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分析——以上市银行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次贷危机的引爆充分暴露了杠杆比率过高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资本充足监管对银行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对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的分析也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达标并不是来自外部资本市场和银行绩效的提升,而是监管上级的压力.在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2007年的混合数据回归分析后发现,和国际著名的银行不同,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并不明显.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银行的垄断竞争的行业特征、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以及不完善的制度环境.目前,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资本充足监管越来越被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认可,作为<巴塞尔协议>的签约国,资本充足监管的正常化以及制度化才是正确的选择.要提高资本充足监管的有效性,重点应积极完善市场约束的功能.完善我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健全银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及其前提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资本充足问题一直是各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共同关心的问题.<巴塞尔协议>出台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缺乏,而外部监管又流于形式,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本文从国有悖论、监管宽容和实证推算三个方面重点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是无效或低效的.但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资本充足监管又是必要和必须的,而前提是对不良贷款进行二次剥离和彻底改制,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从而为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有效监管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资本充足问题一直是各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共同关心的问题。《巴塞尔协议》出台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缺乏,而外部监管又流于形式,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本文从国有悖论、监管宽容和实证推算三个方面重点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对国有商业银  相似文献   

4.
构建一个双边随机边界模型,估计和分析资本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能力及其影响效应,借以评估资本监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不同的影响能力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和更强的影响能力,双方的综合影响结果导致实际风险水平比均衡风险水平高34.78%,中国商业银行对风险仍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资本监管有效性相对不足。监管当局需要提高资本充足监管水平,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行业信息和个体信息的深度了解,进一步增强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琴田 《时代金融》2011,(17):26-27,4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吉琴田 《云南金融》2011,(6Z):26-2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贾建军 《新金融》2012,(5):34-39
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是商业银行会计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不同的会计处理会影响到资本充足和拨备充足监管的有效性,但是会计准则和监管标准缺乏协调使得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监管有效性降低。本文研究国际监管机构和相关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政策的协调,研究我国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和监管的协调,提出完善我国贷款减值会计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作为银行业监管核心指标一资本充足率,担负着监测银行资本充足情况、反映银行稳健经营程度的重任。在各国的银行业监管实践中,该指标的有效性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肯定。但在此次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中,其有效性却受到了严重挑战。如何有效测度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情况,未来的资本监管方式将如何完善,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与资本有效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崎 《新金融》2006,(4):35-38
监管资本套利作为巴塞尔协议的一个未曾预料的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非常迅速,它在为银行创造价值的同时,却可能破坏资本充足性要求作为一个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本文使用银行资本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巴塞尔协议下监管资本套利产生的原因、主要形式及其影响,并就如何降低监管资本套利,提高资本监管的效率,以及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进行有效配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本监管是国际银行监管的最新趋势,能有效约束银行风险行为。但我国实施的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短期内有效,但中长期的有效性不足。本文主要从资本监管制度、充足率计量两个方面探讨了资本监管有效性的约束机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金融控股集团资本充足的法律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瑛 《武汉金融》2007,(4):41-43
资本充足监管是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目前正在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条例》,而资本充足监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联合论坛和欧盟的相关监管文件,介绍金融控股公司及由其为核心的金融集团资本衡量的主要方法以及欧盟的跨行业资本概念,并对我国的资本衡量法律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综合经营与金融集团的产生,对监管机构的资本充足度监管提出了一些挑战。在传统的分业监管框架下,金融集团可以利用其调配资本资产的灵活性进行监管资本套利,套利手段包括资产簿记调整、资本重复计算、债务资本化、利用非受监管成员企业承担风险等。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在已对银行集团和保险集团提出统一资本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应通过做实监管协调机制、扩大受监管金融集团范围、对集团内非金融企业进行审慎监管、健全金融集团内部防火墙制度等方法,完善对金融集团的资本充足度监管。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业与保险业监管体系中,资本充足性监管都占据核心位置,分别以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充足率作为衡量资本充足性的关键指标。巴塞尔协议是全球银行业资本充足性监管的统一标准,监管理念与方法处于金融业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4年资本监管新标准颁布前后的数据,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行为产生的动态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前,资本监管对资本不足和资本缓存不足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且这种积极影响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后持续发挥作用。而资本缓存充足的银行在实施新政策之前倾向于投资高风险资产,但在实施新政策之后为了向监管机构展示其良好的经营状况,会继续提高资本水平。资本约束对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调整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信贷以及监管当局的监管资本要求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与资本监管的双重顺周期性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调控政策有效性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总结分析顺周期性产生和强化的机制,探索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性的监管框架和政策工具以缓解顺周期性。根据金融监管变革的趋向,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将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资本约束的逆周期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4年资本监管新标准颁布前后的数据,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行为产生的动态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前,资本监管对资本不足和资本缓存不足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且这种积极影响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后持续发挥作用。而资本缓存充足的银行在实施新政策之前倾向于投资高风险资产,但在实施新政策之后为了向监管机构展示其良好的经营状况,会继续提高资本水平。资本约束对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本充足监管对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充足监管实施以来,我国银行业的整体资本充足率水平持续走低,银行的资本约束意识和资本管理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提高,信息披露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监管软约束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似乎都显示了资本充足监管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分析资本充足监  相似文献   

18.
赵蕊 《时代金融》2014,(9):83-84,89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资本充足率监管已经成为银行监管的核心内容。本文应用计量经济软件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008年2013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是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水平,但是监管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并提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鹏 《新金融》2017,(6):48-52
监管套利是我国影子银行过度膨胀的重要诱因。金融机构通过横向交叉套利和纵向资本套利达到了规避资本充足性监管、绕开信贷规模限制、逃避流动性约束和弱化存款准备金限制等目的。为遏制影子银行监管套利活动,本文建议在资本监管中引入预先承诺制,建立资本充足性区间管理的弹性机制,强化影子银行业务的微观审慎监管,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尽快从机构监管过渡到功能监管。  相似文献   

20.
赵平 《新金融》2010,(9):29-31
银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与银行审慎性监管存在根本性冲突,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文章具体分析了银行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对资本充足性监管和监管风险评级的不利影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采用削弱了审慎性银行监管的有效性。这一研究结论事实上为最近两年有关"公允价值会计核算与金融危机挂钩"的业界观点提供了一种解释,因为金融危机的形成一般都会找到来自于银行监管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