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袁新峰 《征信》2013,(5):39-41
探讨政务诚信的内涵、外部性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与机制,分析比较政务诚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认为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决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的标杆。应确立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导位置,建设国家政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强化对政务诚信的失信惩戒。  相似文献   

2.
类延村  邱钦沛 《征信》2021,39(10):12-21
城市信用治理是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现代城市的空间格局与交往格局显化了主体失信的频率和危害,城市信用治理成为构筑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信用示范城市在信用制度、信用信息、信用奖惩、征信机构、信用机制等方面实现了治理工具的创新,但在信用立法、管理体制、信息流动、惩戒措施、治理手段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升信用示范城市建设效果,应以政府角色转换为肇始,推动政府从诚信政策执行者、信用状况评价者、政策议程被动者向诚信建设引领者、信用活动监管者、政策议程触发者转型,实现政府信用治理的规范发展;同时,通过完善信用法治、创新治理举措、优化城市格局和建设诚信政府,促进市域社会信用治理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杜楠  王立锋  李瀚林 《征信》2021,39(6):41-45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期,政府运用统筹规划、信息共享和诚信教育三种赋能方式,提升了社会信用主体活力,完善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也带来信用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阻碍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在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采用政府赋能模式的原因、措施和成效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政府赋能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功能和局限.最后,结合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探寻法的赋能在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价值,提出法的赋能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消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平衡性,促进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长远、有效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是国务院部署的十二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报告也再次强调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支持和促进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含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工作开展,人民银行科技部门以规划先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要求。笔者注意到,国务院将政务诚信置于社会诚信体系之首,这与人们强调政务诚信在整个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及导向作用的认知是一致的。强调政务诚信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政务自身的特性,"政者,正也。"政府行为、公共权力的行使是代表民意而为,应以公共利益为其追求,不可偏私。要其归"正",当然不容其瞒骗。道理很简单,本应阳光透明的政务,如  相似文献   

6.
潘功胜 《征信》2014,32(1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让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政务信用信息的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公开,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息的应用,实现联合惩戒和推动完善信用法制体系等方面.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发展中国征信业市场、积极利用新技术条件发展新业态征信、推动征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和加强征信业监管等方面.在征信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机构信用代码,为社会整合和共享机构信息做出了有益尝试,使各类机构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经济身份证"。目前,机构信用代码在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的广泛应用,部分地区实现了在贷款卡办理、信用报告查询、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审批中的应用。但就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所包含的信息量而言,囊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多方面内容,完全可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顾洲一  楼裕胜  毛通 《征信》2022,40(2):21-27
本文围绕三大领域(政务领域、商务领域、社会领域)和两个着力点(诚信文化与宣传、信用创新与应用)展开,创新性地构建了基层信用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并对杭州市余杭区12个乡镇街道的信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基层信用环境整体稳定,尤其是在政务领域,但基础信用建设不牢固、建设绩效动力不足等难点急需破解;商务信用侧,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明确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四大重点领域34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3,(22):51
网易新闻2013年7月3日:日前,福建省政府批准了《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公务员信用信息,将成干部考核、任用、奖惩重要依据,未来福建将构建覆盖全省的征信系统,守信者可享"绿色通道"。据了解,福建省诚信建设,主要包括政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商  相似文献   

11.
秦响应  申晨  陈刚  杜光辉 《征信》2020,(2):12-17
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信用体系存在信息壁垒严重、信息交易不畅、信息安全堪忧等诸多不足。区块链技术在解决信息共享、信息交易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上具有优势。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互联网信用体系,并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较好地解决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包含政府机构、征信机构、企业和个人用户等运行主体的互联网信用体系框架,分析其运行模式,对比互联网信用体系与传统信用体系的差异,建议强化管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监管制度,健全激励机制等,以促进互联网信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段金锁 《征信》2021,39(2):7-11
新时代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积极推进国家信用战略,统筹协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和战略安排,打造立体化、全方位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格局。应深入开展信用建设的理念创新、价值创新、实践创新,实现信用精神价值体系、信用伦理道德体系、信用治理体系、信用信息化体系、信用安全体系的共同建设和协同发力,方能构建科学高效、稳定持久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林钧跃 《征信》2012,(1):1-12
为保证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采用独创的社会信用体系方式建立市场上的失信惩戒机制,并建立起大征信系统和政府信用监管系统。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展开的,理论先行于实践,有效地指导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介绍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阐明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设计和其运行理论形成的过程,包括核心理念、指导思想、设计考虑、影响因素等,以及该理论的逐步完善过程,认为在技术层面上,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形成基于三项基础理论,即信息经济学、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广义的征信技术。同时,阐述企业信用管理理论、信用评级技术、企业征信技术和个人征信技术的渊源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情况,并在介绍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上述理论和技术领域的长短优劣,力图理清社会信用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点,探讨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肖小和  金睿 《征信》2020,38(2):4-11
信用是票据的灵魂和基石,票据业务的本质在于经营信用。积极发展票据信用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票据业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分析影响和制约票据信用发展的因素,认为应充分认识票据信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借力电子票据系统拓展商业承兑信用,建立经纪公司和评级公司,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发挥科技作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等,以促进我国票据信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刻画社会信用,并以此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盈余管理角度分析社会信用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社会信用显著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强化声誉机制的激励和约束效应是其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且社会信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在地区法治水平较高、代理成本较高和地区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的企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邵天春 《征信》2020,38(4):79-81
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中心支行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辖区信用信息整合应用。通过积极向政府汇报,与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形成“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多方参与、服务社会”的工作模式,牵头搭建了农村和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自主研发、系统开放、资源共享、信息安全等特征,致力于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解决信息不对称、实现银企供需对接、解决信息主体融资难题。通过信息共享,为联合奖惩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珍视信用的共识,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以征信体系建设为基础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唐德鑫 《武汉金融》2004,(10):11-13
本文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中国社会严重的信用缺失源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缺失,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对失信行为惩戒制度的缺位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张俊慈 《征信》2020,38(4):27-35
作为完善事后监管的重要环节,纳税信用修复是对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有益补充,其具有优化和升级政府监管职能的突出功能优势,可将信用监管机制内嵌于税收法治的实现进程之中。但从实践来看,纳税信用修复因立法位阶较低、实体和程序条件亟待规范而严重阻碍其功能优势的发挥。为此,遵循全面修复原则,以提升立法位阶、规范实体和程序条件为抓手进行制度建构,最终实现信用修复从“部门治税”向“多元共治”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肖振宇  翁后茹  孙阳 《征信》2020,38(3):58-63
浙江义乌市打造企业、个人全覆盖的信用评价新机制,山东荣成市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为县域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经验和路径。江苏昆山市可以从诚信建设制度化、优化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和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等方面推进县域城市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闫海  王天依 《征信》2021,39(1):29-33
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司法实践已经开启个案探索,亟待推进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的制度建设。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应当以企业拯救为目的,以准予修复为原则、不予修复为例外,以主动、高效为根本要求。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应当构建以“府院协调”为基础,信用服务机构、银行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并且对信用修复方式进行革新,为重整企业提供信用承诺、内部整改、信用培训等具有可行性的修复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