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杰  王宇澄  曾博涵 《金融研究》2019,466(4):56-74
本文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角度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对于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引致重点扶持行业资本回报率增加,使得地方政府面临降税引资和增税增收的权衡;此时,地方政府将会降低产业政策重点鼓励行业的实际税率。借助国家“五年规划”重点行业的划分度量国家产业政策,我们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策鼓励显著降低了相应行业的实际税率水平;并且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越高,实际税率下降幅度越大;机制分析表明这可能是通过降低对鼓励行业的征税努力的方式实现的。分企业类型研究发现,实际税率的降低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而非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上述发现对于理解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政策中的作用以及产业、财政政策协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地方政企合谋与信贷资源配置的数理模型来研究分权下地方政府干预信贷资源配置服务于地方政府的自身效用,结果表明地方政企合谋是地方政府在直接干预力度减弱的情况下,间接干预金融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且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晋升是助长这些干预行为的关键因素。若将发现地方政企合谋与政府地方官员政治晋升与否直接相关,即能起到威慑作用,并能形成最优的防范地方政企合谋契约。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风险承担是一项资源消耗性活动,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在我国,政府是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主体,产业政策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有力措施。那么,产业政策影响了受支持企业的风险承担吗?本文基于我国制度背景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中的企业相比,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中的企业风险承担相对较高,产业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政府补贴和贷款支持两种机制发挥作用;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在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中、在市场配置资源程度较低地区更强。上述发现为宏观政策("看得见的手")在市场机制下("看不见的手")影响微观企业行为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4.
祝继高  岳衡  饶品贵 《金融研究》2020,475(1):88-109
基于2005-2015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本文研究省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越大,省内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然而,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银行有更高的不良贷款率和更差的会计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财政压力大的省份,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则贷款拨备率越低,这表明城市商业银行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应对监管压力。本文研究结论对商业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从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两个方面动态地检验了省级政府发布的产业政策对当地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出台加剧了辖区内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并且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不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本文探讨了产业政策的发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政策的出台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本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出台并未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同时降低了资本配置的效率,产业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运用 OP协方差法测算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统计数据,考量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当地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政府支出规模越大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越低,政府支出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政府投资能均衡当地经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为社会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也能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坚实的保障,是政府干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财政政策手段之一。然而过度依赖土地或政府债务高筑等低效率的投资不但没有促进市场效率,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扭曲。经济责任审计针对官员个人,对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信息传递机制,中央政府能根据审计的内容传递制度安排的理念,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投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审计过程中的问责制有效抑制了官员的贪腐行为,晋升业绩激励和个人利益激励有所降低,政府官员会倾向于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来增加市场的活力,加速生产要素流通,进而提升地方政府投资效率,但经济责任审计有可能引起地方政府在投资上的求稳偏好,而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本文就经济责任审计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影响展开讨论,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和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并在民生权益审计、政府投资机制和审计方法创新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投资效率提升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谢欣  魏彧  李鸥 《财政科学》2024,(1):62-73
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2010—2019年我国122个城市商业银行样本,从信贷供给侧角度研究地方财政压力是否有助于提升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研究表明,地方财政压力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与地方政府中长期发展规划一致度较高时,地方财政压力显著提升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实证证据反映出地方财政压力下,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影响具有前瞻性,引导信贷资源配置在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产业,更好发挥“有形之手”调控作用。因此,随着政府治理体系的完善,适度财政压力能够更好调动地方政府善治兴业积极性,促进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提升,从而有利于金融系统稳定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控制意图和控制能力的差异,并讨论了这些差异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借款合同为样本,研究了三类银行在贷款定价过程中如何看待企业的所有制和违约风险。研究发现,五大行与城商行都会给国有企业显著更低的利率,在贷款给国有企业的时候也不会去关注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指标。与此相对照,上市股份制银行给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利率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虽然上市股份制银行同样不关注国企的负债率,但对于国企的盈利能力的要求明显更严格。对于非国有企业,三类银行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信贷资源倾斜能否有效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以及企业信贷优势形成背后的逻辑机理和微观影响,不仅关系到对产业赶超和金融抑制政策的效果评价,也对当前中国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同质化、低库存、小半径的水泥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大样本数据,对微观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信贷优势的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以信贷资源倾斜配置为核心的政策性扶持体系实质上拖累了企业盈利能力,政府干预和金融抑制最终会破坏行业竞争机制并造成微观效率损失;(2)水泥企业的信贷优势更多由政企关系、银企关系等非市场化因素主导,而与运营效率和宏观景气等市场化因素相背离,信贷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是导致其微观影响效果扭曲的关键所在。因此,推动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政企关系对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和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实证考察了政策变化与财政压力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政策变化会增大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且地区财政压力会强化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商业银行的业绩与此类贷款比率负相关,且政策变化和财政压力均会加剧这种负相关关系;银行所处外部环境的市场化程度及银行的上市行为均可有效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7年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从资源配置视角,考查了产业政策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并对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会对成本粘性产生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通过财税挟持效应产生,而信号传导效应则在高成长性企业以及政策出台当年对成本粘性产生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刺激企业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关键生产资源的投入,加剧了成本粘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导致的成本粘性增加在短期内未被吸收利用,会降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从长期来看,奠定了企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有利于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将宏观层面的产业政策和微观企业的资源配置行为相联系,为政府合理规划产业政策和企业正确认识成本粘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素材与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为了治理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了诸多规制措施来遏制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绿色信贷作为相关政策的重要一环,其实施效果却欠佳.文章对绿色信贷困境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干预、预算软约束,导致面临晋升竞争的地方政府官员和国有银行经理均缺乏激励实施绿色信贷,金融资源未能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式配置,出现了资源误配,从而使得政策失灵.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改革政府和国有银行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维迎 《证券市场导报》2008,(9):F0002-F0002
历经30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成就,有五个转变最为关键:一是资源配置信号由计划指标转向市场价格:二是经济决策的主体由政府官员转向企业家:三是个人权益基础由政府职位转向私人财产;四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由中央转向地方竞争;五是经济运行系统由封闭转向开放。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是中央惠农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政策执行力度与政策执行效度两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农业保险政策执行力指标,基于2007~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农业保险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注意力指数、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官员专业背景均对提升政策执行力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然而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政策执行受中央注意力指数、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与官员专业背景共同影响,而中西部地区主要受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为背景,基于2006—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探究了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处于产业政策鼓励行业的企业,其商业信用供给水平更高,且产业政策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正向作用在具有禀赋优势的大型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政策通过增强受扶持企业短期债务融资能力提高企业商业信用供给,且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低,产业政策下企业商业信用供给行为越明显。本文在丰富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的同时,也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框架,为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能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异质性视角,本文在界定政府补助初衷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不同补助初衷下政府补助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初衷明确的政府补助,初衷不明确的政府补助效率较低,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较大。这说明,政府补助资源的配置效率受制于补助初衷,政府补助初衷越明确,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而且,这一影响因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初衷不明确的政府补助在国有企业中的配置效率更低。政府质量则增强了政府补助初衷的明确性,提高了政府补助资源的配置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初衷不明确的政府补助增加了企业的无效率投资和寻租成本,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理解政府补助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如何提高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福建省宁德市和浙江省台州市两个区域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发现造成两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信贷价格抑制、银行业创新能力及中小银行贷款占比。同时,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较高,信贷价格抑制程度较低,金融基础设施及金融生态环境良好,将有利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提高宁德市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本文针对性地从政府层面、银行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06-2014年间中国大陆30个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增量资本产出率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用扣除科教文卫的地方财政支出/地方GDP和地方土地出让金/地方GDP来衡量政府干预,构建了以增量资本产出率为被解释变量,以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相关控制变量为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政府干预确实阻碍了资源配置效率,而外商直接投资额改善了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间存在抵消效应,政府推动下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被扭曲,根据实证结果最后提出应该简政放权,消除不适当的直接干预,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放松对金融资源的控制,控制内外资之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十二五"(2011-2015)期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为考察对象,实证研究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政策能有效推动受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更多研发投资,而且政府扶持力度越大,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性越高。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那些受产业政策支持企业中,拥有更高技术人员比例和更大经营风险的企业,在财政手段推动下,更倾向于研发投资。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正面激励的证据,对理解产业政策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