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大量经验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给我国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会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影响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市场,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机制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1997-2012年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Recursive VECM)模型,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驱动因素及中国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总需求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因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呈增大趋势,但是作用不如发达国家显著,而且其影响机制主要是总需求而非流动性。金融危机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运行机制,总需求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危机时期比危机前更显著,而流动性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危机前比危机中更显著。为减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主导权,同时密切关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正在进行经济转型,我国一些主要的基础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对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不断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相对剧烈,这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选取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格兰杰原因,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本文最后以实证结果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受世界经济复苏向好的影响,2010年第一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高位震荡走高特点。其中,工业品价格上涨较快,金属、能源、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对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包括: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强势复苏,全球美元流动性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美元近期走出疲软以及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不仅加大了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和经济运行的风险,而且也迫使中国必须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近几年随着中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加快,中国经济市场对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这几年的波动幅度非常大,这种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股票市场是中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传导机制分析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为今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关联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资本周期也称朱格拉周期,主要是资本支出波动引起的经济波动。随着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演变,大宗商品价格也呈现周期性波动。根据美国的经济周期和大宗商品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国际大宗商品的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在过热、滞胀阶段,能源类大宗商品和工业品的走势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即能源类的收益明显优于工业品。根据中国资本周期和国内大宗商品的波动研究,发现国内大宗商品沪铜和沪胶的周期性较为明显,而大豆的周期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单位根右侧ADF泡沫检验方法(BSADF)方法对国内外20类大宗商品价格泡沫进行动态测度,然后采用高维动态R-Vine Copula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法探析大宗商品价格泡沫之间的相依结构演化特征及其动态传染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国内外大宗商品普遍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程度要大于国外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程度,其中农产品现货、钢铁现货和能源现货泡沫程度较高。整个相依结构凸显出“物以类聚”的特征。国内能源现货、工业品期货、农产品期货和国外商品期货在整个相依结构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国内外能源期现货价格泡沫之间的相依性较高,存在较强的传染效应。大宗商品价格泡沫之间存在非对称的传染机制。国外大宗商品期货和国内农产品期货处于价格泡沫传递的源头,而国内能源现货、工业品期货则发挥着承接和扩散价格泡沫的中介作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相依结构并不稳定,存在突变性,其稳定性受到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极端波动的影响。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的相依结构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的大宗商品原材料.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首先选取CRB(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指标代替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和上证综合指来反映我国证券市场变动,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分析大宗商品和证券市场的Granger因果检验,并建立相应的VAR模型,解释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运行和走势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SVAR模型,考量次贷危机前后外部冲击对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动态影响及结构性传导。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部冲击对我国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影响呈现增强趋势,并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是最重要因素;在结构特征上,外部冲击效应具有不完全性,对生产资料PPI的影响较大,对生活资料PPI的影响较小,显示外部冲击效应的传导具有不完全性,黏滞在生产流通领域不能顺利传导至消费领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基础原材料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依存度较高,因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进口渠道向国内传导,对我国国内的物价水平造成较大冲击。本文在使用Bai-Perron方法检测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两个结构性断点的基础上,采用变系数VAR模型(TVP-VAR)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导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VAR模型研究了大宗商品价格向国内物价传导的结构性特征。结果表明:CPI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脉冲响应存在阶段性差异,PPI的脉冲响应趋势基本一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大宗商品价格向CPI的传导;大宗商品价格和其他宏观冲击对物价变化的相对重要性在金融危机前后出现明显转变。据此,本文建议提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警监测机制,增强大宗商品供给能力和定价权,发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宋亚 《甘肃金融》2020,(5):23-29,44
文章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得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能源价格接近或跌破本世纪前两轮大周期价格低点,基本工业品价格稍高于本世纪前两轮大周期价格低点,农产品价格近5年来基本平稳,粮食作物价格先抑后扬;之后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可能给我国带来企业现金流收紧、失业和就业人员收入下降以及因之导致的需求缩减、债务和金融业风险加剧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做好低收入群体和失业人员社会保障工作、多措并举稳就业、调控农产品平稳供应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运行受到国际大宗商品极大波动冲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是否也会受到国际大宗商品的影响?值得我们探究。本文主要针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助长了国内通胀,模型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的影响要大于对CPI的影响;同时,该政策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通胀造成了先正后负的冲击。文章的实证研究支持以下结论: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渠道,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胀水平构成了显著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与贸易条件有直接联系,由于定价权的缺失,我国企业在大宗商品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对贸易条件的改善带来不利影响。应从打造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和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行业协作作用、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交易所的合作等方面提高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波动,其金融化程度日益加深。本文从价格视角,发掘利率、汇率和投机等金融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黄治 《上海会计》1989,(8):34-36
一、什么是工业品价格?它有哪些种类?它们的组成内容有哪些? 工业品价格是用货币形态表现的生产该种产品的社会生产费用(即价值),它是由产品的成本和企业盈利构成的。 工业品价格的种类,按照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经过的阶段,可以分为出厂价格、商品批发价格和商业零售价格三种。出厂价格是工业企业把产品销售给其它企业或商业批发单位时使用的价格,它是由产品的全部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大宗商品进口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汇率视角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汇率间的动态关系。首先,在样本内和样本外预测中,中国和韩国名义有效汇率对本国大宗商品价格有稳健的预测能力,但是日本和印度不显著,同时四国名义有效汇率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本文也检验了相反方向的预测(大宗商品价格预测汇率),但没有发现显著的预测结论。其次,对影响预测结论差异的结构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表明汇率制度和贸易依存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相关结论为中国等国际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冲击提供了新的理论。最后,本文提出了防范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1996~2010年我国企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的面板数据,对国内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影响因素从传导机制、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1996~2010年间劳动力工资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推动中国通胀的两大重要成本因素。其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主要通过企业生产要素价格推高我国通胀,而国际油价则通过企业劳动力成本推动国内通胀;另外中、西部地区通胀来自劳动力成本的压力较为明显,但东部地区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中部地区通胀能够有效地避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而东、西部地区通胀却遭受较为严重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  相似文献   

20.
受地缘局势升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剧烈,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但会影响相关原材料进口,还会扰乱市场主体的预期,从多个渠道冲击我国工业平稳运行。大宗商品快速上涨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将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变数。文章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对比分析和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等多种手段,分析大宗商品对我国工业产出的各类异质性冲击及动态变化,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