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镇 《现代金融》2008,(1):29-29
2006年11月,对中资银行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银行业全面实现对外开放,瞄准人民币业务这块大蛋糕已经很久的外资银行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这块庞大的市场。截至2007年8月,银监会已批准20家外国银行将其中国境内分行改为外资法人银行。虽然有5年与“狼”共舞的过渡期,中资银行都相对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以面对挑战,然而现在如何正视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将决定未来中外资银行竞争中,谁是最终胜利者。  相似文献   

2.
要闻回顾     
12月24日中国银监会批准9家外资银行将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法人银行,这9家银行是: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花旗银行、荷兰银行。9家外资法人银行的注册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逐步改制为法人以后将享受与中资银行相同的国民待遇,在其经营不善需实施市场退出时,将可以比照中资银行实施相同的退出机制。但是,由于外国银行在华分行不是法人机构,其民事责任是由其总行承担,但其总行并不在中国境内,其适用的法律、总行的经营状况等,是否有能力承担在华分行的民事责任、总行与分行之间的风险阻隔等等,都需要我国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调整,尤其是外资银行在华分行市场退出的风险防范与拯救。  相似文献   

4.
视野     
《现代商业银行》2011,(8):10-10
我国对外资银行已全面实施国民待遇 银监会监管三部副主任邓玉梅近日透露,截至2011年S月末,已经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37家外商独资银行,2家合资银行,并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6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92家分行,此外还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09家代表处。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11日,根据WTO协议,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2006年8月银监会向部分外资银行下发《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新规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中国银行业对外资年底全面放开之后,完成转制的外资法人银行将可以全面从事人民币业务,而没有转制的外国银行分行则只能吸收中国居民个人100万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二、准许完成转制的外资法人银行在中国发行银行卡,而不具备此资格的外国银行,不能在中国发行银行卡。目前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分行共有103家,在我国设有法人机构的只有14家,其中只有7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因此,从短期看,开放后外资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国家在政策上充分利用WTO游戏规则,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给我国银行业提供宝贵的时间来改善我们的业务结构和增强我们的竞争力;从长期看,我国的银行业必然全面对外开放,中外资银行必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6.
《华南金融电脑》2007,15(11):35-36
花旗银行.CN、汇丰银行.CN、荷兰银行.CN等数百个中文.CN域名已被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50余家外资银行保护注册,其中16家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已陆续开通“香港东亚银行.CN”、“星展银行.CN”、“恒生银行.CN”等中文域名,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网络银行争夺战正在升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日前,由于不符合发卡银行“应在境内设立数据中心”的监管要求,已获银监会批准发行人民币银行卡的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和恒生等五家外资银行不得不延缓发卡的步伐。而有的外资银行则另辟蹊径,已与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不仅意味着将使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发卡进程得以加速,而且标志着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在国内银行卡外包服务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不久前向媒体表示,银监会已经启动向外资法人银行开放银行卡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外资法人银行可根据银监会的具体要求和相关业务技术标准,申请开办银行卡业务,银监会将按照相关规定受理和审批。此信息表明,外资银行单独发卡欲成现实。  相似文献   

9.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7,(7):64-64
外资行可开始申请银行卡业务。银监会有关负责人6月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银监会已经启动向外资法人银行开放银行卡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外资法人银行可根据银监会的具体要求和相关业务技术标准,申请开办银行卡业务,银监会将按照相关规定受理和审批。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承诺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规定,外资法人银行可以从事银行卡业务。  相似文献   

10.
1.<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颁布银行业全面开放 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2006年12月11日正式生效).<条例>对在中国运营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的设立、登记和业务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允许在华外资法人银行为中国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上海银监局召开上海外资银行负责人会议,要求各外资银行在复杂环境下,提高宏观政策敏感度,加强内部管控,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目前,上海已有21家外资法人银行,77家外国银行分行,92家支行,另有外资银行代表处89家。上海外资银行在科学监管中实现着规模结构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了2007—2013年间在华经营的16家中资上市银行和10家外资法人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各自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中资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高于外资法人银行。现阶段在华经营的中资、外资银行仍然依靠存贷款净利差来提高其经营绩效,但是中间业务收入对外资银行绩效的影响大于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说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外资银行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信用卡》2008,(2):75-75
银监会银行监管三部副主任漆艰明近日透露,汇丰、东亚、渣打、花旗和恒生等5家外资法人银行在满足人民银行有关银行卡业务相关技术标准后,将可以正式开办银行卡业务。这5家银行的发卡资格是在2007年9月获得银监会批准的,不过由于新的《银行卡管理条例》尚未公布,上述外资银行还没有独立发行银行卡的具体时间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了2007—2013年间在华经营的16家中资上市银行和10家外资法人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各自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中资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高于外资法人银行。现阶段在华经营的中资、外资银行仍然依靠存贷款净利差来提高其经营绩效,但是中间业务收入对外资银行绩效的影响大于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说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外资银行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22家在华外资法人银行2011年的年报数据,从盈利能力、收入结构、资本充足状况、贷款质量和流动性五个方面,对中外资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中资银行,在华外资法人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弱,效率较低。本文从外资银行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融科技时代》2018,(3):97-97
2月24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修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是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进行修订,包括增加关于外资法人银行投资设立、入股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许可条件、取消多项业务审批、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等.  相似文献   

17.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至2003年7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机构184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1家,外资法人机构16家,代表处211家。外资银行的大规模扩张将直接影响和改变我国银行业的格局,进而影响我国的金融和经济。短期内外资银行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冲击,既给我国带来了技术、经验和希望,也带来了风险和压力。  相似文献   

18.
金融     
《首席财务官》2012,(12):18
外资银行将可托管基金业务10月31日,证监会就修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可参与基金托管,国内的基金业务正式向外资银行开放。根据征求意见,将允许符合有关审慎监管要求并具备一定资质条件的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在获得基金托管资格上享有与本国银行同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受理境外信用卡在中国内地交易结算业务,外资银行的身影出现在中国银行卡发展史上第一批拓荒者的队伍中。2007年6月,银监会启动了向外资法人银行开放银行卡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首张外资银行人民币借记卡就正式面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业务,其中多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发行了借记卡。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受理境外信用卡在中国内地交易结算业务,外资银行的身影出现在中国银行卡发展史上第一批拓荒者的队伍中。2007年6月,银监会启动了向外资法人银行开放银行卡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首张外资银行人民币借记卡就正式面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业务,其中多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发行了借记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