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构建含有企业在不同资本市场上市比例作为利率权重的托宾Q模型,解释说明同时在多地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因股票价格具有差异而产生的价格扭曲使托宾Q值的有效性降低。企业整体估值受到多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当企业股价产生较大程度的价格扭曲时,管理层会重新审视托宾Q值的可信性,从而对投资产生约束。实证中以中国境内A股市场和中国香港H股市场同时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例,检验理论模型的相关推论,结果发现:价格扭曲现象削弱了企业价值的真实性,使投资—Q敏感度降低,形成企业投资约束;股权上市比例较高的资本市场利率对企业投资影响较大,且股权上市比例越高的市场估值对投资—Q敏感度影响越大;基于不同方法计算的托宾Q值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具有差异。最后,从促进企业价值回归、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投资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证研究表明,在上市公司投资水平的决定因素中,资产负债率、资产规模、现金流都与投资显著正相关,但托宾Q并不显著,并且在方向上与预期相反;行业之间的投资行为存在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国有股比例和社会法人股比例都与投资负相关但只有国有股比例显著;高管持股比例和独董比例都与投资负相关,但同样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中收购方的动机以及股权转让的市场反应。通过分析1997年到2003年间发生的307次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交易,本文发现收购方收购大量非流通股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当收购方在交易后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时,转让价格相对于账面净资产的溢价较高。市场对股权协议转让有正面的反应,并且公司流通股的超额回报仅当收购方在交易后成为第一大股东时才存在。这说明市场认为只有具有控制权的收购方才能提高公司价值。收购方的控制总体上有利于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及其流通股股东。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上市公司估值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方案都是以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以获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确定支付对价就需要对上市公司估值.但在采用市盈率法与市值加总法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时,市盈率、盈利能力与非流通股价值的确定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本文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的估值应当采用市值加总法,但公司每股非流通股的价值不应规定为必须是其净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上市公司流通股内在价值构成 无论是流通股还是非流通股,其对上市公司的收益权都是相同的,每当上市公司分派股利的时候,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拥有相同的收益权,但流通股具有在市场上流通的权利,而非流通股虽然可以在场外进行拍卖或协议转让,但对于非流通股其流通的权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流通股具有的这种流通的权利使股东可以在需要资金的时候立刻变现,也可以在股票价格高于其购买价的时候选择行使其流通权获得资本利得,流通权给流通股股东提供的种种便利使得流通权具有相应的价值,即流通权价值,所以股票的内在价值中应当有流通权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华强  才国伟  徐信忠 《金融研究》2015,422(8):109-123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会通过影响融资-托宾Q、融资-现金流敏感度来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行为。实证发现,托宾Q与外部融资正相关,现金流与外部融资负相关。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托宾Q和现金流对外部融资的影响系数也会发生变化。在经济扩张时期,托宾Q对债权融资的正向影响会增强,现金流对债权融资的负向影响会减弱;而托宾Q对股权融资的正向影响会减弱,现金流对股权融资的负向影响会增强。因此,企业债权融资和资产负债率是顺周期的,而股权融资是逆周期的。此外,经济周期对不同规模、产权、行业的企业外部融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300家家族企业2005—2016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家族控制权是否对家族企业价值(以托宾Q作为衡量标准)带来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2%,25.73%,28.36%这三个值是家族控制权比例给家族企业的价值带来变化的门限值,当家族控制权比例在25.73%—28.36%之间时是最佳比例,家族企业的价值随着家族控制比例上升而上升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机构合谋与内幕交易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合谋问题以及合谋的可能途径——内幕交易。文章的基本发现有两个:第一,在控制了影响股改对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后,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股改对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全体流通股股东以及大个体流通股股东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对价水平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越高,公司的内幕交易程度也越高,而其他流通股股东的表决意见与内幕交易程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内幕交易进行了合谋,合谋的结果使得非流通股股东得以支付一个较低的对价水平,而机构投资者则通过内幕交易获得额外收益。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围绕改革中的利益分割展开激烈的博弈。基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非流通股股东将倾向提供素质一般或较差、发展前最不明朗或暗淡、股票价格对公司内在价值存在显著高估的公司进行试点;流通股股东期望同非流通股股东裁上述公司的试点博穿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补偿。稳妥推进股权分置试点,需要改变市场不合理预期.积极鼓励蓝筹类上市公司先行试点。  相似文献   

10.
这一年以来,“大小非”的概念因为股市的起伏而变得清晰,“非”即非流通股也就是限售股。其中,“小非”指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大非”指大规模的限售股,占总股本5%以上。“大小非”解禁即增加市场的流通股数,非流通股完全变成了流通股。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开始,保险公司在股票二级市场的频繁举牌成为保险业界、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门现象,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上市公司,能否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保险公司是否是优质的机构投资者?本文选取中国A股市场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前十大股东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寿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与贝塔系数负相关;财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寿险公司持股可以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下一期的经营业绩;财险公司持股对上市公司下一期经营业绩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分析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投票机制的特征,并研究了对价水平、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投票结果的因素。研究发现,分组投票的机制和流通股股东的理性有效制约了占多数投票权的非流通股股东,并保障了对价方案总体处于双方认为合理的水平。数据显示,流通股的投票率只有33%,而非流通股的投票率将近其三倍;双方的支持率则比较接近,且都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对价水平较低的提案能引起流通股较高的投票率;同时伴随着流通股较低的支持率和较高的反对率。此外,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改善能有效增加具有信息劣势的流通股股东投票率,并促使股东双方在对价提案的意见上取得一致,从而得到较高的支持率和较低的反对率。  相似文献   

13.
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得市场流通与流通股股东之间达成的承诺是有效的民事合同法律行为,承诺的履行与否关系到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的切身利益.在追究违反承诺的非流通股股东责任的民事诉讼中,让最有利害关系冲突的的双方作为原告与被告参与诉讼,使判决的既判力扩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二元股权结构下股权再融资对流通股权价值的影响。在非流通股放弃配股权的前提下,股权再融资会给流通股同时带来“股权成本效应”和“控制权收益效应”,即股权再融资会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对流通股价值产生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非流通股东在再融资过程中付出的成本,控制权没有约束的条件下,它会通过掠夺流通股价值。扩大控制权收益来补偿这一成本,即所谓“控制权收益效应”。“股权成本效应”的强弱取决干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融资成本的差异,而“控制权收益效应”的强弱取决于非流通股东付出的成本。根据这两个效应,我们可以解释不同公司股权再融资导致的流通股价格变化的差异。本文还对非流通股东不放弃配股权的情形进行了推论。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改革是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在建立初期,由于改革不配套和上市公司股权被人为地割裂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形成的制度性缺陷,而进行的以解决非流通股股东流通权的取得问题的试点改革.为了真正实现同股同权,非流通股东必须支付一定的"对价"(如送股或送现金),作为取得流通权的成本.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备受关注的税收问题,如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现金时是否征收所得税、派送股票时是否征收印花税、企业公积金转增股本是否征税等.  相似文献   

16.
托宾(Tobin,1969)在宏观分析中,提出了托宾Q值这一概念,现在,托宾Q值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研究和投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08,(9):21-22
什么是大小非解禁 当初股权分置改革时,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说,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大非解禁: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小非解禁: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限售股上市流通意味着有大量持股人可能要抛售股票,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  相似文献   

18.
蔡秀平 《福建金融》2003,(12):50-52
当前,中国股市的生存与发展困境已日益凸现,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根本缺陷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文章认为,只有采取非流通股按流通股的发行价同比例缩股,从而建立一元市场的途径,才能使中国股市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9.
托宾(Tobin,1969)在宏观分析中,提出了托宾Q值这一概念,现在,托宾Q值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研究和投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于蕾 《上海会计》2006,(1):21-23
股权分置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由于政策限制被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份,一类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股,一类是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的非流通股。目前,非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三分之二。股权分置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取得相应的流通权,从而实现所有股东股份的同质化,并以此希求股东价值取向的一体化、决策基础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和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