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勇  许鑫 《旅游学刊》2017,(9):103-115
H指数作为评价研究者学术影响力的参考依据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文章在H指数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因素,构建Ht指数,对CNKI数据库中1994—2014年旅游研究领域129位学者的引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度了我国旅游研究者的学术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旅游学科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我国旅游研究者Ht指数普遍低于H指数;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旅游研究者是当前我国旅游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中坚力量,拥有较为显著的学术影响力;职称、高校层次等对我国旅游研究者Ht指数有着显著的影响.Ht指数与H指数的对比可以反映出旅游学术研究特定领域变化,其中,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管理学等一直是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旅游经济学等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更正     
本刊2019年第12期《2003-2018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评价》一文,第130页左栏第2段第7行,关于作者h指数排名的表述中,"湖北师范大学的李志飞"应为"湖北大学的李志飞"。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2001~2012年间中国两岸四地作者旅游类国际期刊论文的检索和统计,分析发现:(1)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总量呈增长趋势,且大陆的增幅尤为明显;(2)中国大陆作者独立发表的论文数量、大陆学术机构的贡献度及论文被引频次较低;(3)通过对不同时期两岸四地论文的关键词分析提取出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发现,中国作者的旅游研究总体从宏观转向微观,由预测、规划转向动机、满意度研究,其中,大陆和港澳台的研究各偏重于不同的方向。文章还从《旅游学刊》文章被国际期刊论文引用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陆学者正在以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的方式合作发表论文并引用中文旅游学术期刊文章,从而使之产生一定国际影响力。通过对国内外核心期刊的分析,研究近10年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旅游学术共同体尤其是大陆学者提升其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方向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报》是刊载地理学研究权威成果的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学术期刊,刊载的旅游地理学学术研究成果反映了该学科的特征、主题和发展态势。本文以《地理学报》刊载的旅游研究论文为数据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旅游地理学相关领域30年来的研究成果图谱,可视化展现其主要学术力量、热点主题、研究方法及其时间演变过程,从而考察30年来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旅游地理学载文数量日益增多,主题呈现多元化。相关成果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起步转向、继承发展和综合发展的3个旅游研究阶段。同时,整体研究呈现向东部倾斜的趋势,且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亟待完善。未来需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理论创新、学科交叉,促使旅游地理学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鉴于现有国内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案不完全适用于旅游学科,文章运用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和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统计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05 ~ 2010年公开发表的所有旅游学术文章,根据期刊刊载旅游学术文章的数量筛选出旅游核心区期刊,分析和计算了这些期刊的载文量、被引频次、Web下载率、基金论文比、5年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按照5年影响因子的高低对刊载旅游学术文献的期刊进行了排序.得出了除旅游学科类期刊外,地理学、经济学和商业贸易等学科的学术期刊对于旅游学术文献的贡献率较大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江金波  龙云 《旅游学刊》2022,37(2):142-154
该研究构建学术知识生产-溢出价值链模型,基于双溢出渠道研究视角,分析2000—2019年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转向中的学术知识生产规律。研究发现:(1)学术知识生产-溢出价值链中两类知识生产特征存在差异,学术期刊为主流渠道,选题重视理论,属于洪堡知识生产模式,研究主体重视合作,成果溢出效应较高;学术会议为大众渠道,选题偏向实践应用,符合后洪堡知识生产模式的特征,研究者倾向独立研究,成果数量丰富,但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认可度较低。(2)两种类型知识生产演变规律相似,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2000—2006年),数量较少,基础研究较多,但相关议题延续性强;中期(2007—2013年),数量逐渐增多,热点议题较为丰富,关联网络复杂,议题纵向延伸;近期(2014—2019年),数量增速放缓,质量层次提高,新兴议题增多,研究更具时代性、探索性。通过对比分析学术知识生产-溢出价值链中会议及期刊知识生产规律的异同,有利于国内旅游学者清晰认知国际旅游研究中的"中国特色",呼吁促进产学研"三重螺旋"合作,完善知识溢出及反馈渠道监管。研究建议中国学者扩大旅游学术知识生产视野,承担更多国际学术责任,提升知识生产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学术界积极推进会议评级标准及数据库建设,优化知识创新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从CAJCCR看《旅游学刊》的学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曼  赵黎明  贺颖 《旅游学刊》2006,21(8):93-96
文章以<旅游学刊>2001-2004年4年间所发表的408篇论文作为样本,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的数据,对该刊的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定量比较分析,所得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旅游学刊>及其论文的学术地位和应注意的问题,对于科研人员注意旅游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有效地收集利用文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学刊>的水平,适应知识研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牛玉  汪德根  钱佳 《旅游学刊》2014,(4):114-124
文章借鉴了一般文献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模型修正后应用于旅游文献影响力评价,对我国30年来出现的一批高被引频次的旅游文献进行影响力计算和分级,并分析不同影响力等级文献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领域分布以及核心作者群影响力特征。研究发现:(1)高被引频次旅游文献总体呈现4个阶段的分布,其中1998~2005年期间为被引频高峰阶段;强影响力文献时间分布较早,较强与弱强影响力文献在2001年以后发文率较高;空间分布呈现高被引频次旅游文献的高富集区、较高富集区、一般富集区和贫瘠区4种类型,经济发达或旅游发展水平高,以及拥有强大的旅游科研团队是高被引频次文献富集的重要推动力;北京和广东在4个影响力等级文献数量均超过其他省份。(2)4个等级影响力文献在理论与方法、旅游发展与规划、旅游环境和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等研究领域关注度较高,同时国内对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也在逐步增多,但文献的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提高。(3)高影响力旅游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被核心期刊引用率普遍较高,但也存在核心作者群相互间引用频率较低、自引率较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核心作者间的知识流动不足,不利于旅游学科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20多年,国际性英文旅游学术期刊数量显著增多.同时,由于在高质量期刊发表论文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很多大学、科研机构评价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能力,乃至决定职称晋级的首要指标,因此,期刊的评价与排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首先简要回顾旅游期刊发展的历史及地域分布情况,然后归纳、对比不同旅游期刊排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国外较为有影响的关于旅游期刊排名的研究成果,分析旅游期刊的质量,最后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对部分旅游类期刊进行分级,以期为旅游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1—2014年间中国作者旅游类国际期刊论文的检索和统计,分析发现:(1)近两年来,中国大陆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幅尤为明显;(2)中国大陆作者独立发表的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但大陆学术机构的贡献度及论文被引频次仍较低;(3)中国学者在TM上发表的论文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4)国际论文的数量来看,中国港澳地区学者发表旅游类SSCI论文数量略多于中国台湾学者;(5)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高被引文章比例较高,在国际旅游学界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时期论文的关键词分析提取出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发现,中国作者的旅游研究总体从宏观转向微观,并且对旅游者行为的态度和感知研究更加深入,将对国际旅游学术界的相关领域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回顾准术语"tourism"词源、在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变迁及其中文翻译现状,发现"tourism"各种概念都大多被翻译为中文词汇"旅游",但二者概念体系并不是完全对应关系。"旅游"一词对应的三个概念"游客行为维度的概念""经济维度概念"和"多元系统整合现象"在"tourism"对应的概念体系中都有对应项,"tourism"表达的概念之一(tourism as a study of…)与中文的"旅游研究/旅游学"这一名词对应,但在"旅游"一词诸多学术定义及其表达的概念中还找不到对应项。二者所表达概念的非对应项为解决"tourism"或"旅游"概念含混提供了一个跨语言的解决思路——使用同义替代性的单义词语对"tourism"或"旅游"所表达的不同概念进行差异化命名,以形成一词一义的旅游研究术语。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以"遗产"和"旅游"为主题检索,从年代、期刊、作者、作者机构、研究对象、研究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遗产旅游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10年得到飞速发展,形成了核心刊物群,但尚未拥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在研究机构上以北京、广州、南京等大城市和遗产资源集中区域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中国遗产旅游的研究对象趋向多元化,在研究地点上以国内研究为主,且集中在长江中上游、东北等区域,缺乏国际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新方法和手段仍有待加强;在研究主题上,中国遗产旅游关注的问题较为多样,但主要表现为五大内容,即价值属性、旅游发展、产业经济、游客及社区、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季节性的含义、测度、成因和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缓解旅游季节性的措施和方法。近年来渐渐兴起的反季旅游成为应对旅游季节性的有效措施。深刻理解反季旅游的内涵和特征,努力实现反季旅游常态化,能有效解决旅游季节性造成的产业失衡问题。但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有关反季旅游的研究成果却十分有限。文章的主要工作是对旅游季节性和反季旅游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进一步对反季旅游研究和开发的策略进行分析。首先,对气候与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单回顾;其次,对旅游季节性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反季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剖析和界定,并重点对利用反季旅游缓解季节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我国反季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管-员工薪酬差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过于悬殊的薪酬差距所引发的激烈争议和质疑不容忽视。文章基于锦标赛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以2006~2012年间的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层权力、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管理层权力理论在旅游行业并不成立,管理层权力未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旅游企业绩效造成显著影响;(2)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旅游企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当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超过205000.97元的临界值时,薪酬差距继续拉大会对旅游企业绩效产生消极影响。建议旅游企业合理设计薪酬激励机制、优化薪酬结构,防止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过大引致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The concept of cruise tourism should be examined given the rapid growth of this segment of travel worldwide. Rapid increases in cruise tourists and port construction have been observed in China, bu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cruise tourism in China remains unavailable. Hence, this study conducts a thorough review of cruising studies published in top English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journals and eminent Chinese journals. A content analysis of 62 cruising studies in English and 26 cruising-related articles in Chinese identifies trends in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ruise tourism literature. Significant research topics and methodology trends are discussed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通信技术与旅游业发展日益紧密结合的背景下,国际信息技术与旅游业联盟(IFITT)应运而生,并展开了一系列相关交叉研究。作为探讨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旅游行业中应用与影响的组织,IFITT每年召开的ENTER会议是西方相关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文章以ENTER会议论文集(2005~2012)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的时间分布、作者及机构、所属国家/地区、研究议题、演进规律等方面来展现国外信息技术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和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归纳出国外旅游与信息技术交叉研究发展特点,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findings from an analysis of 16,024 tourism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major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of China as ranked by CSSCI, and CSCD for the period from 2003 to 2012. The paper ranks and evaluates journals and institutions related to tourism, and thus shows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China's tourism academic research over the decade. The paper used a cre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discover the phenomenon and issues not previously identified by researchers and provides a sound foundation to further develop big data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numerous tourism-related article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authors affiliated with Asian universities, operationalized here as the “Asian Wave,” little research effort has focused on examining such authorship. Adopting a publication counting method, this study analyzes articles published in four top tourism journals from 1999–2008 that are either Asia-focused or co-authored by researchers from Asian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both Asian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Asia-related contributions have increased over time,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few inter-Asia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in the past decade. A discussion of the Asian Wave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further growth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