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刘奇 《财政监督》2008,(6):34-35
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内部控制中内部稽核和内部牵制之间的关系,企事业单位如能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范进行操作,同时配以事前、事中、事后的牵制、稽核工作流程,将能够及时准确地纠正错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亚干 《中国金融》2002,(10):22-22
内部控制如同企业的免疫和保健系统 ,因内部控制不到位 ,导致银行和企业“发病”和“死亡”的案例不少 ,如英国的巴林银行 ,我国的海南发展银行等。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技术环境的变化 ,内部控制也在不断“进化” ,先后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内部牵制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 ,主要通过形成和推行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 (方法和程序 )来实施控制 ;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环境、…  相似文献   

4.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在一个经济实体内,对其会计行为的规范,使预策与决策实现相对的吻合。美国经济学提出内部控制,就是控制环境、风险控制、内部牵制、信息交流、内部监督五大要素,我国经济学提出的则是“诚信为本,不做假帐。”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演进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与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内部控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以及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政府宏观控制理论与实践运用和外部审计推动相关。内部控制理论的每次突破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内部控制经历了“方法措施观”、“政策程序观”到“过程观”发展演化阶段。因此内部控制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动态性,其每一步发展都是公司失败案件或系统危机作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防范风险隐患,正在成为当代企业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的关键技能,和企业走向成功的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从传统的“就事论事”式的被动管理,过渡到现代企业的“风险预警”式的主动管理模式。本文拟从企业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构成要素及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浅议如何建立对我国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从内部牵制到制约机制再到控制体系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7.
石良玉 《会计师》2014,(8):50-52
在“内部控制”被全能化、神化之后,作为其灵魂的"内部牵制"却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从其概念的涵义出发,由其沿革分析二者的关系,依其现状看其意义,以其概念、机制和实现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完成内部牵制的新生,归位于内部控制之魂。  相似文献   

8.
内部牵制:查错防弊的有效工具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往往呈现出从归纳到演绎的过程。内部控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6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人们就开始内部控制实践了:款项付出时,经手人必须形成纪录,然后再由另外的人对付款清单进行简单的汇总并核对。无论是古埃及的  相似文献   

9.
一、内部控制概念经过七十多年的演变,已从单纯的内部牵制发展为内部控制结构,其内涵也从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发展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部分。一九九四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等共同组成的“防止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COSO)”,提出了最新的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业务的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律和规章的遵从性而由单位董事会、经营者及其他成员实施的一种过程”。小型企业因为规模小、资产少、机构设置精简、一人多岗甚至兼职兼岗,所以实施内部控制的难度较大,内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企业组织的重整,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不断发展,其要素及其框架也在不断发展.其依次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一要素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两要素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三要素阶段),内部控制框架阶段(五要素阶段),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八要素阶段).文章以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为主线,重点分析了内部控制要素及其框架的演进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起源于内部牵制,在内部控制的概念被提出之前,其实践活动早已存在。本文通过历史追溯的方法,发现内部控制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存在,它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本文总结了内部控制理论的缺陷,并对就其未来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内部控制理论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内部牵制阶段的控制是为了牵制行为当事人无意的失误(错误)和有意的徇私舞弊行为而设置的内部相互控制、相互稽核的控制制度,是内控理论发展的萌芽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管理的需要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内在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管理同时诞生:萌芽期的内部牵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内部牵制。远在公元前36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记载中,就可找到内部牵制的踪迹。在当时极为粗糙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记录员要核对付款清单,并在付款清单上打上“点、勾、圈”等核对符号,表明检察账目的工作已经完成。这表示简单的内部牵制措施已经出现在原始的会计实践中。当时的内部牵制活动仅是由于经济发展、管理需要产生的自觉不自觉的活动。人们从未对内部牵制本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以认识,提出某些见解,仅是凭经验进行着最粗糙最简单…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维护财产完整,保证会计及其他资料正确和财务收支合法,决策层的经营方针、经营决策能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调整、制约、控制和平衡系统。它的核心内容是如何通过实施“内部牵制制度”,防范管理不到位带来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案设计及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20世纪40年代,企业内部控制就已经为人们所认识,但当时的内部控制仅限于内部牵制,它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控制。到了70年代,内部控制又偏向于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一直到80年代后期,内部控制的定义才趋完善,它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旨在取得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济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一、 内部控制的结构和成分在内部控…  相似文献   

16.
风险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不断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日趋突显.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来看,内部控制内涵在不断深化,由最初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成一种比较完整的控制系统,成为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拓展和延伸,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之“魂”——“内部牵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良玉 《会计师》2014,(15):50-52
在"内部控制"被全能化、神化之后,作为其灵魂的"内部牵制"却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从其概念的涵义出发,由其沿革分析二者的关系,依其现状看其意义,以其概念、机制和实现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完成内部牵制的新生,归位于内部控制之魂。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都存放于企业的“黑箱”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高管层向外部利益相关者释放内部控制质量的信号,这一信号是否传递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信息?本研究认为高管层具有披露的“动机选择”倾向,这种“动机选择”决定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偏离内部控制质量的偏差.文章分析了高管层决策、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披露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内部控制管制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内涵在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内部牵制阶段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没有将监督与评价作为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将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职能部门作为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COSO报告把监督(Monitoring)作为第五个和最后的要素,并指出:监督是一个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及时地检查和定期地评估内部控制运行质量的过程,它能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持续、有效运作,包括持续监督与个别评估两种方式。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规范》)第五章专门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做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20.
林蕊 《福建金融》2010,(3):47-49
会计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相互牵制的防范制度,对于案件防范具有重要作用,是基层央行依法有效履行职责,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保障。本文从分析当前会计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入手。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个方面,提出加强基层央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