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脱贫后农村相对贫困标准界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绝对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兜底性作用。2020年我国即将决胜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面脱贫,贫困县实现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反贫困工作将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论文探索了从绝对贫困的瞄准扩展到相对贫困的瞄准过程,可以借鉴近年来不少地方已有的实践基础和成功经验,即把低保标准的1.5倍或2倍作为低收入标准,由此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概念,积极稳妥推进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家庭问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分别于2003年、2005年开始试点,2008年底实现城乡全覆盖,2009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河北省2012年省级以上财政补助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规模达5.2亿元,资助33万多人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占当年城镇低保人口的43%;资助200多万人参加新农合,  相似文献   

3.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条保障线。河北省从1998年开始全面建立城镇居民低保制度。2005年,河北省又在全国中西部省份中第一个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几年来,城乡低保工作为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易 《时代金融》2015,(8):54-56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山西省城乡低保制度从低保标准、人均低保支出水平、低保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认为山西省农村居民的低保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山西省应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低保标准、提高农村人均低保支出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它是农村安全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保障的是农村地区最贫困的那部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旨在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这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安全度过矛盾多发期的重要保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低保救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社会救助里程碑式的一站,尽管低保制度的实施使得国民基本生存权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但缺乏统一法律规范下的低保制度碎片化现象也逐渐显现,其制度安排二元分割分治,制度实施地区分割分异,越是经济落后的区域,低保水平越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应该有公平、正义的低保制度兜底,应通过一体化的低保制度安排与分类救助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慈善捐赠被称作“第三次分配”。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有近6000万以上灾民需要救济,有3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救助,有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人口享受低保,有75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需要救助。另外还有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社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自2004年1月起,福建省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取得了显的成效。以闽中的古田县为例.截至2003年12月,全县31.8万农村人口中,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13500人,保障标准为月人均35—83元,  相似文献   

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全额或差额补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普遍实施此项制度对保障农村部分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发挥着有目共睹的作用,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材料2002年以来,X省SD县通过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适时提高救助标准,逐步扩大救助范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主体,以大病医疗救助、特困救助和教育救助等政策救助相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新格局。目前,全县享受城镇低保人数已达1735户3606人,已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8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低保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加以回顾并对低保制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加以整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分析大量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低保制度存在"应保尽保"目标受到质疑、低保标准总体上仍然偏低、标准制度随意化、低保制度产生负激励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更加重视国内居民消费的作用.本文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LMDI)对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的驱动效应.将驱动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三个维度,结果表明:城乡低保的驱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城镇低保的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是驱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村低保的规模效应是驱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城乡低保的结构效应和农村低保的效率效应都有待提高.因此,应采取扩大低保资金投入规模,缩小低保标准的城乡差距,制定合理的低保给付标准等措施以改善低保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低保政策的瞄准效率、减贫效果及低保对家庭消费支出和福祉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保的瞄准效果在农村不如城市,中部地区不如东部和西部;低保对缩小贫困差距、减轻贫困程度的影响大于对降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低保的减贫作用受到政策瞄准误差和保障水平的约束;整体上低保家庭并没有将收入优先用于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用于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相比非低保家庭,东部和中部的城市低保家庭倾向于将收入用于教育的投资,农村低保和中西部城市低保家庭的医疗保健支出费用更高。因此,应提高低保政策的瞄准有效性和保障水平,加强低保政策与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政策的衔接,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性和长效性,充分发挥低保政策的兜底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让低收入居民病有所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它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他特殊人群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其中,社会医疗救助对城镇低保人群起到了制度托底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低保居民很难真正“病有所医”,与此同时,相当数量低保边缘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差异为着眼点,从政策制度、实施强度、效果评价等三个层次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2007-2011年全国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进程进行测度,认为农村低保相对水平优于城市,而绝对水平低于城市。最后,提出促进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保”等现象严重,文章基于对河南安阳某村的实证研究,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认应与“4+2”的工作方法相结合,同时辅助以有力的宣传、监督反馈以及动态管理措施,从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以求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问题,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它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群,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救助制度.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近四年来,在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但其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政策措施上的改进和完善,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处于社会保障制度边缘,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突出,亟需为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以分担风险、缓解压力、互助互利,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以农村居民为参保对象和保障受益对象建立的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贫困农民的低保、一般农民的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救助系统等。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社会保障系统有机衔接,逐步建设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其在设计上还存在重大缺陷。农村社会制度覆盖的人口范围有限,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保障具有应急性,缺乏制度化。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相比,与农村居民发展的需要相比,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一)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维护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目前,我国无法对全体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保障的是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总结农村低保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