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本文选取了2007—2013年间在华经营的16家中资上市银行和10家外资法人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各自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中资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高于外资法人银行。现阶段在华经营的中资、外资银行仍然依靠存贷款净利差来提高其经营绩效,但是中间业务收入对外资银行绩效的影响大于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说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外资银行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22家在华外资法人银行2011年的年报数据,从盈利能力、收入结构、资本充足状况、贷款质量和流动性五个方面,对中外资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中资银行,在华外资法人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弱,效率较低。本文从外资银行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一项根本性变革,对银行业的盈利模式、经营结构、资产管理、风险控制、业务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带来严峻考验。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3年的数据,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银行风险及绩效评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与银行风险呈正相关关系,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我国中小上市银行在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预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上市银行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影响,然后收集了11家中小上市银行近8年的面板数据,从存款利率市场化对盈利能力和利率风险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存款利率市场化缩减了存贷利差,增强了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也对其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利率市场化提速与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下滑并存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的一般逻辑和现实情况,选取2007~2014年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经营绩效和经营风险两个角度深入考量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通过利差效应、竞争效应等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因银行类型不同、货币政策松紧而存在异质性。最后,围绕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应对策略,本文从外部环境、机制建设、商业银行行为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设想至今,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及改革完成后的初期必然伴随着利率的波动,这将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导致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Flannery的部分调整模型以我国现有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利率波动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净利息收入为代表的经营绩效指标的影响。最后结合实证结果给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保持经营稳定的两点对策建议:一是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灵活应对利率升降的不同周期;二是理性看待规模扩张效应,勿盲目扩张。  相似文献   

7.
欧阳川  伍艳 《时代金融》2013,(21):137-139
本文利用存贷利差反映利率波动,净利息收益率反映银行经营绩效,考察了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在对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绩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加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贷利差缩小,银行净利息收益率随之下降;当银行存贷利差每缩小(扩大)1%时,将带来商业银行的平均净利息收益率水平下降(扩大)6.78%。利率市场化将改变银行营业收入规模和结构,恶化银行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对我国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对我国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外资银行进入影响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对我国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关于把商业银行建成精品银行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归纳了精品银行的基本特征.作者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公司治理、资产质量、经营效益、金融创新、人力资源和银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在推进精品银行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战略性措施,包括:构建具有领先型、竞争型和可持续型的发展战略;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和优势业务,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全面、及时、审慎、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不断提高风险集中管理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体系,提升人力资本在建设精品银行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商业银行宜定位于社区银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的处境愈发艰难。城市商业银行若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本文在对美国社区银行的比较优势,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宜定位于社区银行。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普遍进入了加快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对自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进行重新定位,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国际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背景,总结了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内涵、方向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证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确保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目标实现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即加快推进理念转型、业务转型、流程转型和管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普遍进入了加快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对自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进行重新定位,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国际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背景,总结了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内涵、方向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证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确保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目标实现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即加快推进理念转型、业务转型、流程转型和管理转型.  相似文献   

15.
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振华  谭诤 《金融论坛》2004,9(11):44-49
在中国加入WT0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资银行迎接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本文对在沪15家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强于中资银行,中资银行在客户资源、资产规模、网点等总量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外资银行则在风险控制、成本控制、金融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在中资银行内部,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全面优于地方性银行。在外资银行内部,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外资银行竞争力整体强于来自欧美市场的外资银行。中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中外资银行竞争力优势和不足形成的原因,并就中资银行竞争力培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开放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基本上达到了改革目的。对于引进外资的必要性、金融控制权、同业竞争、股权转让价格等问题应有一个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9.
邹新  赵幼力 《金融论坛》2007,12(5):26-34
本文从美国、欧洲和日本选取10家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先进银行作为样本,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10家银行和我国三大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1998~2005年的财务指标及综合得分,得出11家银行2005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综合竞争力排名的结果显示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实证分析,归纳出国际先进银行近8年来各主要经营指标走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国际银行业的主要运行趋势及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合作竞争:中外银行新型伙伴关系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互惠互利是中外资银行合作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外银行需要从排他性竞争走向合作竞争,建立全新的合作竞争的伙伴关系。文中引入合作竞争的理论,运用资源依赖性、博弈论和交易成本学的观点分析中外银行进行竞争合作的动因,提出通过竞争合作建立中外银行新型伙伴关系的具体策略,并对在伙伴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