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就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财政如何支持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农户收入增长,农业增效的有效渠道,而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困境及原因,对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就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市场化的发展,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连接生产与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阿荣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研究确保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伊春市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引导扶持农民产业大户走专业合作的路子,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以产销大户为核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格局,对农村经济产生了重要的聚集拉动效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在这一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当将其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的方法,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就是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这是因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既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前提,也是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顺利进行的基础。一、目前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效的因素分析1.制度因素。中国农民自有国家以来就缺乏自主建立契约化组织的传统,除非是为生存所迫。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较之以前的“人民公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也加剧了个体经营的独立性。村民间联络的淡化,弱…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兴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广大农民群众越来越需要有新的农村经济组织为他们提供信息,开拓市场,带动产业发展。为  相似文献   

9.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实现农业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既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健全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更是沟通政府与农户的桥梁。因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和服务功能不强,缺乏资金来源等问题,其主要原因除了政府的支持政策不到位外,融资难、贷款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新疆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农民增产增收的主体力量,是国家“三农”扶持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金融机构创新授信模式和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平台。据调查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尽管处在不断发展阶段,但其融资需求迫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例,介绍了吉林市合作社发展及融资基本情况,分析了制约合作社融资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1—2009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3.
徐尚昆  王璐  杨汝岱 《金融研究》2022,504(6):133-152
本文以《农村土地承包法》在省一级层面的实施作为政策冲击,研究稳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业生产效率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稳定的农地承包经营权能够增强经营主体对未来的确定性预期,保障各方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活跃土地流转并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第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促进了农户转出而非转入土地,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主要源自稳定产权的直接激励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稳定的农地产权能够促进土地有效流转,优化农户农业生产与劳动配置决策;第三,地权稳定性改革有效缓解了因人口流出与区位劣势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率损失,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务工收入以及整体收入水平。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清晰的产权设计、合理的预期管理是实现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也越来越制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 ,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本文从体制性因素入手 ,探讨农民增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民负担与财政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负担问题表面上是一个税费负担问题,而其背后却是机构的膨胀和冗员的激增,以及财政体制落后的问题。因此,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必须把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与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谭毅  袁缘 《吉林金融研究》2013,(11):26-34,60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能显著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性农业保险也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和2007—2011年中国农业保险数据,本文对农业保险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农业保险发展能显著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次,农业保险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正相关,但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农业保险发展与经济发展没有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城市化能显著地缩小收入差距,但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等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因此,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调配合是当前国家支农和减贫的重要政策创新之一。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自2009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区进行了多轮试点,是一项利用财政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的重要举措。基于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本研究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否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气候条件、要素投入、地方支农财政支出、地方金融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等变量后,涉农贷款奖励政策显著激励了各地区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即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农确实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检验证明估计结果是稳健的,且由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不同等原因导致涉农贷款奖励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奖励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优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本研究表明应继续推进财政引导金融支农的政策,为振兴乡村战略提供更多支撑。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形式。本文以德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该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德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多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每次重大自然灾害都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农业保险通过建立对农业损失的补偿机制,在分散农业风险、减少农业灾害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首先用文献的方法析出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然后运用计量工具对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政府的财政补偿性支出是决定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来看,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但短期内这一影响并不显著。不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有所不同,中央财政农业投入效果更佳。为此应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明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事权,理顺财政投入资金的管理体制;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提高农民直接补贴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