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贷配给会使部分财富溢入公共领域形成租值并被耗散,引致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程度或者信贷配给的均衡利率水平取决于信贷配给所带来的边际租值耗散和边际交易费用节约的权衡。要缓解信贷配给程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规范发展影子银行是一条有效途径。影子银行不但可以打破传统银行对信贷市场的垄断,而且降低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所耗费的交易成本,起到了缓解信贷配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银行治理、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目前困扰这些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这一问题成因进行了诸多研究与分析.从我国银行治理结构特点的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结合信贷配给理论,对不同治理结构下银行信贷行为进行建模与比较分析发现,银行治理结构通过影响银行信贷选择行为,将会对信贷市场配给程度以及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信贷配给带来的融资困难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不完善信贷市场所内生的信贷配给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这一固有矛盾,分析了我省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点并提出了有助于缓解融资困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采用动态博弈模型,对江西省近年推出的中小企业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下,政府直接介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起到了政府增信的作用,缓解了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可以有效治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下,政府的风险代偿保证金担保可以激励银行提供贷款;政府和银行对违约贷款的追偿力度、中小企业履约还贷的诚信收益是影响中小企业还贷决策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因履约而获得的诚信收益,即中小企业与政府、银行建立的长期信用关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履约决策。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融资难缘于银行所实行的信贷配给政策.所谓信贷配给指的是在信贷市场上按照既定的契约,贷款的供给小于贷款的需求这样一种情况.信贷配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银行标明的利率,借款人的需求只能部分地得到满足;另一种情况是在给定利率水平下一些借款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另一部分则被拒绝.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贷款难:一个基于信贷决策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信贷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融入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银行信贷审查成本等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信贷配给是银行理性选择的结果;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配给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其贷款难问题。并在文末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贷款难一直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信贷博弈的视角,对银行的信贷决策和企业的守信、失信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银企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银行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维权成本相对较高,且预期收益相对较低而不确定导致信贷配给效率低,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直接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各银行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压缩了贷款规模,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相对减少,为此,银行业机构积极推进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本文简要介绍了贸易融资主要特征及发展现状,对贸易融资和传统流动资金贷款运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贸易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结合中小企业的特性,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条件出发,对现有信贷配给理论的假设前提做了相应的改进,剔除了贷款项目有抵押品的限制要求,并将信贷项目成败时银行收益的假设条件放宽,使之更合理化、实际化,同时将利率管制问题与博弈引入模型,提出银企达成信贷协议的条件,推导出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传导机制,利率管制将加剧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之后仍然存在的信贷配给是有效率的信贷配给,据以提出信息公开化、利率市场化和改变企业诚信与违约的得益对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结合中小企业的特性,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条件出发,对现有信贷配给理论的假设前提做了相应的改进,剔除了贷款项目有抵押品的限制要求,并将信贷项目成败时银行收益的假设条件放宽,使之更合理化、实际化,同时将利率管制问题与博弈引入模型,提出银企达成信贷协议的条件,推导出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传导机制,利率管制将加剧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之后仍然存在的信贷配给是有效率信贷配给,据以提出信息公开化、利率市场化和改变企业诚信与违约的得益对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运用信贷配给理论,从银企信息不对称和盈利不对称角度,说明中小企业信贷能力受其自身限制,往往是信贷配给的出局者.而供应链金融是将中小企业置于供应链的大背景下综合考虑,引入核心企业的信用,利用其流动和无形资产进行融资,淡化了中小企业自身规模、信用所带来的融资限制,提升了其信贷能力,一定程度解决了其贷款融资困境.此外本文还用案例简单介绍了交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三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梳理了国内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并把这些理论归纳为银行市场结构论、所有制歧视(摩擦)论、企业规模歧视论和外环境缺陷论。虽然这些理论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小企业贷款难,但大多不够全面又相互割裂,这似乎是一个理论谜团。对此,文章站在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新框架,并在这一框架下重新解读国内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分析发现,这些理论大多可以由新框架导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后,各银行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压缩了贷款规模,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相对减少,为此,银行业机构积极推进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本文简要介绍了贸易融资主要特征及发展现状,对贸易融资和传统流动资金贷款运行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贸易融资缓解中...  相似文献   

14.
一、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总量不大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在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供求矛盾,但信贷支持总量仍然不大。截至9月末,甘肃省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  相似文献   

15.
理论动态     
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均衡信贷配给是指不是由于货币当局对利率上限的管制,而是出于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动机而发生的在一般利率条件和其他附加条件下信贷市场不能出清的现象。在吸收其他文献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通过考虑贷款抵押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不同类型信贷配给进行识别和统计的基础上,采用三变量Probit模型纠正双重样本选择偏误,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小微企业需求方配给和供给方配给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数字金融影响需求方配给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需求方配给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信贷配给形式,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小微企业面临的需求方配给和供给方配给规模,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信贷交易成本、贷款价格和信贷风险,从而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需求方配给.然而,数字金融并不能够缓解银行对小微企业社会资本的依赖.未来,应在大力提升区域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银行治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以更好发挥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有所增长,但并未根本改变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信贷配给状况。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占有信贷资金来源2/3的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由于实力所限,难以弥补这个缺口。因此,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信贷配给问题,主要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备银行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压缩了贷款规模,使中小企业贷款相对减少。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渴望,银行业机构应积极推进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建立新的分析框架,从单个银行的信贷配给过程入手,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寻找国家助学贷款银行惜贷的内在原因,提出破解惜贷的两条路径:一是以小银行为主体开展有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二是以高校为单位“打包”贷款,增大单笔额度,由大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银行角度,分析银行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中小银行在获得"软信息"方面成本较低,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中小银行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银行之间的竞争促进银行降低贷款成本,也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并降低信贷成本。为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策上应加快中小银行的发展,并通过打破垄断,促进银行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银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