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1994-2010年的非平稳季度数据,应用门限调整方法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发现货币需求与收入、汇率、利率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协整关系,M1和M2短期需求函数存在门限调整。门限误差修正模型表明,M1、M2短期需求函数在长期均衡偏离低于门限值时能回复到长期均衡,在长期均衡偏离高于门限值时不稳定;收入、通货膨胀及汇率影响M1和M2的短期需求函数,但利率只影响M1的短期需求函数,不影响M2的短期需求函数。大多数时候货币需求能自我修正,但目前货币需求处于门限以上,限制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汇率沟通与实际干预是货币当局影响汇率的两种政策工具.基于EGARCH模型,本文估计了汇率市场中沟通与实际干预的效力.经验结果表明,汇率沟通会使汇率朝着货币当局合意的方向变化,且影响可以长达四个月,但同时也造成汇率波动增大;实际干预在汇率市场中不能使汇率朝着货币当局合意的方向变化,并造成汇率波动增大.这表明汇率沟通是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一、本次汇率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近年来实际表现的钉住美元。近期人民币汇率不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采用钉住汇率制较为适宜,但在钉住对象上应选择钉住多元货币组合,增加汇率调整频率,放宽外汇市场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使跨国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从公司业务实际出发,浅析多种衍生产品对汇率风险管理的效果,并给出适用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浙江金融》2005,(10):1-1
汇率机制改革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并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现状.7月21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市场反应比较平静.NDF远期市场上对人民币一年期的预期升值幅度显著缩小.目前,人民币货币市场的利率明显低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现在的这种格局基本上处于均衡水平.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5年三季度例会认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稳定增长.总体看,当前金融运行良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人民币汇率实现双向浮动,远期市场升值预期幅度有缩小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管理》2012,(13):32-35
2005年7月,央行宣布深化汇率改革,除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一次性重估之外,决定将人民币汇率参考货币篮子,完善基于市场供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人民币先后经受住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在全球和区域金融安排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2012年4月,央行再度放宽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增强了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选取影响汇率的两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实际有效汇率进行协整和误差修正建模,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估计,并对198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在1993年第四季度到1998年第三季度以及2003年第一季度到最近,人民币均衡汇率是出于上升的趋势,而在其他样本期间处于下降趋势。2.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所认为的那样被严重低估,而是围绕行为均衡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并没有被中国央行所操纵。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从1994年1季度到2005年2季度的数据,运用一个多方程结构模型,对2005年3季度后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和干预边界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仍存在一定的升值动力,期间货币当局的干预倾向与以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过于频繁的干预并不利于汇率的长远稳定。从而指出管理浮动汇率制下的汇市干预必须以综合考虑基本经济因素和干预倾向而准确测算现实均衡汇率为基础,动态地把握干预边界,以使市场汇率不过分偏离均衡汇率,应逐渐降低干预频率,增大汇率的基本经济因素弹性,根据市场汇率波动情况灵活地进行双向干预操作。  相似文献   

10.
栾珊 《甘肃金融》2006,(7):24-26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汇率水平将根据市场情况上下浮动,中国企业也不得不开始考虑汇率浮动的风险;而要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则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1.
自1973年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外汇市场固定汇率机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从此不断地波动,并且没有波动的上下限。国际市场上各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况、货币利率、机会收益、国家汇率政策等都对汇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外汇市场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无形市场,外汇交易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  相似文献   

12.
王胜 《金融研究》2015,(3):18-35
本文拓展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引入国际货币和不完全汇率传递的框架下重点考察了最优货币政策问题。研究表明最优货币政策不仅取决于国际货币的比重,而且还受到汇率传递程度、经济开放度、货币需求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货币份额的下降和汇率传递程度的上升都能提高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从而改善纳什均衡的福利水平;然而国际货币的存在和不完全汇率传递却可以为两国的货币政策合作提供更多的福利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察了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股票价格波动和人民币汇率是影响长期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股票收益率和通胀预期都是衡量企业和居民持有货币的重要机会成本变量,但通胀预期占主导地位。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通过货币替代效应和国际资本流动效应增加了长期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效应是造成中国A股市场动荡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至少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和考虑人民币汇率因素,尤其是当前应特别注重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4.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汇率水平受国内外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决定过程非常复杂,同时汇率的波动也对市场各参与者的判断和决策过程产生反作用,有关汇率决定的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远期汇率决定的理论综述汇率决定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本位时期大卫.休谟的“物价?金币流动机制理论”,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两种货币的实际含金量之比决定的,汇率的波动会自动控制在黄金输送点之内。1918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尔.卡塞尔发表了《外汇反常的离差现象》一文,首次提出“购买力平价”的基本概念,1922年他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奠定了远期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基础。卡塞尔对汇率决定理论的贡献主要有:首先,他从货币的购买力职能这一角度来研究不同国家货币交换的问题,对汇率决定这一复杂问题给出了一个简洁有力地描述;其次,卡塞尔是用货币分析法研究汇率决定的先行者,他始终强调货币因素对汇率的决定性作用,他的购买力平价模型也成为其他汇率决定模型的基础;最后,购买力平价理论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无论是经济学者还是经济政策制定者,都将有购买力平价确定的汇率视为汇率的长期均衡水平。当然,由于卡塞尔的理...  相似文献   

15.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过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情况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消息,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自建国以来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广义货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占比来构建一国的汇率决定模型,利用中美两国的季度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相对收入水平的上升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而相对货币供给、相对利率水平以及相对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占比的增加会导致汇率贬值;短期内,当汇率偏离均衡点时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会促使其向均衡汇率移动,短期波动主要由自身造成,国名收入、利率水平、货币供给量和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占比造成汇率波动的能力依次由高到低。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利率改革以及如何保持汇率稳定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汇改的大幕,此次汇改放弃了以往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机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我国汇率向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使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外汇市场也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研究,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Hurst指数,估计汇率市场Hurst指数,并依据Hurst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货币需求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至关重要.用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1979~2003年间的长期货币需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说明M1实际余额与实际GDP和1年期存款利率存在同积关系,M2与实际GDP和1年期存款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存在同积关系,这表明实际货币余额与实际GDP,利率或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用误差纠正模型对M1和M2的短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估计,表明在短期狭义货币的变化对收入的短期波动、上期通货膨胀率、上期货币需求的短期波动和ECM敏感,而广义货币需求的波动在短期仅受收入的短期波动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芦东  周梓楠  周行 《金融研究》2019,474(12):125-146
本文研究了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稳定效应。首先,本文从实证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影响。接着,本文构建了包含银行部门与货币错配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重点分析了在面对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包括对汇率的反应)和宏观审慎政策(对外债的逆周期调节)的配合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结论表明,如果缺少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反应将导致产出、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等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增大。在存在宏观审慎政策的前提下,相对于完全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从中长期看能进一步促进产出和外债等核心变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由于汇率的特定水平及其调整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并且不同的汇率制度本身也意味着在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所以选择合理的汇率制度是一国乃至国际货币制度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各国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外部条件的变化,选择适合于本国发展的汇率安排.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始建于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当时称之为单一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