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越来越离不开IT系统。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管理好日益庞杂的IT系统,提高企业IT管理水平和运维能力,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对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提供高质量的IT管理与服务,是当前各企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IT综合监控平台的建设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手段,IT综合监控平台可以对IT资源进行可视化、可量化、自动化、全面统一的监控管理,并以此提高系统可用性、降低维护工作量、提高整体系统维护能力、提升IT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在资源管理、故障管理、问题管理等方面提升整体IT运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在上个世纪就建成了省级数据中心,并在数据中心部署了邮件系统、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等。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客户服务力度加大以及管理决策、IT运维等的需要,公司又相继推出新的业务处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财务系统、服务管理系统、IT监控平台等,全公司运作实现了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商业银行在IT风险管理、生产管理、数据管理、运维管理、研发管理、测试管理等诸多领域的IT管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数据大集中后,各家商业银行的IT战略布局也趋于研发、测试、生产领域。在研发测试领域,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软件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上,开发高质量的金融软件必须构建软件研发过程质量保障体系。这样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软件质量保障(SQA)在后数据集中时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电脑》2014,(1):78-78
面对数据中心复杂性和安全性挑战,如何构建适合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IT运维管理体系?日前,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宁基于中亦科技多年来在银行业IT服务中吸收和提炼的客户及自身的经验,提出IT基础架构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的IT服务理念,并介绍了"技术+管理+规范"的IT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人民银行基本实现了“数据大集中、两级数据中心”的战略部署,省级数据中心作为区域中心为辖内人民银行用户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在享受数据集中带来的高效、安全和便捷服务的同时,对科技管理的手段和运维管理的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IT系统规模逐渐庞大、系统构架日益复杂和运维工作量日渐繁重等问题,合理配置全辖各类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运维人员的能力,实现数据中心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省级数据中心一体化IT运维体系的构想,从科技人员一体化管理、制度流程一体化建设和一体化运维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对该运维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电脑》2013,(10):92-92
在大多数单位,IT运维部门在人们眼里几乎是一个只管花钱的"消费者",其价值往往难以量化,也难以评估。作为终端管理产品,启明星辰的天珣内网安全风险管理与审计系统正在努力改变人们的这种认识。它以一种"节流"的方式产生价值,使IT运维部门不再只是一个"消费者",同时也是一个"生产者"。  相似文献   

7.
正吴永飞:华夏银行已结合ITIL进行了组织架构、流程管理、运维管理平台等运维体系的建设工作,下一步将在完善运维体系建设的同时启动ISO20000体系建设咨询项目。2011年,华夏银行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模式随着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完成了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同年9月,华夏银行借鉴ITIL(IT基础架构库)、ISO20000国际标准及同业在IT运维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与经验,正式实施运维体系建设工作,对运维体系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及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拥有IT资产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但目前采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存在资产数据不全、数据质量不高、与资产运维脱节等问题。为此,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在基于ITSM平台的科技管理系统上开发了IT资产管理模块,将IT资产与IT运维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对IT资源从入库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优化了IT资产的管理流程,提高了IT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现如今银行数据大集中的背景之下,传统被动的、孤立分散的、"消防队"形式的运维管理模式,不仅会让IT部门疲惫不堪,还会给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运行带来诸多不便.而通过采用有效的运维管理,比如IT与业务相融合的管理,银行可以根据业务目标对IT服务进行调整,以确保IT能够支持业务目标,从而直接产生业务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重庆银行运维管理项目背景 随着金融行业IT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的不断发展,IT和业务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使得银行业务系统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整个IT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业为满足各自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加快了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建设步伐。数据集中不仅仅是对技术支持系统的一个改造,更是对行业整体管理理念、管理经营模式的再造。2005年3月15日,在思科数据中心管理高峰论坛上,来自思科的IT全球运作部经理Ian Reddy、亚太区合作关系管理高级总监Chuck Trent和中国IT经理Greg Dixon介绍了思科数据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情况。  相似文献   

12.
IT的价值体现在对业务的支撑上,为了确保IT系统7×24的连续运行以满足业务的经营发展需求,我们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运维管理体系来优化IT运维管理服务流程,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当前运维管理的最佳实践ITIL和ISO20000运维管理框架都定义了事件管理和服务级别管理等关键流程,但并没有指定具体的实现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面向业务的IT性能管理的几种思路,可以用于量化IT部门提供的服务级别水平,实现IT事故的快速定位和恢复,为事件管理和服务级剐管理流程的实施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于银行这种需要提供不间断服务的行业来说,运维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随着银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运维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加,而事实上.运维已经成为了银行IT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银行的运维工作存在哪些问题,究竟应该提供怎样的运维服务.是银行业IT服务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施IT服务管理,用户可以在压缩IT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创造比过去更多的IT价值。从长远来说,通过不断实施精细化管理,给企业整体带来了运维管理制度的改革,IT服务管理的价值就会随着企业IT规模的发展而日益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数据后集中时期,银行生产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被提到重要位置.ITSM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型企业和金融服务行业.中国农业银行引进ITSM,打造了基于事件管理的全新服务模式,建立全行一体化运维支持平台,实现了服务支持的规范化、流程化、电子化,提升了全行运维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小庆 《华南金融电脑》2010,18(5):48-51,56
近年来,随着金融企业IT硬件系统大批量采购,业务应用软件的大规模开发建设,IT项目的基础设施投入基本结束,但IT系统日益复杂,维持稳定运行难度日益加大。如何高效发挥这些投资的作用,如何有效提升IT运行管理水平,如何扭转传统意义上的IT运维管理的被动局面,做到对IT系统故障的主动预测、预先防范、提前告警、及时解决,已经逐渐成为IT运维管理过程中日益突出和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兴业银行在近年来IT运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ITIL咨询及系统建设、ISO 20000认证实施的成果,引入COBIT的IT治理理念,从人员、流程、技术(People、Process、Technology,PPT)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以服务为中心、实现资源统一管理、运维工作整体协同"的研究方向,针对运营维护管理内容规划了运维工作职能中心,设计了包括多维跨区域的组织架构、以调度为驱动的运维控制流程、以发展规划为导向的四维衡量指标和支持跨地域运维的技术平台四个方面的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电子化》2011,(4):17+6
过去5年,我国证券行业信息化走完了其他行业需要10余年才能完成的发展进程。"十一五"期间,证券公司以大集中交易为核心,完成了从营业部到总部的所有IT系统的搭建,初步构建起企业整体信息化平台,并逐步进入业务应用以及从粗放式IT建设向精细化IT管理转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IT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应包含运维服务制度、流程、组织、队伍、技术和对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人民银行的业务特色,整合运维服务资源,规范运维行为,确保服务质效,形成统一管理、集约高效的一体化运维体系,从而保障人民银行数据集中条件下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积极推进数据大集中是国内银行业的一项重大举措,目的是实现银行集约化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然而,数据大集中就像是将全世界的桥梁都整合成一座桥梁一样,它在方便银行经营管理的同时,也给银行的IT运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数据中心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应用和系统,技术复杂度和关联度今非昔比;另一方面运维人员的高度集中和专业化也带来了运维管理的高度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