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金融机构可疑交易监测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守成 《海南金融》2011,(3):61-65,79
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就是通过收集、判断、识别的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分析可疑交易并提炼涉嫌洗钱犯罪情报的过程。我国反洗钱工作主要以金融机构依据《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上报的可疑交易数据为调查洗钱犯罪的基础。但由于反洗钱社会成本高和反洗钱制度的缺陷、分析信息的不全面,从而导致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可疑交易分析有效性低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有效性,既要从源头掌握客户全部信息,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和举报积极性,通过多层次分析机制和引入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可疑交易模型技术,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的有效性,才能发现更多的洗钱犯罪线索,从而有效地打击各种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2月在《刑法修正案》中,将恐怖活动犯罪列为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200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序幕。在2003年底薪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明确人民银行负责“指导、部署金融业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把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提升到法定义务的高度。在上述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反洗钱工作已成为商业银行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2006年1O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反洗钱法》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反洗钱专门立法方面的空白,与《刑法》有关制裁、打击洗钱犯罪的法律规定共同构筑了我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预防监控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金融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反洗钱合作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反洗钱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犯罪分子的洗钱手法日趋复杂化、专业化,利用金融工具洗钱犯罪的活动也日益猖獗。自200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颁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三年多的时间,在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的反洗工作得到较快发展,逐步进人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洗钱犯罪活动,打击了洗钱犯罪行为。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反洗钱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洗钱犯罪的专业化和行业化趋势近年也有显著加强,洗钱犯罪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人总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反洗钱工作通过法律规章确定下来。至此,  相似文献   

5.
洗钱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洗钱犯罪,特别是利用金融系统和金融工具的洗钱犯罪活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它已引起世界货币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各国执法机构的高度重视。2003年3月1日执行的“三个反洗钱法规”即《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在反洗钱领域筑起了防线,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6.
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通过金融机构监测并报告异常资金流动,发现并控制犯罪资金是预防和控制洗钱的基础工作和主要措施。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与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资料记录保存是构成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三大基础工作。本文深入分析了安徽省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数据的现状,针对金融机构在可疑交易识别和报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的猖獗,反洗钱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03年3月1日,由中圜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已形成了以金融机构为前沿的反洗钱的基本构架,银行业反洗钱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004年修订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又将组织、领导金融业反洗钱的工作职责赋予了人民银行,使金融系统反洗钱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但是实施情况,进展不尽人意,在反洗钱工作中出现不少新的洗钱动向和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证券业作为金融业中是最具开拓和创新的行业,由于流动性强和交易复杂,往往容易受到洗钱者的关注,成为打击洗钱犯罪的重点领域。证券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三方存管制度实施后,证券业金融机构交易结算方式和业务资金流程以及洗钱方式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重新梳理证券业洗钱方式,探讨证券业可疑交易现行标准,对于厘清证券业合理怀疑与重点监测的可疑交易,指导证券业金融机构根据行业特点和机构实际自主建立可疑交易监测指标,形成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各类商品、劳务交易资金收付日益频繁。银行作为社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作为洗钱的渠道。2003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洗钱犯罪已经日益引起国内、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3年3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和两个《办法》)开始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反洗钱工作以刑法为主导、  相似文献   

11.
《金融会计》2007,(3):76-80
第一条为防止利用金融机构进行洗钱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相似文献   

12.
日前,公安部、人行联合制定了《关于可疑交易线索核查工作的合作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公安机关与人行将按照“控制在先,打防结合,分工协作,依法办案”的原则,切实加强可疑交易线索核查工作的合作。人行负责将金融机构报送的涉嫌洗钱等犯罪的可疑交易线索按有关程序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并协助公安机关办理洗钱等刑事案件调查中属于人行职责的有关事项。公安机关负责对人行移送的可疑交易线索进行核查。  相似文献   

13.
目前,洗钱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反洗钱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反洗钱适用的机构范围、建立客户的身份证明以及交易记录保存规则、建立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制度、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的定义,所谓"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当前,在我国,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银行的存款,汇兑、结算等资金交易和离岸金融业务将其"黑钱""洗"成合法资金,并进入流通领域.这些洗钱行为不但损害了我国金融行业的信誉和安全,而且对金融秩序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为此,要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就要有健全的反洗钱立法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们依法开展反洗钱工作、预防和打击洗钱等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反洗钱法律法规实施时间尚短,且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繁多、金融产品不断更新,反洗钱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戴华伟 《时代金融》2013,(21):149-150
构建有效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模式对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质量,打击洗钱犯罪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剖析了当前我国可疑交易报告模式的弊端,并在借鉴英、美等国家报告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金融机构总对总报送、监测中心纵横向反馈、人民银行阶梯式使用"的报告模式设想,并对完善我国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梁绥 《金融会计》2023,(4):70-73
履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是反洗钱三大核心义务之一,其目的是追踪资金来源去向,监测和打击洗钱及上游犯罪。近年来,我国根据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标准修订了相关法律,同时下发了一系列与之匹配且操作性强的反洗钱文件,但由于系统功能、人员素质等原因,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违反了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8.
《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对于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反洗钱法》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规章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实行双重行政处罚标准;反洗钱违法行为的范围、行政处罚规定的效力、处罚建议权、拒绝权等规定有矛盾的地方;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特别严重、身份不明等情形定义不明确,概念模糊不清.这些矛盾冲突及问题,必然导致法律及规章的适用困难,应及时予以修改补充完善,以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谐与尊严.  相似文献   

19.
张洁 《中国金融》2020,(4):102-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业务量呈指数型增长,可疑交易报告数量逐年上升,而现有的反洗钱风险监测系统只能程式化的筛选可疑线索,致使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增多但问题交易占可疑交易数量比重却不断下降,亟待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同时,互联网支付打破了原来“点对点”的业务模式,给打击洗钱犯罪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20.
一、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分析(一)列举式识别模式造成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行为的粗放化。我国可疑交易报告概念上的界定采取了标准化列举式定义法,根据洗钱犯罪活动规律及一些相似异常特征,将其分为可疑交易标准型和非标准型两类。对标准型可疑交易《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列举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