现场审计难度加大。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金融审计的创新发展,进而取得深化审计目的、细化审计任务等效果。  相似文献   

7.
加强金融内审是加强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和防范经营风险的必然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内审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体制机制、审计手段创新、审计功能发挥等方面问题,制约了我国金融内审工作的发展。加强金融内审,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规范经营行为、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南金融》2005,(2):i002-i002
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围绕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改革目标.结合本地经济金融环境,紧紧抓住重组改制和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两个工作重点,不断深化信贷体制、财务体制、审计体制、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着力降低不良资产.强化科学管理,努力开拓市场,加速推进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各项业务持续稳步健康发展.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金融审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稳定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由于金融企业的特殊性和当前金融监督的某些缺失及受到体制上的制约等原因,给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风险。作为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审计的功能应该在金融的社会监督和金融风险的控制方面有所拓展,以发挥金融审计的特殊功能和作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肖智平 《新疆金融》2009,(11):44-45
目前,我国金融企业在COSO内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笔者认为,金融企业在积极运用COSO内控框架、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机制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促进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融创新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均有影响,它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增大金融风险,还将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与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在投融资、客户征信、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应运而生。金融科技的出现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进而推动了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融合。与此同时,由于金融科技而产生的金融创新也拓宽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推动科创企业的发展,我国的金融机构应以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合科创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同时,监管机构要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分析,讨论了金融创新风险的一般概念.然后,根据金融创新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金融体系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划分为金融创新自身活动及产品风险、金融创新市场风险、金融创新机构风险、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及监管风险、金融创新系统化及国际化风险等,并对每一种风险的形成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创新和监管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也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英国、印度等国相继推出监管沙盒。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在监管实施主体层面,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应与地方政府一起构建跨地区监管沙盒合作机制,实现普惠金融;在测试主体层面,以银行业为切入点逐步推广实施,积极引入金融科技公司形成协同效应,鼓励沙盒中的测试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金融消费者层面,需要搭建消费者数据共享平台,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来,中国式监管沙盒需要构建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促进监管能动性的积极转变,实现金融科技与监管创新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的理念及监管体制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而不断地演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逐步形成了监管权高度集中却又不失灵活性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体制改革是政府与金融体系博弈的结果。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践证明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有效的。中国在今后的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可以供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梳理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以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发展现状,构建方差分析模型实证检验监管政策的影响得出:首先,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有效遏制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量的增长,但未能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风险。其次,监管政策显著降低了互联网贷款利率和提高了互联网贷款规模,有力提高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健康发展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家已将金融科技视为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印度金融科技产业的兴起得益于印度政府的多项改革举措和政策支持,包括"数字印度"战略和"废钞运动"等。但是,由于金融科技的跨界化、去中介、分布式等特征,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科技发展,监管能力无法匹配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为了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和防控新型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印度储备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保险监管和发展局相继推出了面向各行业的"监管沙盒"机制,致力于实现金融科技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健全金融监管等目标。印度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对于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监管沙盒"制度完善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监督作用的多维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策规范、学术研究和运行机制等多个维度剖析了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的公司治理角色,认为财务专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但实务中对财务专家的定义和财务专家有效监督基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模糊性。本文还认为,确保兼具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的财务专家以及完善财务专家市场和财务专家的职业声誉机制,是财务专家发挥有效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屈波 《济南金融》2009,(7):14-17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分析,讨论了金融创新风险的一般概念。然后,根据金融创新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金融体系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划分为金融创新自身活动及产品风险、金融创新市场风险、金融创新机构风险、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及监管风险、金融创新系统化及国际化风险等,并对每一种风险的形成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